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4-29 浏览次数:16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年11月24日(农历十月初十)4时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托举“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航天史上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实现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 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 . 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 C . 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 . 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属于天体
    2. (2) “嫦娥五号”选择在凌晨时间发射,主要是考虑(   )
      A . 减少太阳活动影响,利于火箭发射及信号的传播 B . 天空有明亮月光相映,便于观察探测器运动轨迹 C . 日出之前天气寒冷,受近地面人类活动于扰较少 D . 凌晨时间,对发射场周围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较少
    3. (3) “嫦娥五号”实现月面采样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
      A . 频发的火山喷发 B . 强劲的沙尘暴 C . 剧烈的温度变化 D . 坚硬的月面岩石
  • 2. 小明对地球的历史很感兴趣,从网上购买了古生物模型(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沂蒙山区发现有三叶虫化石,可以由此推测出( )
      A . 沂蒙山区的地层厚度 B . 沂蒙山区远古时气候温暖且植被繁茂 C . 沂蒙山区的最高海拔 D . 沂蒙山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
    2. (2) 有渔民在非洲深达110米的海底捕获了一条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腔棘鱼,这里接近人类徒手潜水的极限,其环境特点是( )
      A . 低温、黑暗 B . 低温、低压 C . 温暖、高压 D . 温暖、高盐
  • 3.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程度。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图(单位:%)。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仅考虑气象因素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2. (2) 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之说,此现象会导致( )
      A . 阴雨天气多,气温日较差大 B . 晴天多,大气保温作用弱 C . 夜晚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D . 云量大,大气削弱作用强
  • 4. 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千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我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预报,统称雾霾天气。近些年来北京(见左图)的秋冬季常常有雾霾“光顾”,右图为某年北京一次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最差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雾霾发生时(   )
      A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弱 B .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C .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 . 大气逆辐射增强
    2. (2) 图示时刻,造成北京雾霾的外地污染物最可能来自(   )
      A . 廊坊 B . 张家口 C . 承德 D . 唐山
  • 5. 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某时刻气压随海拔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图示说明(   )
      A . 随海拔的增加海洋和陆地间气压差逐渐减小 B . 此时气流运动方向为b→a→d→c C . 此时为白天的海洋气压状况 D . a表示陆地近地面气压状况
    2. (2) 当a、b之间的气压差缩小时(   )
      A . 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可能增加 B . 陆地气温降低,有助于节能减排 C . 大气污染物扩散减缓,空气质量差 D . 陆地气温升高,引发水资源短缺
  • 6. 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街,水平衡是水循环的数量表示,是指一个地区在某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全球海陆间循环中,多年平均海洋水汽输送量等于全球(   )
      A . 陆地的降水量 B . 陆地入海径流量 C . 海洋的降水量 D . 海洋的蒸发量
    2. (2) 尼罗河河口的丰水期水量主要取决于(   )
      A . 河口的降水量 B . 河口入海径流量 C . 河口的蒸发量 D . 河口上游径流量
  • 7. 2019年8月一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年内4次考察黄河,他指出,当前黄河流域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下图为黄土高原鱼鳞坑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鱼鳞坑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 . 下渗增加 B . 地表径流增加 C . 降水减少 D . 地下径流减少
    2. (2) 鱼鳞坑工程建成后,河流下游河段发生的变化是( )
      A . 流速变快 B . 径流量增加 C . 含沙量降低 D . 结冰期变短
  • 8. 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影响较大。下图为北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四幅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与洋流关系示意图中,与甲、乙两处洋流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受气温影响,格陵兰岛上城市多分布在岛屿的( )
      A . 东南沿海 B . 西南沿海 C . 北部沿海 D . 中部地区
  • 9.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研学过程中所做的记录片段:“......为从更大视角下观察这里,我们借助无人机进行了航拍,可以看到河流非常宽广,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视野开阔,河心岛、休闲步道尽收眼.底河道北侧一带有大面积浅滩出露,芦苇丛生。我们在浅滩处对地表层进行了取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理兴趣小组研学地点的河谷特征是(   )
      A . 呈宽而浅的槽型 B . 谷深大于谷宽 C . 河床坡度较大 D . 呈现“U"字型
    2. (2) 该地理兴趣小组所采样品的物质组成主要是(   )
      A . 石砾 B . 粗砂 C . 细砂 D . 淤泥
  • 10.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地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冬春季节多大风。当地广泛分布着条形垄岗,其上存在多个突起,这些突起呈现流线型,分布在同一个平台面上。若将平台面以下由陡崖或陡坡围合起来的垄岗看作基座体,平台面以上的多个突起为雅丹,就形成了数个雅丹分布在同一基座体上的现象,叫做雅丹共基座现象。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的雅丹共基座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貌景观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
      A . 干燥多风 B . 气候炎热 C . 温和湿润 D . 气候冷湿
    2. (2) 罗布泊雅丹共基座景观分布区的盛行风风向主要是(   )
      A . 东南风 B . 西南风 C . 西北风 D . 东北风
    3. (3) 该地区较常见到的植物是(   )
      A . B . C . D .
    4. (4) 该地区的土壤特征主要是(   )
      A . 土层深厚 B . 土质疏松 C . 有机质丰富 D . 颜色深暗
  • 11. 下图为2020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易发性趋势预测分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幅地质灾害易发性趋势预测分区图的绘制主要依赖(   )
      A . 遥感 B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数字地球’
    2. (2) 下列因素对诱发滑坡灾害的发生影响不明显的是(   )
      A . 地势起伏 B . 植被覆盖率 C . 地层结构 D . 土壤肥力
二、综合题
  •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湖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下图示意纳木错湖的位置。

