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2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2.3人体感知信息 同步练习

生物考试

更新时间:2021-01-05 浏览次数:1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二、实验探究题
  • 11. (2017七下·临沭期末)

    你知道吗?我们能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都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结果。下面,就我们通过“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节实验课上的经历来感受一下吧。

    1. (1) 课的一开始,老师提出实验要求。听清老师讲话,依赖于你的听觉。在听觉形成过程中,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位于[];神经冲动传到才能形成听觉。

    2. (2) 实验之前,需要对照老师板书的材料用具清点实验台上的物品。你不仅可看清近处的材料用具,也能看清远处的板书,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具有调节作用。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你应该做到(答出一条具体措施)。

    3. (3) 实验开始后,首先要用小刀将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3块。如果不小心切了手,你会迅速缩回来并感到痛。在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先缩手后感到痛的原因是

    4. (4) 实验过程中,你将滴管中的碘液精确的滴入经保温后的试管中并摇匀,此过程起平衡和协调作用的中枢神经结构是

    5. (5) 实验结束了,“咦!为什么3只试管都变蓝呢?”小组内分析原因时,同学们因争论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体内的分泌明显增多。

    6. (6) 由上述感受可知,通过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综合题
  • 12. (2020八上·宜兴期中) 下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方括号内填序号,在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1. (1) 听觉感受器在[] 内。
    2. (2) 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结构是[]和半规管。
    3. (3)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更容易由咽喉感染引起中耳炎,原因是儿童的[]比成年人短宽而且倾斜度小。
    4. (4) “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导致[]和[]损伤。
  • 13. (2020七下·吉林期末) 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你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 ③上。   
    2. (2) 人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由于眼球结构⑧的曲度能进行灵敏调节,具有折射光线的功能.   
    3. (3) 想一想我们的眼睛,通常称为“黑眼珠”的部分,实际上是⑤。   
    4. (4) 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图中⑥就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⑥的结构名称为。   
    5. (5) 人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这是因为人的瞳孔大小可以调节.请问瞳孔相当于显微镜的哪一结构(   )           
      A . 目镜 B . 物镜 C . 光圈 D . 镜座.
    6. (6) 人体视觉形成顺序正确的是(   ) 

      ①瞳孔 ②玻璃体 ③晶状体 ④角膜 ⑤视网膜 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A . ②→①→③→④→⑤→⑥ B . ④→①→③→②→⑤→⑥ C . ④→③→②→⑤→①→⑥ D . ③→①→②→⑤→④→⑥
  • 14. (2020七下·海淀期末) 在 2019 年匈牙利布达佩斯世乒赛上,中国选手马龙 4 比 1 战胜瑞典选手 M·法尔克,自 2015 年、2017 年之后,连续第三次加冕世乒赛男单冠军!一举追平了前辈庄则栋的纪录。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我们在观看精彩的世乒比赛时,视觉形成的过程大致为:乒乓球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上的感光细胞(成像部位)→视神经→ (形成视觉)。
    2. (2) 马龙在与瑞典黑马法尔克的对抗过程中,以精湛的技术演绎了搓、托、拉、吊等接球法,这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这样精湛的技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仅靠图 2 所示结构(能/不能)完成该反射。
    3. (3) 马龙在球场上动作灵活,既要及时移动步伐,时刻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主要体现了大脑和的功能。

      a.垂体    b.小脑    c.脑干

    4. (4) 在比赛过程中,马龙体内肾上腺素含量升高,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以便更好地适应比赛环境。由此可知, 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系统和系统的共同调节。
    5. (5) 在 4:1 战胜法尔克最终夺冠后,观众能够听到马龙高呼“I am made in China!”的声音。听觉感受器位于图 3 中的[]内,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经听神经传递,最终形成听觉。
  • 15. (2020七下·文登期中) 我们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与眼球的结构密切相关。请结合图回答:

     

    1. (1) 亚洲人的眼睛是黑色的,这实际上是[]的颜色,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眼球,实际上是[]
    2. (2) 正常的眼之所以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 的调节作用,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等,容易使其调节 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通过佩戴镜加以矫正。
    3. (3) 从暗室走到阳光下,[]会发生现象。
    4. (4) 你能看到远处有一裸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象落在[]上,这个信息通过[],传到而形成视觉。
    5. (5) 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发生病变。
  • 16. (2013·福州)

    在中小学生中,近视的现象相当普遍.专家认为:除遗传因素外,近视主要与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光线不适宜等环境因素有关.调查某中学学生视力状况,数据如图9,请回答问题:

    1. (1) 分析图片,可以看出学生近视率变化的趋势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至少答一点)

    2. (2) 相对于正常视力而言,近视是一种变异.数据表明,这种变异除遗传因素外,因素影响更大.

    3. (3) 交通信号,主要靠视觉来感知.在路口遇到红灯,立即停止前行,这是一种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不闯红灯,是安全出行的保障.

    4. (4) 预防近视,要做到

  • 17. (2017七下·蒙阴期末)

    “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不懈追求.下面是交通警察李警官工作中的寻常一幕:

     

    1. (1) 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一中[]的曲度可以调节,在[]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 (2) 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反射.

    3. (3) “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二中[]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 (4) 李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状态.

    5. (5) 李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作进一步的抽血检验.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大的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

    6. (6) 醉酒者常表现为思维混乱、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等,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造成的.

    7. (7) 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未受损的中枢部位最可能是

    8. (8) 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三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