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6 浏览次数:1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 突触小泡 B . DNA聚合酶 C . 糖蛋白 D . 脂肪酸
  • 2.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全部体液构成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B . 胃周围的血液中也能检测到肾上腺素 C . 当内环境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患病 D . 血浆和组织液能相互渗透,所以二者各种成分的含量相差不大
  • 3. 下列对人体的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这三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与细胞结合发挥作用 B . 都能与特定的物质或结构结合起作用 C . 都是大分子物质 D . 都由特定器官通过胞吐分泌
  • 4. 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者的靶细胞都包括肝细胞 B . 胰岛的某些细胞既分泌胰岛素又分泌胰高血糖素 C . 胰岛素的作用就是将肝细胞固有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 D . 机体维持血糖平衡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 5. 神经递质甘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会使Cl内流进入神经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是由K+内流形成的 B . C1内流不会引起膜内外电位差的变化 C . 甘氨酸以协助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D . 甘氨酸可能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 6. 4名受试者分别饮用含100 g葡萄糖的溶液后,在180 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据图可推测4名受试者尿液中都会测出葡萄糖 B . b曲线的升高主要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关 C . c曲线在30一60 mm间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 D . d曲线代表的个体血糖高,不可能出现头晕等缺乏能量的症状
  • 7. 下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某些稳态调节过程,其中字母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所有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 . a、b、c激素间的关系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 . e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肾小球重吸收水分,使尿量减少 D . 该图仅体现了下丘脑在体温与水盐平衡的体液调节过程中的作用
  • 8. 下列符合下图中细胞A和细胞B关系的是(   )

    A . T细胞和B细胞 B . 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 C . 垂体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D . 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
  • 9. 学生在跟随教师阅读教材上课文时,参与活动的主要高级神经中枢不包括(   )
    A . 大脑皮层W区 B . 大脑皮层H区 C . 大脑皮层S区 D . 大脑皮层V区
  • 10. 下图是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免疫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相同器官中成熟 B . 与浆细胞相比,效应T细胞具有更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 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图中的甲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D . 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死亡并不能直接消灭清除其中的抗原
  • 11. 基因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抗原基因插入质粒,然后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某些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关于基因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接种基因疫苗只能预防特定微生物的感染 B . 导入人体的基因疫苗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C . 接种基因疫苗可增强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D . 血液中的基因疫苗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 12. 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四个现象,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是(   )
    A . B . C . D .
  • 13. 某科研小组研究NAA对金露梅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结果体现了 NAA对生根作用的两重性 B . 应该用 NAA溶液处理金露梅插条的形态学下端 C .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NAA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量 D . 要进一步确定 NAA最适浓度,应该在100-300mg・L-1缩小浓度梯度
  • 1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瓜熟蒂落主要是乙烯和脱落酸在起作用 B . 喷洒适量的赤霉素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C . 喷洒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 D .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添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 15.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 B . 种群密度能很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 我国放开二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 D . 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种间关系都属于种群基本特征
  • 16. 下图甲表示森林群落,图乙表示草地群落。下列有关这两个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影响图甲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栖息场所和食物 B . 图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草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 . 图甲、乙中群落所处环境条件不同,丰富度也不同 D . 图甲所示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条件的能力
  • 17. 科学家对某荒原上的子午沙鼠种群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调查,获得如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第5年的子午沙鼠种群属于衰退型 B . 第10年和第20年的子午沙鼠种群数量相同 C . 第1~5年,子午沙鼠种群增长模型呈“S”型 D . 第15~20年,子午沙鼠种群数量一直减少
  • 18. 一个湖泊逐渐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 . 演替过程要经过地衣阶段 B . 群落的丰富度不断变化 C . 群落对无机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大 D . 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影响演替的方向
  • 19.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 . 用诱虫器采集土壤小动物时,没开电灯 B . 对静置的酵母菌培养液取样时直接吸取底层培养液 C .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 .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顶角处的菌体
  • 20. 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下列有关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每种生物都会被多种生物捕食 B . 每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C . 流入最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在所有营养级中最少 D . 一种生物在一条食物链上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 21. 下图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是生产者,乙是无机环境 B . 图中的“能量”可以被甲再次利用 C . 图中“能量”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 D . 一年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不可能小于群落输出的总能量
  • 22. 某林区常年栖息着约25万只鸟类,其中农林害虫的天敌灰掠鸟数量较少。林区管理者大规模种植某种灰掠鸟喜居的树种,招引了更多的灰掠鸟,最多可达10万只。该措施导致的结果最不可能的是(   )
    A . 农林害虫数量会大幅度上升 B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生变化 C . 灰掠鸟成为鸟类中的优势种群 D . 林区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 23. 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A . 种群的数量特征 B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 . 生态系统的成分 D . 群落的演替阶段
  • 2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B . 麝鹿散发麝香吸引异性的信息类型属于行为信息 C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生物发出和接收的 D . 狼根据兔子的气味去抓捕兔子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
  • 25.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性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B . 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及其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 . 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 . 大自然可以供人们旅游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二、综合题
  • 26. 下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以及神经纤维的结构示意图,①-⑤表示反射弧结构。请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针刺手时,(填序号)中肌肉会收缩,若人忍着没有缩手,说明低级中枢受 的调控。若仅②处神经受损,大脑(“能”或“不能”)感觉到针刺。
    2. (2) 结构放大图中膜外负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缩手反射发生时结构放大图中的兴奋传导方向为 (填“向④端”“向⑤端”或“向两侧”)。
    3. (3) 缩手反射过程中兴奋传递是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释放,与结合。
  • 27. 人体受到病毒攻击之后,会产生发烧等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受病毒攻击影响,位于(填器官)的体温调节中枢会产生体温过低的错误判断,因此增加(填激素)的分泌,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产热过多,引起“发烧”。此时,人的会接受体温低的信息,产生“冷”的感觉。
    2. (2) 免疫系统逐渐清除病毒后,人体会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填激素)分泌增加,从而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 28. 某科学家以豌豆植株为材料,探究生长素(IAA)对植物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处理过程及侧芽长度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照I组和IⅡ组的结果可以发现,去除顶芽之后,侧芽表现为 。这是因为I组幼嫩枝条中顶芽产生的IAA通过运输到达侧芽, 侧芽生长。该结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性。
    2. (2) 由图可知,去顶芽8h时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Ⅲ组 (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Ⅰ组,在此时,Ⅲ组侧芽中的IAA对侧芽的作用表现可能为
  • 29. 假设某生态系统的 A、B、C、D、E5个种群组成4个营养级的食物网,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A

    B

    C

    D

    E

    能量

    1.5

    22.8

    2.1

    0.4

    210.2

    1. (1) A和D的种间关系是。若 D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 的数量最可能增加。
    2. (2) E属于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一年中流入E的能量去向除了用于呼吸作用和流入下一营养级外,还包括
    3. (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 30. 下图为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与图中的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2. (2) 图中 的能量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比起把作物秸秆烧掉,除了沼气外,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和用秸秆培养蘑菇可以实现
    3. (3) 图中的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主要通过生物的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物质(碳)循环的特点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