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02-25 浏览次数:14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当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三者正好处于一条直线,如果月球挡住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挡的现象被称作日食。下图为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地区分布图。图中狭长的黑带为环食带,途经地区可见环食,而虛线框定的地区都可见偏食。完成下列小题。

    1. (1) 在我国,由先到后可见的日环食地区是( )
      A . 西藏中部、贵州北部、江西南部、台湾中部 B . 福建南部、湖南中部、四川中部、西藏中部 C . 吉林北部、山东东部、淅江北部、福建南部 D . 广东北部、江西南部、湖南中部、河南南部
    2. (2) 甲地某天文爱好者于世界时6月21日6时通过直播平台直播日环食,开播时乙地观看直播的北京时间是( )
      A . 6月21日12时 B . 6月21日13时 C . 6月21日14时 D . 6月22日12时
  • 2. 某日太原(38°N,113°E)的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7:20,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纬度值为68°。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将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在这期间(  )
      A .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 太原日落时刻提前,昼渐短 D . 太原日出时刻提前,昼渐长
    2. (2) 若此日P地昼长比太原略长,且P地与太原同时迎来日落,则P地位于太原的(  )
      A . 西南方 B . 西北方 C . 东北方 D . 东南方
  • 3. 下图示意海口某栋住宅楼(约20°N,110°E)二至日北京时间8时和16时的日影。据此完成下题。

    1. (1) 图中①②③④最可能表示夏至日8时日影的是(   )
      A . B . C . D .
    2. (2) 该栋住宅楼日影变化最小的时间段出现在(   )
      A . 夏至日8:00--12:00 B . 夏至日12:00--16:00 C . 冬至日8:00~12:00 D . 冬至日12:00--16:00
  • 4.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 . 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 . 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 . 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 . 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2. (2) 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 B . 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 . 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 . 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 5. (2018高一上·大庆期中) 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 ℃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 )
      A . 高温变质 B . 侵入冷凝 C . 高压成岩 D . 喷出冷却
    2. (2) 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
      A . 风蚀作用 B . 水蚀作用 C . 溶蚀作用 D . 风化作用
  • 6. (2019高三上·南充期中) 雅丹地貌是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分布区,随着气候的演变,其中西部鸭湖地区发育了世界上唯一一处水上雅丹地貌(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雅丹地貌最主要的成因是(    )
      A . 物理风化 B . 风力侵蚀 C . 风力堆积 D . 流水侵蚀
    2. (2) 水上雅丹地貌的出现反映了气候(    )
      A . 变干 B . 变湿 C . 变冷 D . 变暖
  • 7. (2019高三上·浙江期末)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 Q 新生代、P 古生代晚期、C 古生代中晚期、D 古生 代中期、S2 古生代早期、S1 古生代初期。

    完成下列小题。

    1. (1) 从甲地到乙地的构造地貌是(    )
      A . 背斜山 B . 向斜山 C . 背斜谷 D . 向斜谷
    2. (2) 为揭示深处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获取岩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 . S2 B . C C . P D . Q
  • 8. (2020·全国Ⅱ)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观测时段内(   )
      A . 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 . 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 . 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 . 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 (2) 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3) 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 . 1~2月 B . 4~5月 C . 7~8月 D . 10~11月
  • 9. (2018高二下·南昌期末) 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各题。

    1. (1) 此时,哈尔滨的风向是(    )
      A . 东南风 B . 东北风 C . 西南风 D . 西北风
    2. (2) 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
      A . 气温日较差较大 B . 云量较大 C . 降水较多 D . 气温较高
    3. (3) 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区是(    )
      A . 呼和浩特 B . 昆明 C . 广州 D . 上海
  • 10. 如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的水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 B . 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不同 C . 绿水主要指地下径流 D .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蓝水
    2. (2) 绿水(   )
      A . 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 . 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C . 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 . 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 11. 近几年,南非开普敦这座拥有400万人口的城市,正面临严重缺水的危机。本土专家尼古拉斯斯隆计划设计从南极搬运冰山,以解决缺水问题。图为设计的冰山运输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运输路线利用的洋流是(   )
      A . 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 B . 西风漂流、马达加斯加暖流 C . 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 D . 南极环流、马达加斯加暖
    2. (2) 在冰山运送到南非途中(   )

