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6-10-19 浏览次数:587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共</b><b >12</b><b>小题,每小题</b><b>1</b><b >分,满分</b><b >12</b><b>分)</b>
  • 1. 生产和生活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  )

    A . 氢能源汽车行驶 B . 天然气灶具做饭 C . 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 . 火力发电厂供电
  • 2.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自来水属于混合物 B . 生活中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净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 D . 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大,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 3. 自然界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地转化,下列关于O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组成上看,O2和CO2都属于纯净物中氧化物 B . 从结构上看,O2和CO2中都含有氧分子 C . 从用途上看,O2可供给呼吸并支持燃烧而CO2不能 D . 从来源上看,自然界中O2来自光合作用而CO2仅来化石燃料的燃烧
  • 4.

    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镁属于金属元素 B .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 . 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D .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5.

    如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其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 . 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KNO331.6g B . 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甲 C . 温度t的范围可能在20℃﹣30℃之间 D .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6.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图是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对化学肥料的分类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CO(NH22、氨水、硝酸铵属于氮肥 B . 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属于钾肥 C . 图中①表示的是磷肥 D . 图中②表示复合肥
  • 7. 从微观构成方面来看,稀盐酸、稀硫酸中因为含有相同的某种微粒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变化不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 B . 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C . 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 . 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 8.

    如图表示的是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是有机物 B . 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 .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1:3
  • 9. 下列化学的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 CaO+H2O B . 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 C . 除去铜中少量铁粉的方法之一:2Fe+6HCl═2FeCl3+3H2 D .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 10.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钠 B . 将铁粉装入试管中 C . 量取9.3mL浓硫酸 D . 加热液体
  • 11.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于,其中合理的是(  )

    A .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C . 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 . 足量的铁皮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 12. 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NO,NO2、N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废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  )

    A . 20% B . 40% C . 60% D . 80%
二、<b >填空题(共</b><b >6</b><b>小题,每小题</b><b>2</b><b >分,满分</b><b >16</b><b>分)</b>
  • 1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

  • 14. 根据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一部分信息填空.


     OH

     NO3

     SO42

     CO32

     Ba2+

     溶

     溶

     不①

     不

     Na+

     溶

     溶②

     溶

     溶③

     Ca2+

     溶

     溶④

     微

     不

    表中物质都是由其对应行与列所表示的两种“成分”组成的,如物质④所在行为“Ca2+”,所在列为“NO3”,则其化学式为Ca(NO32 , 说出物质③的一种用途是写出选用表中合适的两种“成分”组成物质来制备物质①的化学方程式

  • 15. 自制汽水的原料有白糖、果汁、小苏打和柠檬酸等,从营养物质角度看,白糖属于,为维持人体恒定体温提供能量,果汁中富含,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从物质溶解的角度看,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有关;从变化的角度看,配制汽水时,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反应:3NaHCO3+C6H8O7═C6H5O7Na3+3X+3CO2↑,则X的化学式为

  • 16.

    如图所示是化学试剂瓶上的标签,取10mL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稀硫酸质量为g,配制9.8%的稀硫酸的操作是;完全中和稀硫酸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g,若用mg氢氧化钾与上述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7. 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的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甲、乙、丙、丁的质量(g)分别是3、24.5、3、0;测得反应后四种物质的质量(g)分别是21.1,待测,3、6.4,则“待测”值为g,该反应所需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8.

    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若A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则B的化学式是;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A是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常用作溶剂,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b >解答题(共</b><b >5</b><b>小题,满分</b><b>22</b><b >分)</b>
  • 19.

    如图所示的试管内盛有实验室常备的无色液体X,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①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无色,烧杯②中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红色.

    1. (1) 烧杯①中还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想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上述实验现象,需要对试管做哪些实验操作?说出你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20.

    在中招实验考试之前,某同学从实验室里拿出一瓶密封保存良好的溶液.


    1. (1) 如A图所示反复练习吸取液体的操作,请根据A图所示信息推理,纠正该同学的错误操作.

    2. (2) 练习一段时间后,他把瓶中溶液滴入烧杯中(如图B所示),“惊喜”地发现了白色沉淀,请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解释.

  • 21.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紧缺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传统的燃料以化石燃料为主,请列举一种你知道的化石燃料.

    2. (2) 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灶具的进风(空气)口,这是为什么?

    3. (3) 对于解决能源危机问题,人们只要采取开发新能源的措施,写出一种你知道的新能源.

  • 22.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若选择,A、D装置,连接导管口a、d可以制取某种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相对于B装置来说,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

    3. (3) 请简述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

  • 23. 生产实际和实验室有很多金属材料.

    1. (1) 铁制品表面经常涂上一层铝粉,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什么?

    2. (2)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说明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


    3. (3)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学生测定硫酸铜溶液的pH<7.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剂不参与反应),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4. (4)

      某兴趣小组想从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Ⅲ的名称是,除去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②操作Ⅱ中加入过来的试剂B的目的是什么?

      ③写出加入过量试剂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5) 某同学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进行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其质量增加6.6g,请计算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