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真题分类汇编(1)--(生物与生物圈)

更新时间:2021-03-21 浏览次数:13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贵阳)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小麦 B . 蘑菇 C . 猎豹 D . 机器人
  • 2. (2020·沈阳) 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 .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C . 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植物 D . 一条河流
  • 3. (2020·大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A . 合作 B . 食物网 C . 捕食 D . 竞争
  • 4. (2020·日照) 以下诗句描述的各种自然景观中,生态环境较差的是(   )
    A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 .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5. (2020·日照) 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的生物成分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包括以上三项
  • 6. (2020·日照) 能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是(   )
    A . B . C . D .
  • 7. (2020·株洲) 草原上存在草 鹰这样一条食物链,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蛇和鹰的生殖发育特点都为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但是鹰可以通过孵卵等行为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 B . 对鼠、蛇、鹰进行生物分类的依据就是生活环境的不同 C . 为了减轻虫害,草原上进行了大面积喷药,有毒物质在鹰体内积累最多 D . 草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 8. (2020·通辽)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到成年,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 能进行呼吸 B . 能变异 C . 能生长 D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9. (2020·通辽) 如图反映的是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x表示水浴加热的温度,则曲线可以表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B . 若x表示时间,曲线可以表示小麦种子在萌发长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 C . 若y表示血糖浓度,则BC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转化和利用 D . 在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大量捕杀青蛙,曲线可以表示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
  • 10. (2020·通辽)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沙漠上到处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说明水分对植物的分布有影响 B .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C .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D .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有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 11. (2020·自贡)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蝉属于生产者 B . 南湖公园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 . 落叶中的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 D . 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 12. (2020·泰安)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适应某一特定环境的生物在进化上一定比较高等 B .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C . 引入外来物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D . 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增强温室效应,会提高光合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 13. (2020·德州)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鲫鱼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 B . 鸟类有发达的胸肌,收缩有力,利于飞行 C . 狼的犬齿较发达,与其食肉的食性相适应 D . 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 14. (2020·德州) 下列诗句或歌词中,能体现温度对生物影响的一项是(   )
    A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 .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 15. (2020·德州) 在“农作物→田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只有田鼠是消费者 B . 蛇属于第二营养级 C . 只有农作物是生产者 D . 鹰属于四级消费者
  • 16. (2020·连云港) 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 . 春雨贵如油——植物生长都需要无机盐 C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 .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种动物间是寄生关系
  • 17. (2020·齐齐哈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
    A . 空气 B . 光照 C . 水分 D . 温度
  • 18. (2020·成都)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分析,将“落花”中的有机物化作“春泥”中无机物的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 19. (2020·巴中) 关于生态平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 B .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种类、数量、所占比例在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C . 生态平衡是一个绝对平衡,因为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总是不变的 D . 三北防护林是个树种单一的人工林,它比大兴安岭的生态系统更稳定
  • 20. (2020·巴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根据所学食物链的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树→蝉→螳螂→黄雀 B . 露水→蝉→螳螂→黄雀 C . 蝉→螳螂→黄雀 D . 黄雀→螳螂→蝉
  • 21. (2020·巴中)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B . 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C .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 . 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 22. (2020·巴中)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
    A . 农田生态系统 B . 淡水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海洋生态系统
  • 23. (2020·陕西)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湿地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 24. (2019·青岛)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m、 n 可分别代表蝉、螳螂 B . 图乙是 24 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 a 点积累的有机物比 b 点多 C . 图丙表示 3 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 Z 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D . 从图丁曲线变化可知,农药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进行了选择
  • 25. (2011·资阳) 在“花城”广州举办的2011年中国花博会上,首次亮相的“香妃”、四川地震中劫后余生的“花坚强”﹣﹣春兰“绿翡翠”及芳香艳丽的桃花等花卉特别引人注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春兰“绿翡翠”在四川地震中失去了温室环境后,部分植株在室外也能生长良好,且更加娇艳翠绿.这说明生物不受环境的影响 B . 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C . 兰花的有香味由显性基因R控制,无香味由隐性基因r控制.有淡淡清香的“香妃”是由有香味(RR)的国兰和无香味(rr)的蝴蝶兰杂交而成的,则控制其香味的基因型为Rr D . 桃花结出的香甜可口的果实,其食用部分是由桃花的珠被发育而来
二、实验探究题
  • 26. (2020·阜新) 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 (1) 制作幵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后,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液体是 。如果显微镜视野的左下方有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转动目镜,污点位置都没有变化,那么污点应位于显微镜的上 。
    2. (2)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用到了下列材料用具中的_____。(用选项字母回答)

      A . ②③⑤ B . ②⑤⑥ C . ①②④⑤⑥ D . ②④⑤⑥
    3. (3) ①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②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如果视野中能看到许多清晰的细胞,但没有白细胞,要想看到白细胞,正确的做法是。(用选项字母回答)

