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1-10 浏览次数:26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年科学家在距地球200光年处,发现一颗质量较地球大的“超级地球”K2-155d,这颗星球正围绕着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运转。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与编号为K2-155d的天体类型相同的是( )
      A . 北极星 B . 土卫六 C . 天王星 D . 哈雷彗星
    2. (2) 该天体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 . 河外星系 B . 银河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 2.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5日1时43分,中国在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火箭发射时,下列城市对应的时间正确的是(   )
      A . 伦敦(中时区)4日5时43分 B . 纽约(西五区)4日12时43分 C . 东京(东九区)5日5时43分 D . 莫斯科(东三区)5日20时43分
    2. (2) 次日,(   )
      A . 太阳直射点北移 B . 西昌白昼时间更长 C . 西昌日出更早 D .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 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经验积累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列两题。

    1. (1) 2020年的立春是2月4日,与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纬度相近的节气是(   )
      A . 立冬 B . 立秋 C . 立夏 D . 秋分
    2. (2)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年份在芒种时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引起这种天气现象的是(   )
      A . 蒙古高压 B . 江淮准静止锋 C . 亚速尔高压 D . 副极地低气压
  • 4. 读“地表大气热量交换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雨后的天空格外蓝,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 . 散射作用 B . 反射作用 C . 吸收作用 D . 逆辐射作用
    2. (2) 在赣南脐橙园的冬季傍晚,农民为了防御冻害,常在果园空地上,每隔50米生一个火堆制造烟雾,目的是增强(   )
      A . B . C . D .
  • 5. 热雷雨是一种伴有雷电的阵雨现象,因局部范围大气热力抬升而产生。我国海南岛那大市是我国“雷都”,平均一年有130天热雷雨天气。当地流传“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的谚语。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那大市热雷雨天气最集中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2)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的原因是(   )

      ①空气中水汽不足  ②缺少水汽凝结核  ③积雨云范围不大  ④降水在空中再次蒸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山区中常见的夜雨,是由图中哪个箭头表示的气流形成(   )
      A . B . C . D .
    2. (2) 小明在示意图中绘制了等压面(下图虚线),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读台风“海贝思”移动路径图(右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正确表示台风“海贝思”气流状况的图是(   )
      A . B . C . D .
    2. (2) 13日5时东京的风向为(   )
      A . 东南风 B . 东北风 C . 西南风 D . 西北风
  • 8. 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下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北京与合肥相比(   )
      A . 合肥处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 B . 合肥处于冷锋后,受冷气团控制 C . 北京处于冷锋后,受暖气团控制 D . 北京处于冷锋前,受冷气团控制
    2. (2) 控制H地的天气系统,其形成原因及常见天气是(   )
      A . 动力原因 阴雨 B . 动力原因 晴朗 C . 热力原因 晴朗 D . 热力原因 阴雨
  • 9. (2020高二上·天津期中) 读“某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三题。

    1. (1)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 10°S~20°S之间 B . 25°N~35°N之间 C . 30°N~40°N之间 D . 30°S~40°S之间
    2. (2) 该气候的成因可能是(   )
      A . 副高与西风交替影响 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 副高与信风交替影响 D . 锋面雨带移动的影响
    3. (3) 与该地多雨时期对应的描述我国降水情景的诗句是(   )
      A . 清明时节雨纷纷 B . 黄梅时节家家雨         C . 雨滴梧桐秋夜长 D . 清风细雨湿梅花
  • 10. (2020高二上·天津期中)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局部平原河段图,河流两岸分布有甲乙丙丁四个村庄。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沿a-b线河床的剖面和表层水流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上图四个村庄中,受洪水威胁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 11. 下图为某季节大洋局部海域表层等水温线图(单位:℃),据图完成下列两题。

    1. (1) 图中P海域虚线处洋流性质及流向是(   )
      A . 暖流  向北流 B . 暖流  向南流 C . 寒流  向南流 D . 寒流  向北流
    2. (2) 该季节,图示海域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 . 东南信风 B . 西南季风 C . 东北信风 D . 东北季风
  • 12. (2020高二上·天津期中) 读台湾岛及附近的地质地貌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台湾岛中央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A . 板块张裂 褶皱隆起 B . 板块张裂 断裂抬升 C . 板块挤压 褶皱隆起 D . 板块挤压 断裂抬升
    2. (2) 甲处岩石可能是(   )
      A . 板岩 B . 玄武岩 C . 花岗岩 D . 石灰岩
  • 13. (2020高二上·天津期中) 读一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四图对应的外力作用,正确的是(   )
      A . 甲—风力堆积 B . 乙—风化剥蚀 C . 丙—流水沉积 D . 丁—海浪侵蚀
    2. (2) 乙图所示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
      A . 青藏高原 B . 云贵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内蒙古高原
  • 14. 读“自然环境各要素关联图”,据此完成下题。图中序号与描述关联正确的是(   )

    A . ①—江西整体南高北低,赣江向北流 B . ②—长江干流在伏旱期间处于枯水期 C . ③—三江平原地势低洼,多沼泽湿地 D . ④—撒哈拉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多见
  • 15. 读“日本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 (1) 图中丙植被是(   )
      A . 常绿硬叶林 B . 热带雨林 C . 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 D . 高寒荒漠
    2.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在我国分布北界约为34°N,在日本约38°N,产生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热量 B . 水分 C . 人类活动 D . 海拔
二、综合题
  • 16. 下图是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图中所示为北半球的(节气),日期为,此刻的北京时间为
    2. (2) 当天,哈尔滨(45°N)日出方向,昼长约为小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度。
  • 17. 请你依据图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首都利马是世界上著名的“无雨城市”,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下图为“利马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图”。

    1. (1) 利马地处热带,但这里的气温并非酷热可怕,年平均气温在19℃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4℃,因常年受(风带)和(气压带)交替控制,年降水量,形成气候,此外因地处沿海受西部沿岸寒流的作用,当地几乎每天都是雾日,尤其在每年(季节)多雾潮湿。
    2. (2) 为解决利马城800万人口用水问题,政府兴建的“东水西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调水线从首都向东到达山脉海拔3500-4200米地区,沿线植被自然带变化多样,从沿海地区的带,最后到高山草甸带。
    3. (3) 利马每年通过港口大量输出海产品到世界其它国家,这主要得益于西部海域拥有闻名全球的渔场,这一渔场的形成与(洋流名称)有关,从形成原因来说它是一支补偿流,从海底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这有利于生长,从而为鱼类提供饵料。
  • 18. 读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近几年全国各地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图1为某城市道路设计实景图,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有效集水、蓄水、渗水、净水,循环用水”。图2为某研究性小组在某次降水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城市下垫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统计图。

     

    1. (1) 说明图1中道路设计是如何做到“有效集水、蓄水、渗水、净水,循环用水”。
    2. (2) 图2显示,在该次降水过程中,(下垫面)入渗水量最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提升这类下垫面所占比重,可以(增强与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 19. 读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积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1. (1) 图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方向递增。
    2. (2) 甲位于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乙位于祁连山的东南段,试比较两地年日照时数值大小,并分析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