    1. (1) 纳术错湖水最主要的来源是四周水注入,同时带来大量进入封闭的湖泊;流域内气候干旱,旺盛,导致湖水盐分升高,形成咸水湖。
    2. (2) (填“冬”或“夏”)季,纳木错湖水位较高,湖陆风较显著,请绘制夜晚的湖泊与陆地之间的气流运动情况以及相应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

  •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4省(区、市)2027.2万人次受灾,23人死亡失踪,176.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2万间房屋倒塌,8.9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207.5千公顷,其中绝收380.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91.8亿元。

    1. (1) 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2. (2) 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长江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对当地径流的影响。
    3. (3) 简述遥感技术在洪灾监测方面具有的优势。
  • 1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沙漠、丘陵、湖泊、海滨的省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河北进行研学旅行,以下是同学们在研学过程中的相关记录。

    考察点1:我们沿着河道旁的公路溯流而上,沿途穿越在群峰峡谷之中(见图甲),好不惬意!

    考察点2:驼梁山主峰海拔2281米,自山谷到峰顶分布着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桦树林、落叶松林和亚高山草甸。我们发现在驼梁景区中,谷地中和一侧山坡上发育有森林,而另一侧山坡则发育为草原(见图乙)。

    考察点3:这里不愧是叫闪电河,河道蜿蜒曲折,河曲发育。它所在的湿地公园因其靠近京津、海拔较高而素有“京津水塔”之称。

    1. (1) 请根据图甲,帮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善以下地貌观察记录表。

      位置

      典型地貌

      地貌成因类型

      经纬度及海拔

      河段位置

      (38°34′44″N,113°53′58″E)

      990m

      “V”形谷(或峡谷)

      地貌特点

      人类活动(或开发利用方向)

      形态

      河谷深度

      岸壁坡度

      河床起伏状况

      颗粒组成

      谷底狭窄,河谷呈“V字形”

      谷底河床有巨大石块和卵石

       

    2. (2) 图乙中发育有森林的山坡位于该地的,(填“阳坡”或“阴坡"),山谷中森林发育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3. (3) 考察点3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
      A . 坝上高原 B . 邢台大峡谷 C . 滦河入海口 D . 滹沱河源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