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3-24 浏览次数:1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淄川模拟)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疆域最东、最北、最西、最南的四个端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有我国第一大高原 B . 丙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C . 当丙地的学生中午放学时,甲处的学生正在吃早餐 D . 丁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
  • 2. (2019八上·安徽期末)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读图“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停止增长的年份大约是( )
      A . 1980年 B . 2000年 C . 2015年 D . 2025年
    2. (2)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将会造成( )
      A . 老龄人口减少 B .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C . 少儿比重上升 D . 企业用工成本下降
  • 3. 环保旅游爱好者张明骑着自行车进行了一次“自驾旅游”,他的自驾旅行路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题。张明沿途遇到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这些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

    ①回族  ②蒙古族  ③傣族  ④藏族  ⑤维吾尔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⑤
  • 4. 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题。

    1. (1) 据图推测下列城市所属地形区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A . 拉萨 B . 成都 C . 上海 D . 武汉
    2. (2) 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 . 黄土高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云贵高原 D . 青藏高原
    3. (3) 该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
      A . 夏季高温 B . 冬季少雨 C . 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D . 东部地区降水较少
  • 5. “精准扶贫”是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下图为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贫困县的分布特点是(   )
      A . 东南多,西北少 B . 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 C . 山区多,平原少 D . 集中在北方地区
    2. (2) 关于甲、乙、丙三个区域贫困县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甲地人口数量大②乙地水土流失严重③丙地地表崎岖④三地交通都比较闭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表,完成下列问题。

    项目月份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平均气温(℃)

    -3.2

    13.7

    27.3

    14.4

    13.2

    降水量(㎜)

    3.3

    43.2

    247.2

    26.2

    669.4

    1. (1) 该地区可能位于(   )
      A . 东北平原 B . 珠江三角洲 C . 华北平原 D . 塔里木盆地
    2. (2) 该地区适宜发展(   )
      A . 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B . 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 C . 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D . 以瓜果、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
  • 7.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千百年来对美食的追求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吃文化。只有在中国吃,才能品尝到想吃的东西,才能尽兴。读图完成下列题。

    1. (1) 下列菜系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序号搭配正确的是(   )
      A . 川菜——① B . 粤菜——② C . 皖(徽)菜—③ D . 闽菜——④
    2. (2) 八大菜系都分布在(   )
      A . 半湿润地区 B . 亚热带地区 C . 第三级阶梯 D . 外流区
    3. (3) 我国食材丰富多样,主要得益于我国(   )
      A . 气候复杂多样 B . 季风气候显著 C . 以热带气候为主 D . 气候炎热干燥
  • 8. 图中序号分别代表乌鲁木齐、石家庄、拉萨、武汉四个城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哪个序号代表武汉(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所在省区典型的传统民居是竹楼 B . ②所在省区位于西北地区 C . ③所在省区1月平均气温大于0℃ D . ④所在省区位于我国的珠江流域
  • 9. 我国是洪涝、台风、干旱、风雹、地震、滑坡、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各类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下列所在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其原因不相吻合的是(   )
    A . 山东省寿光蔬菜基地夏季洪涝灾害——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B . 金沙江河段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地势陡峭,植被遭到破坏 C . 云南墨江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 黑龙江大豆因寒潮减产——纬度高,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
  • 10. (2019·任城模拟) 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以下是同学们对相关地理界线(图中虚线)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B . ②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 C . ③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 . ④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11.     2019年底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初疫情迅速蔓延。为应对疫情,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相继建设完成并交付使用,又一次展现了“中国速度”。医院里华为及中国移动提供支持的5G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了武汉市与全国各地医学专家无延时远程会诊,为更加高效地救治病患保驾护航。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中国速度”如此之快得益于(   )

      ①我国雄厚的工业基础②政府快速防控统筹部署③全民“战役”的强大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③
    2. (2) 而对疫情考验,各种高科技手段频频亮相助力疫情防控,刚刚商用不久的5G也在这场疫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G+直播支撑“云监工”,5G+人工智能缓解医护人手不足。5G技术的运用主要依靠我国(   )
      A .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B . 大量的资金投入 C . 先进的科技力量 D . 丰富的自然资源
    3. (3) 春节期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成果,在此次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其中山东寿光的蔬菜运往武汉地区,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 航空运输 B . 内河航运 C . 公路运输 D . 管道运输
  • 12.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成为全国的焦点。如下图,在我国“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武汉地处东西向和南北向发展轴线交汇处。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弦”①是一条南北铁路干线,它是(   )
      A . 京沪铁路 B . 京广铁路 C . 京九铁路 D . 陇海铁路
    2. (2) 图中的箭头“丁”所示工业基地是(   )
      A . 京津唐工业基地 B .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 .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 辽中南工业基地
  • 13. 中国农牧区的地域分异是长期以来历史发展的结果,农牧区的界线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如下图)。界线两侧是我国农牧交错地带,农牧业生产波动变化很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大兴安岭正处于现代农牧交错地带,能正确反映其当前土地利用区域组合的图式是(   )

      A . B . C . D .
    2. (2) 造成农牧区界线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②人口增长过快,土地利用压力大③风沙灾害频繁发生④农区精耕细作,单位产量提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综合题
  • 14. (2019八上·东莞月考) 读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黄河和长江共同发源的省区是。黄河和长江的上游河流落差大,资源丰富。
    2. (2) 作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①是,②是

      作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③是,④是

    3. (3) 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不会出现凌汛的是,A附近有号称“塞上江南”的平原,黄河从B(填地形区)带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严重,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奇观。
    4. (4) 黄河注入海,长江注入海,湖泊D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5. (5) 长江上游建有世界最大的工程,中下游航运价值高,被称为“”。
  • 15. 下图示意“中国地形图”,写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名称。

    1. (1) A山脉、B山脉、C山脉、D山脉;A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至少列举一例说明:
    2. (2) E是高原,景观特征是(填字母选项)。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形崎岖,多山间小盆地  D.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3. (3) F盆地、G盆地,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是(填字母)。
    4. (4) H平原,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主要粮食作物是,发展农业过程中,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5. (5) E,F,G,H各大地形区中,属第二级阶梯的是
  • 1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生猪养殖分布比较广泛,但相对集中在粮食主产区.据环保部门调查,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的生活污水,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许多南方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图1示意“十三五”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分布、图2示意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

    1. (1)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这样导致众多饲养生猪企业出现“北猪南运”局面,据此推断“北猪南运”最适宜选择的交通运输工具:
    2. (2) 长江流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为,该主产区规划为生猪养殖区,是为了保护当地的资源。
    3. (3) 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处内陆,气候,且受民族饮食习惯和养殖基础的限制,规划为生猪养殖区。
    4. (4) 北方地区的河南、河北、养殖重点发展区,主要原因是:
    5. (5) 近年来我国“南猪北养”的趋势明显,东北吸引了大型养猪企业北迁,其最主要优势主要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