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2-24 浏览次数:13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截止2020年11月,全球已有累计五千五百多万患者,新冠病毒是一种 RNA复制型病毒,能特异性的侵染人体肺部细胞。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 新冠病毒结构简单,核糖体是其唯一的细胞器 B . 该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4 种核糖核酸 C . 新冠病毒和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被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是 6 种 D . 新冠病毒增殖过程中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核苷酸、ATP、DNA聚合酶、解旋酶等物质
  •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需要经过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 B . 细菌产生分泌蛋白的过程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 .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共同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 . 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 3. Rr、Yy是位于豌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利用 RrYy和Rryy作亲本进行杂交,F1在自然状态下获得F2 , 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关于 DNA 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DNA分子中G与C碱基对的含量与其结构稳定性呈正相关 B . 氢键的断裂和形成都不需要消耗能量 C . 某双链 DNA分子含有n个碱基对,但其排列顺序只有1种 D . 一条 DNA 单链中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5.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子 B . 杂合子Rr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产生数量比为1∶1的雌雄两种配子 C . 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结出种子,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 . 某二倍体植物经过单倍体育种后可得到一倍体的种子
  • 6.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产生的变异都可遗传给后代 B . 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来判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是否发生了突变 C . 使用农药后,部分害虫存活的原因是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抗药性的突变 D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高产青霉素的菌株
  • 7.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 . 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需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C . 可利用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对遗传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D . 水稻体内有 24 条染色体,基因组测序时需测 12 条染色体
  • 8. 如图表示一动物细胞的某一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②为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姐妹染色单体 B . 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可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C . 该过程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D . ①和②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 9.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工程可以使大肠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新性状 B . 目的基因和质粒需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说明限制酶没有专一性 C .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即可表达 D . 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的细胞中
  • 10. 现有一大种群,种群内基因型频率为 AA 36%、Aa 15%、aa 49%,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则下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是(   )
    A . 60% B . 40% C . 43.5% D . 56.5%
  • 11. 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B . 达尔文提出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 C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D .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基因型,在根本上选择的是基因
  • 1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 .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 .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 13. 下图中的 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共同组成内环境 B . 红细胞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共穿过6层磷脂单分子层 C . ③处氧气浓度高于②处 D . ①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14.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 . 内环境稳态失调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 . 当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时,酶促反应减慢 D . 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一定不患病
  • 15. 下列有关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恩格尔曼利用三棱镜的实验发现光合色素可利用红外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 B . 制备细胞膜时可利用猪、牛、羊、鸡的成熟红细胞 C . 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内的渗透压小于原生质层中的渗透压 D . 蔡斯、赫尔希利用噬菌体侵染肺炎双球菌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 16. 下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过程可表示发生在酵母菌体内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B . 酶1包括RNA聚合酶和解旋酶 C . 翻译方向从右向左 D . ①~④多个核糖体同时工作,提高翻译效率,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
二、多选题
  • 17. 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部分物质变化途径,其中①~④代表有关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过程产生的 ATP 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B . 过程①与④产生的[H]不同 C . 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D . C6H12O6进入线粒体需要消耗ATP
  • 18. 如图表示用AAbb和 aaBB两个品种的某农作物培育出AABB品种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②③过程的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 B . "黑农五号"的培育运用了①②③过程 C . ⑤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 AB 植株的种子或幼苗 D . ⑥过程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进行人工诱变
  • 19. 狮子鱼多分布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 7000米以下的深海环境(该环境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生存着通体透明的一个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这些遗传变异共同造成了这一物种的奇特表现型和对超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关于超深渊狮子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B . 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基因库存在明显差异 C . 种群基因库的改变必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 . 在深海环境中,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20.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直接生活的环境 B . 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含量约为 C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细胞液 D . 血浆和组织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三、综合题
  • 21. 下图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果C为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之一,该物质的合成与 有关(填细胞器),则 B为
    2. (2) 如果C为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则C的中文名称为,则 B有种,A 中的元素为
    3. (3) 若C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B的结构通式为,B通过反应形成C。
  • 22. 用野生猕猴桃(aa,2n=58)种子做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知道要挑品质好的个体来传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法称之为,此育种方式的缺点为
    2. (2) 过程①可通过(填育种方式)实现,此育种方法的优点为
    3. (3) ③和⑥的育种原理为,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处理方式为
    4. (4) 若④是自交,则产生 AAAA 的概率为,AAA 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目为
  • 23. 在加勒帕格斯群岛上生活着13 种地雀,这 13 种地雀祖先属于同一物种,从南美洲迁过来以后逐渐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因此形成多个种群,各个岛屿上的种群被海洋隔开,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物种。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1) 什么是物种?
    2. (2) 各个岛屿上的种群被海洋隔开后,不同的种群可能出现不同的,为进化提供材料,但是, 决定进化的方向,种群进化的实质是
    3. (3) 在其中一个岛屿上分布着以仙人掌为食的仙人掌地雀,仙人掌地雀有红喙(A)和白喙(a)之分,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30%,在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条件下,若仙人掌地雀自由交配,后代中红嚎个体所占比例为
  • 24.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 (1) 图中[]共同组成内环境,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
    2. (2) 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中的[],正常人的血浆pH 为
    3. (3)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增多的液体是,将导致
    4. (4) 当内环境的处于动态平衡时,内环境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为
四、实验题
  • 25. 现有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CO3 , 溶液、乳酸、pH试纸等实验材料和用具,利用下表中的实验步骤进行血浆 pH维持相对稳定机理的探究。

    步骤

    A组

    B组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25mL缓冲溶液

    25mL血浆

    25mL缓冲溶液

    25mL血浆

    滴加5mL的Na2CO3溶液

    预测结果

    结论

    1. (1) 当前应测定三种实验材料的初始 pH 值,其目的是,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步骤②中向B组3 支试管中滴加
    2. (2) 实验中1号试管作为组,作用是
    3. (3) 请预测A组实验结果∶1号试管 pH;2、3号试管 pH
    4. (4) 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