      ①白昼渐长 ②风速加强 ③气温增高 ④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3) 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措施中,在南非不太可行的是(   )
      A . 海水淡化 B . 跨流域调水 C . 发展节水农业 D . 引高山冰川融水
  • 12. 下图Ⅰ为世界某区域图,此时为当地最冷月。图Ⅱ为图Ⅰ中甲、乙两处测得的河流年径流量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区(   )
      A . 地处南半球 B . 沿岸有暖流经过 C . 此时降水稀少 D . 此时受信风带影响
    2. (2) 图示河流(   )
      A . 大致从南向北流 B . 此时河水补给湖水 C . 流量季节变化小 D . 秋冬季节常发凌汛
  • 13. 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丘陵,注入里海,全长3690千米。下图示意伏尔加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伏尔加河汛期集中在(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2) 该河汛期自南向北推迟主要是因为(   )
      A . 雨带由南往北推移 B . 气温由南往北回升 C . 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D . 高山冰雪融水渐多
  • 14. 广西桂林阳朔县的犀牛湖占地约300余亩,湖面澄清碧绿,水质甘甜,鱼虾成群。然而,就在 1987年 9月 29日的夜晚,这里的湖水奇迹般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湖底的淤泥和还在挣扎中的鱼虾。据考证,阳朔县志中也早已有犀牛湖约三十年失踪一次的记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犀牛湖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是(   )
      A . 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B . 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C . 大气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D .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2. (2) 犀牛湖一夜间消失的原因是(   )
      A . 出现断层,湖水下漏 B . 连通溶洞,湖水泄漏 C . 湖堤溃决,湖水溢出 D .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3. (3) 与犀牛湖“失踪”后又重现相关的地质作用是(   )
      A . 流水溶蚀 B . 向斜成谷 C . 流水沉积 D . 地壳陷落
  • 15. (2019高三下·临海月考)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影响,灌木下土壤具有更高的养分含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下图为“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沃岛效应”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是(    )
      A . 土壤 B . 气候 C . 水分 D . 植被
    2. (2) “沃岛效应”现象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
      A . 保持水土 B . 防风固沙 C . 调节气候 D . 涵养水源
  • 16. (2019高三上·金华期末) 读某山地南北坡气候资料图,图中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该山地北坡的基带最可能是(    )
      A . 落叶针叶林带 B . 常绿阔叶林带 C . 亚热带草原带 D . 落叶阔叶林带
    2. (2) 有关该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处南半球中低纬度 B . 不存在永久积雪冰川 C . 植被都具有耐旱特征 D . 北坡为阴坡和背风坡
  • 17. 雪线是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下图是依据我国某山地众多山峰雪线的海拔绘制而成的雪线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山地可能是(   )
      A . 秦岭 B . 武夷山 C . 南岭 D . 横断山
    2. (2) 27°N附近雪线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降水 B . 纬度 C . 坡向 D . 植被
  • 18. (2020·浙江选考)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
      A . 气候和地形 B . 气候和生物 C . 母质和生物 D . 地形和母质
    2. (2) 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 . 自然植被茂密 B . 有机质积累多 C . 生物残体分解快 D . 矿物养分流失快
二、综合题
  • 19. 读图,完成问题。

     

    1. (1) 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 (2) 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3. (3) 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
  •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且区域性特点明显。一般年份,梅雨期持续20多天。每年的入梅时间和出梅时间不相同,梅雨期的长短也不相同。下图为某年6月26日9时东亚局地梅雨天气形势图。

    1. (1) 判断图中高压中心的数量,并说明高压中心分布与锋面的位置关系。
    2. (2) 说明图中P气压系统移动对东亚梅雨期长短的影响。
    3. (3) 分析图示天气状况对日本南部游客出行的不利影响。
  • 2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的结冰状况受温度、水体深度、盐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将海冰在陆地上适当温度条件下放置,其内部的高盐度盐水会沿着冰裂缝自然排出,适当处理后即可作为淡水使用。渤海海冰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大规模海冰资源开发能促进渤海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但也容易引发环境问题。下图示意渤海盛冰期的海冰分布状况。

    1. (1) 分析渤海海冰资源主要分布在辽东湾的原因。
    2. (2) 分析渤海海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可能常来的环境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