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文)

更新时间:2021-04-22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   )
      A . 天山脚下牛羊成群 B . 澳大利亚小麦抽穗 C . 东非高原水草丰茂 D . 北美大陆丰收在望
    2. (2) 若坡度从10°减小到5°,则a点的数值将( )
      A . 增大 B . 减小 C . 先减小后增大 D . 先增大后减小
  • 2.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向北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河岸形成带状绿洲。历史上克里雅河流域气候冷暖交替,气候转冷时期风沙活动增强,流动沙丘侵占河道。河岸至今保留着羊粪层遗迹和胡杨残根。下图示意克里雅河下游某古河道剖面(38°41N,81°35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羊粪层遗迹堆积时期,推测该地(   )
      A . 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B . 森林茂密,物种多样 C . 沙丘侵袭,风力较强 D . 有河流流经,水草丰美
    2. (2) 流动沙丘侵占河道,易导致气候转暖之后(   )
      A . 径流量增大 B . 河流断流 C . 河流改道 D . 河谷变窄
  • 3. 人们通常利用海运和空运向驻留在南极的科学家提供食物。如今,科学家已能通过南极温室(如下图)自己种植蔬菜。南极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有自控系统控制温度、湿度、灌溉泵和营养液。根据目前设计,南极温室主要生产青菜等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普通温室相比,南极温室(   )
      A . 结构轻便 B . 密闭性差 C . 水热条件好 D . 能源消耗多
    2. (2) 目前,南极温室的主要任务是生产青菜,主要考虑的是青菜(   )
      A . 对光照要求低 B . 需求量大 C . 生长周期短 D . 耐低温严寒
  • 4.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1) 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
      A . 充足的原料供应 B . 丰富的劳动力 C . 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D . 良好的工业基础
    2. (2) 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
      A . 能耗降低 B . 产品价格提高 C . 污染排放减少 D . 运输成本增加
  • 5. 冬季,我国北方寒冷南方温暖的气候特点深入人心,然而“北方不懂南的冷,南方不懂北的暖”。近几年,随着南方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北方人逐渐懂得南方冬天的“冷”;同时,南方部分城市也实现了供暖,南方人对北方冬天的“暖”也理解了。读下图,左图为基于体感温度的集中供暖分区;右图为基于空气温度的传统集中供暖分区。

    1. (1) 对比两幅图,南方哪个省级行政区供暖需求最高(   )
      A . 四川 B . 湖南 C . 江西 D . 江苏
    2. (2) 关于“北方不懂南的冷,南方不懂北的暖”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

      ①南方地区冬季湿度较高②北方地区房屋保温和供暖设施齐全

      ③南北方信息交流不通畅④北方地区冬季风力较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3) 南方城市地区要实现集中供暖的主要阻力是(   )
      A . 电力供应不充足 B . 技术不成熟 C . 供暖改造项目复杂 D . 资金短缺
二、综合题
  • 6.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8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媲美世界三大湾区的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江门、惠州、中山、肇庆与香港、澳门组成),作为四大世界级湾区中唯一一个多核心驱动发展的湾区经济体,其发展优势明显。

    材料二:世界四大湾区的相关数据。

     

    面积(万km2

    人口

    (万人)

    GDP(万亿美元)

    人均GDP

    (万

    美元)

    第三产业占比(%)

    GDP占全国比例(%)

    集装箱吞吐量(TEU)

    机场旅客吞吐量

    (亿人次)

    世界100

    强大学数量(所)

    福布斯500强公司数量(家)

    东京湾区

    3.68

    4383

    1.8

    4.1

    82.3

    41

    766

    1.12

    2

    60

    纽约湾区

    2.15

    2340

    1.4

    6.9

    89.4

    7.7

    465

    1.3

    2

    28

    旧金山湾区

    1.79

    760

    0.76

    9.9

    82.8

    4.4

    227

    0.71

    3

    22

    粤港澳大湾区

    5.6

    6671

    1.36

    2.o

    62.2

    10.8

    6520

    1.75

    4

    16

    材料三: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大桥使港珠澳三地的陆地通行时间从4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 (1) 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之一,平均年降水量2214.3毫米,但淡水资源十分短缺,请说明原因。
    2. (2) 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评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条件。
    3. (3) 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4. (4) 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该区域发展的意义。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古栈道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想要翻越横亘在陕西和四川之间的高大山脉,古时候人们就只能采取修建栈道的形式。如今,这里的高大山脉内,还存留着当年栈道的遗迹。下面为古栈道景观和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1. (1) 描述图示等温线的基本走向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2. (2) 说出横亘在陕西和四川之间的高大山脉及古栈道穿越的主要自然带。
    3. (3) 简析南北沉积作用明显区分布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4. (4) 推测该地区自然条件对古栈道走向和用材的影响。
  • 8.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肆虐,旅游业也受到了巨大影响,从游客角度来说,倾向选择周边游和“云旅游”;从景区的角度来说,采取了线上实名制预约门票的方式购票。

    从疫情防控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 9.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