      A.移动玻片标本

      B.换高倍物镜

      C.调节反光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

    4. (4) 图是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水浴加热的装置,大烧杯中的液体是  ,小烧杯中的液体是

       

    5. (5) 在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针对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设计对照实验,应以 为变量。
    6. (6) ①下面动物中,适合作为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观察材料的是。(用选项字母回答)

      A.鸵鸟 家鸽B. 家鸽 蝙 蝠C.  麻雀 企鹅D. 家鸽 麻雀

      ②通过对鸟的观察发现,鸟的身体呈型。

  • 27. (2020·郴州) 阅读材料,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探究实验。

    酸雨是指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形成的雨。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酸雨的pH小于5.6,具有较强的酸性,会影响土壤,破坏土壤肥力,使农田、森林和草地的生产能力下降;也会直接危害植物的叶和芽,严重时使植物枯萎甚至成片死亡。酸雨还会腐蚀金属桥梁、建筑物和户外雕塑。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影响吗?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如下是某小组的探究报告,请完善此报告。

    ( 1 )提出问题: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 2 )作出假设: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

    ( 3 )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用稀硫酸配制pH分别为3、4、5、6的酸性溶液各1小喷壶、蒸馏水1小喷壶,大型水槽(仿稻田水土),50株生长状况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同品种水稻幼苗等。

    (说明: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从0~14,pH越大,酸性越小,7为中性,小于7呈酸性,大于7呈碱性。)

    实验步骤:

    ①将50株幼苗等分5组,每组10株,培育在已经编号的水槽中,同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②每天用喷壶定时对5组水稻幼苗的叶和芽分别喷洒适量且的不同pH的模拟酸雨或蒸馏水。(酸有腐蚀性,操作时注意安全,不要飞溅到身体和衣物上。)

    ③连续7天,每天定时观察、认真记录幼苗生长及伤害情况。7天后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水槽编号

    A

    (pH=3)

    B

    (pH=4)

    C

    (pH=5)

    D

    (pH=6)

    E

    (蒸馏水,pH=7)

    平均伤害程度

    ++++

    ++

    +

    0

    0

    注:“+”表示伤害程度,“+”越多表示伤害程度越大;“0”表示没有伤害。

    ( 4 )实验结论: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pH在3~7之间,pH越小,伤害程度

    ( 5 )分析讨论:

    ①实验中要设置E组,其作用是与其他4组形成

    ②实验中,每组用10株幼苗,而不是1株,这是为了避免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③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折线图:

三、综合题
  • 28. (2020·西宁) 识图分析题:请仔细分析下面一组二图,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注:“[ ]”填字母或数字,“_____”填文字)

    1. (1) 上述A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而形成食物链。生物③生长发育所需食物来源于生物[]通过 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2. (2) 上述B图中的a、b、c分别代表A图食物链中的不同生物。其中,所含物质和能量最多的生物是[];有毒物质积累最少的生物是[];由它们所形成的食物链是[]。
  • 29. (2020·枣庄) 如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某些生理过程。图二为该草原生态系 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D,E,F,G表示食物链的四个营养级,a,b1 , 一b4 , c1一c5 , 表示能量值。请分析作答:

    1. (1) 图一中,甲表示的生物成分是,乙表示的生物成分是 ,请写出图一中的食物链(用代号和箭头表示)。
    2. (2) 图一中的A对应图二中的(填字母)营养级。
    3. (3) 图二中b1b4表示图一中(填数字)生理过程散失的能量,C1一c5 , 表示各个营养级流向丙的能量。据此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4. (4) 生态系统类型多样,除了图示中的①草原生态系统外,我们本地还 有:②山亭梯田、③抱犊固国家森林公园、④滕州红荷湿地、⑤枣庄新城等生态系统。其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填序号)。
  • 30. (2020·淄博) 如图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 (1) 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写出含有兔的所有食物链:。图中的动物能把获取的有机物转化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又可以被草利用说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
    2. (2) 该食物网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3. (3) 若该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从总体上看,食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草动物的数量,原因是
  • 31. (2019·百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贺岁大片《流浪地球》,影片上映以来收获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口碑。《流浪地球》的故事发生在离现在 不太远的未来,那时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剧老化,迅速膨胀,很快就要吞没地球。人们集结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家园。

    1. (1) 《流浪地球》告诉人们地球与人类息息相关。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是,保护它就是保护包 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 (2) 地球为生物提供了阳光、、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赖以生存的条件。
    3. (3)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光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4. (4) 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超出了它的承载量和支付力,就会造成资源被破坏和环境恶化,影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答案合理即给分)。
    5. (5) 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答案合理即给分)。(答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