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12月月...

更新时间:2021-01-21 浏览次数:15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比较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 .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C . 检测苹果汁是否有还原糖时,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D . 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 2. 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 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主要通过分解乳酸提供能量 B . 消耗等量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C . 运动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来自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 . 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 3.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真核细胞中有DNA,原核细胞中无DNA B . 真核细胞有生物膜,原核细胞无生物膜 C . 真核细胞中有染色体,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 D . 真核细胞中有细胞器,原核细胞中无细胞器
  • 4.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常用梨、甘蔗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 .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测都不需要加热 C . 脂肪的检测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脂肪 D . 蛋白质的检测中加入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 5.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等症状 B . N、P、K是植物需要的大量元素,缺少P植物仍能正常生长 C . Mg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D . 大量出汗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后,应喝碳酸饮料
  • 6.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中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多于糖类 B . 细胞中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C . 等质量的脂肪与糖原储存的能量相等 D . 脂质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不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 7. 汉堡包是现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已经成为畅销世界的方便食物之一。制作的原料有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面包中含有的淀粉能作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B . 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不能够被人类吸收利用 C . 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D . 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可直接承担人体的生命活动
  • 8. 用高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 B . 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 . 蛋白质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 D . 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
  • 9.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的一类是(   )
    A . 胰岛素、抗体、消化酶 B . 维生素D、受体、雌性激素 C . 雄性激素、载体、酶 D . 唾液淀粉酶、雄性激素、抗体
  • 10.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形成链式或环式结构,在一个二十三肽的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22个 B . 在烟草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6种 C . 糖原、蛋白质和核糖都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化合物 D . Fe、K等大量元素在细胞内有重要作用,如组成复杂化合物
  • 1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细胞核

    线粒体

    核糖体

    叶绿体

    内质网

    细胞壁

    中心体

    A . ②和④都是由双层膜包围的细胞器 B . ③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含 C . ⑤和⑦可共存于动物细胞中 D . 植物细胞都有④和⑥
  • 12.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 . 核仁与DNA的合成以及线粒体的形成有关 D . 核膜是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 13.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膜、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 . 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 . 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只包含细胞膜 D .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 14. 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   )
    A . 葡萄糖→丙酮酸 B . ATP→ADP+Pi C . ADP+Pi→ATP D . 丙酮酸→>CO2
  • 15. 下列关于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 . 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两侧是不对称分布 C . 细胞膜中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构成糖被 D .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可以运动
  • 16. 下表表示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措施

    目的

    A

    稻田排水

    避免无氧呼吸产物伤害根细胞

    B

    乳酸菌发酵保持有氧条件

    利于有氧呼吸,从而利于制作酸奶

    C

    蔬菜低温保鲜

    降低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强度

    D

    种子晒干后再储存

    降低含水量,降低细胞呼吸强度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⑧⑨⑩ B . 甲细胞中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②③⑤⑦ C . 可以利用差速离心法将图示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D . 乙图中结构⑨的膜蛋白合成加工与②③⑤⑦无关
  • 18. 流感病毒包膜中有一类血凝素刺突,是一种糖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繁殖后,成熟的流感病毒从细胞出芽,将宿主的细胞膜包裹在自己身上形成包膜,脱离细胞后去感染下一个目标。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流感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B . 包膜中血凝素的修饰和加工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C . 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 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受体的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19. 某实验小组从同一萝卜上取相同长度的萝卜条5根,其中4根分别放置在浓度为a、b、c、d的蔗糖溶液中处理1h,另外一根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然后将这5根萝卜条依次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戊5杯蒸馏水中静置1h后,取出萝卜条,测定蒸馏水质量的变化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c<b<a<d B . 原萝卜条细胞液浓度位于b和c之间 C . 经过c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之后的萝卜条细胞的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D . 浓度为d的蔗糖溶液可能使萝卜条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 20. 下图是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在人体细胞中不能发生的过程是(  )

