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

更新时间:2021-01-18 浏览次数:1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纳米铜的性质 B . C60的组成 C . 单晶硅的结构 D . 计算机软件的研发
  • 2. (2017九上·平顶山期末)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棉纱织布   C . 火药应用   D . 瓷器烧制
  •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C . 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制瓷器 D . 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
  • 4. 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 . 模仿 B . 假设 C . 对比 D . 推理
  • 5. 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

    ①量筒   ②试管   ③燃烧匙   ④蒸发皿   ⑤烧杯   ⑥锥形瓶

    A . 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⑤⑥ D . ②⑤⑥
  • 6. (2020九上·秀屿月考)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A . 用水冲灭 B . 用嘴吹灭 C .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 用湿抹布扑灭
  • 7. 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加酒精 C . 加热液体 D . 滴加液体
  • 8. 易潮解或腐蚀性药品应放在何种容器上称量(   )
    A . 纸上 B . 细口瓶 C . 托盘上 D . 玻璃表面皿上
  • 9. (2018九上·长春月考)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 . 使用清洁能源                      B .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C . 积极植树造林                      D . 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 10. 下列化学实验所用药品的标志中表示易燃物品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16九上·北京期中)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假设 B . 交流评价 C . 设计实验 D . 作出结论
  • 12.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 .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C . 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 .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
  • 13. 实验室中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而液体一般取(   )
    A . 1-2 mL B . 2-3 mL C . 3-4 mL D . 4-5 mL
  • 14. (2016九上·莆田期中) 按体积计算,在空气的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 二氧化碳 B . 稀有气体 C . 氧气 D . 氮气
  • 15. (2019九上·深圳期末) 常把氩气和氮气混合充入灯泡里,使灯泡经久耐用.这是因为氩气和氮气( )
    A . 是气体                           B . 没有颜色 C . 没有气味                         D . 化学性质稳定
  • 16.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 . 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 17.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④被加热的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 ①③⑤ B . ②④ C . ②③⑤ D . ③④
  • 18. (2017九上·渭滨期末)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9. (2018九上·平塘期中) 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则应(   )                    

    A . 增加砝码 B . 添加药品 C . 减少药品 D . 调节平衡螺母
  • 20. 下列有关量筒的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21. 快速识别下列仪器,并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名称。

    A

    B

    C

    D

    E

    F

    G

    根据上面的仪器选择合适的字母填写以下内容:

    ①配制溶液时,用来溶解固体的容器是

    ②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

    ③用于向小口径容器中添加液体的是

  • 2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 (1) 准确量取40mL稀硫酸,应选用mL的量筒和(填一种仪器名称);如果在量取42mL稀硫酸时仰视,则量取的实际液体体积42mL。
    2. (2) 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3. (3) 给试管里药品加热,必须先给试管,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4. (4)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 23. 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 (1) 向竖直的玻璃容器中加入金属颗粒:
    2. (2) 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处
    3. (3) 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4. (4) 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
  • 24.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 (1) 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2) 如图分别表示某些气体的主要用途,这些气体依次是

    3. (3) 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填标号)。

      A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C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三、简答题
四、实验题
  • 26.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

    1. (1) 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 (2) 红磷燃烧的现象为
    3. (3)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 (4) 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这可能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5. (5) 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否)理由是
五、科学探究题
  • 27.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一次探究。

    1. (1) 蜡烛有以下性质:①固态  ②白色  ③硬度小 ④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⑤难溶于水  ⑥受热易熔化  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有(填序号)。
    2. (2) 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B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

      C蜡烛燃烧时,部分蜡烛受热熔化

      D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 (3)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

      实验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外焰的铁纱网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网无明显变化

      2

      左:

      右:

      蜡烛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

    4. (4) 几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①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外焰的温度

      ②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

      ③猜想和验证

      ④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沾

      的烧杯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 28. 已知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大,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且不支持燃烧,在老师的指导下,明明同学选行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 (1) 呼出气体的收集,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

      ②明明收集气体的方法叫

      ③当看到现象时,表明装置A中的气体已收集满。

      ④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备用。

    2. (2) 明明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很快熄灭了,据此,他提出了以下观点:

      A认为是二氧化碳

      B认为是氮气

      C认为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物

      为了弄清呼出气体的成分,明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一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②把步骤1中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在水面下拿开玻璃片

      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上升

      气瓶内剩余气体溶于水

      ③把步骤2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中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

      木条立即熄灭

      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有的性质

    3. (3) (实验反思)能否由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填“能”或“否”),综上所述,他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从以上A、B、C三个观点中选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