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

更新时间:2021-04-25 浏览次数:9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涡虫和绦虫的共同特征有(  )

    ①身体呈辐射对称  ②身体呈两侧对称  ③背腹扁平  ④体表有刺细胞  ⑤有口无肛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2. 我们在动物园游玩时会看到多种多样的动物,从生物分类的角度看娃娃鱼、企鹅、鳄鱼、大熊猫分别属于(  )
    A . 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哺乳类 B . 鱼类、哺乳类、鸟类、两栖类 C . 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哺乳类 D .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 3. 导盲犬懂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当盲人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它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下列有关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哺乳        ④体表被毛

    ⑤靠四肢行走        ⑥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⑦导盲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A . ②③⑤⑦ B . ①③④⑤⑦ C . ②③④⑥ D . ①③④⑥⑦
  • 4. (2015·资阳)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狼的犬齿发达,与其肉食性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B . 鸟的骨骼轻、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C . 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D . 青蛙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保护身体
  • 5. 蚁群中有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分工明确,这种各司其职的行为从功能和获得方式上看分别属于( )
    A . 取食行为、先天性行为 B . 取食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C . 社群行为、先天性行为 D . 社群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 6. (2015八上·驻马店期末) 下列的哪一项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  )

     

    A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C .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7. (2020七上·武邑期中) 植物界中的“活化石”又有“中国鸽子树”之称的植物是(  )
    A . 珙桐 B . 银杏 C . 水杉 D . 银杉
  • 8. 消毒可大幅度降低手术的感染率,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以能够杀死哪种生物或结构为标准(   )
    A . 球菌 B . 杆菌 C . 芽孢 D . 荚膜
  • 9. 若细菌每30分钟繁殖一代,你手上现有100个细菌,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2个小时后你手上细菌数目是(  )个。
    A . 400 B . 800 C . 1600 D . 3200
  • 10. 人的脚趾之间经常发生奇痒,甚至发生溃烂,有可能感染了(   )
    A . 寄生虫 B . 真菌 C . 传染病 D . 破伤风
  • 11. 小明陪妈妈在槐荫公园散步时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给妈妈讲科普知识,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 槐荫公园里生长的各种蘑菇都是真菌,它们进行孢子繁殖 B . 蘑菇和腐生性细菌一样,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可以促进物质循环 C . 细菌和真菌相比,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植物细胞结构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
  • 12. (2016八上·平凉期中)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 . 舞蹈 B . 气味 C . 声音 D . 表情
  • 13. (2019·河南) 2019年央视春晚,武术表演《少林魂》以磅礴的气势、整齐的动作,给全球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员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于(  )
    A .    骨 B . 关节 C . 肌肉 D . 神经
  • 14. 食物放在冰箱里不易腐败变质且能保存较长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
    A . 低温把微生物冻死了 B . 冰箱里没有细菌和真菌 C . 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D . 冰箱内无空气,微生物无法生存
  • 15.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之原因的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 . 毁林开荒、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 . 火山、地震、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 C . 人类对动植物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 . 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栖息地的严重破坏
二、资料分析题
  • 16. (2020八下·郓城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近年来,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持续时间延长已成为常态.湖面上,三步一小网,五步一大网的现象十分显眼.水域被圈成块状,将本就狭小的湖区挤占得严严实实,这导致很多鱼类的繁殖地遭受破坏,鄱阳湖检测的鱼类种群在年年减少.并直接威胁到鸟类的生存繁衍.“人鸟争食”的现象在鄱阳湖不少地方存在,这个矛盾已经成为“候鸟保护”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1. (1) 鄱阳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 (高/低).
    2. (2) 从上述材料分析,鄱阳湖生物多样性面临危险的原因有________.
      A . 过度放牧 B . 外来物种竞争 C . 人类滥捕乱杀 D . 滥砍乱伐
    3. (3) 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4. (4) “候鸟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
三、综合题
  • 17. (2020八上·丰城期末) 如图是五种微生物形态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作酸奶利用的微生物和图中的[]属于同一类.
    2. (2) 做面包或馒头时,将一小包粉末状物质倒入温水中调匀,然后用来和面,该粉末状物质含有图中的[]
    3. (3) 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和狂犬病都是由[]引起的,若能从C中提取抗生素,则该抗生素对这些疾病是否具有治疗作用?
    4. (4) 植物的根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蘑菇的地下菌丝吸收的是水和有机物,所以蘑菇的营养方式属于
四、实验探究题
  • 18. 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品,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如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泡菜发酵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盐水浓度/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4%

    1.6

    3.2

    3.8

    3.5

    3.4

    3.2

    2号坛6%

    1.2

    5.5

    4.0

    1.8

    1.2

    1.2

    3号长8%

    0.5

    2.0

    1.8

    1.6

    1.5

    1.2

    1. (1)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知道:泡菜中亚硝酸的含量随着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
    2. (2) 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实验中除了盐水的浓度不同,蔬菜的品种、质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等都必须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 (3) 兴趣小组又在25℃时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的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在较高温度下,制作泡菜所用的微生物通过方式快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产生大量的乳酸,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
    4. (4) 通过上述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制作泡菜时,为了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我们应该怎么进行发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