    A . B . C . D .
  • 21. 图是ATP-ADP的循环图解,其中①②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在黑暗条件下,①过程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 . ①②过程需要的酶不同,②过程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 C . 与处于平静状态时相比,剧烈运动时①②过程都会加快 D . 在人体细胞内,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 22.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种物质只能通过一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B .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 . 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之一是主动运输需消耗细胞的能量 D .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是自由扩散需顺浓度运输
  • 23.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一定是不可信的 B . 模型构建法:拍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C . 差速离心法:直接将细胞放入离心管中离心来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 D . 同位素标记法: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 24. 将等量且足量的银杏种子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O2浓度
    变化量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

    C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A . 银杏种子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3%~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 . 贮藏银杏种子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C . O2浓度越高,银杏种子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D . 银杏种子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CO2
  • 25. 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部分方式。下列说法有几项正确(  )

    ①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②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

    ③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④图2中甲是靶细胞,乙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

    A . 一项 B . 二项 C . 三项 D . 四项
二、综合题
  • 26. 蚕丝是迄今为止研究和利用最广泛的生物蛋白纤维,主要由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等物质构成,具有高强度、高延展性的优异力学性能。回答问下列题:

    成分

    蛋白酶 0.2% 清洁剂 15%

    使用方法

    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溶有洗衣粉的水中

    使用温水效果最佳

    切勿用 60℃以上的水

    1. (1) 蚕丝蛋白中共有 18 种氨基酸,它们的结构通式为
    2. (2) 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的功能不同,但所含氨基酸种类相同,推测二者功能不同的原因是
    3. (3) 某丝素蛋白由一条肽链共 124 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 8 个—SH;在该肽链形成空间结构(如图)时,生成 4 个二硫键(—S—S—),若这些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125,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粗面型内质网的含量

      N

      2N

      3N

      蚕丝产量

      P

      1.5P

      2P

    4. (4) 科学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亚显微结构时,获得如上数据(粗面型内质网是指有核糖体附着的内质网):研究结果表明,凡高产品种,丝腺细胞中粗面型内质网特别发达。以上事实说明粗面型内质网与有关。
    5. (5) 框中表述了某种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的成分及其使用方法。据此判断蚕丝织物(服装、丝被等)(填能或不能)用该加酶洗衣粉洗涤,原因是
  • 27. 如图一是生物细胞膜及物质运输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某种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一展示的是细胞膜的模型;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膜。
    2. (2) ③代表的运输方式是分别是,细胞最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序号)。
    3. (3) 图二中A 点纵坐标不为零,理由是图中曲线出现 BC 段的主要原因是
    4. (4) 若图一所示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则胰岛素运出细胞的方式为
  • 28. 几丁质(一种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几丁质的催化降解主要依赖于N-乙酰-β-D 葡萄糖苷酶(NAGase)的作用,温度、pH 和NAGase催化水解产物对NAGase活力的影响如图 1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NAGase的成分最可能是,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从 90℃降到最适温度过程中,它的活性(变大、变小、基本不变)。
    2. (2) NAGase通过和几丁质结合,加快反应进行。几丁质水解后的产物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对NaGase的催化活力均有(抑制,促进)作用,其中作用最强的是
    3. (3) 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如图 2 是降低酶活力的两个模型,判断精氨酸降低NAGase活力类型的方法是在研究实验中加入精氨酸,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NAGase的催化效率(能、不能)提高,则属于模型A。

  • 29. 图 1 表示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 a~c 表示相关反应阶段,甲、乙表示相应物质。图 2 表示某装置中氧浓度对小麦种子 CO2释放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 1 中物质甲表示。图 1 中 a、b、c 所代表的反应阶段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2. (2) 图2中A 点时,小麦种子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影响A点位置高低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3. (3) 为了有利于贮存小麦种子,贮藏室内的氧气量应该调节到图2中的B点所对应的浓度,原因是
    4. (4) 写出细胞有氧呼吸的总表达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