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0-12-18 浏览次数:16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表格里)
  • 1.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游行花车备受瞩目。图为“部分省区花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花车代表的省区其简称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黑龙江-黑 B . 上海-沪 C . 陕西-西 D . 海南-琼
    2. (2) 陕西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
      A . 南宁 B . 西安 C . 海口 D . 福州
    3. (3) 黑龙江省花车中出现了冰雪元素,海南省花车中出现了热带雨林元素,这体现了我国(   )

      ①纬度跨度大    ②经度跨度大    ③自然景观差异大    ④地形类型差异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 学习了中国行政区划后,同学们采用“口诀法”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相关知识:“京津福浙云贵川,辽吉黑蒙宁陕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这两句口诀中,不是省级行政区简称的有(   )
      A . 两个 B . 三个 C . 四个 D . 五个
    2. (2) 对口诀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京,指北京市 B . 黑,指青海省 C . 贵,指广西壮族自治区 D . 宁,指江苏省
    3. (3) 以下省区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   )
      A . B . C . D .
  • 3.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不包括市辖区内)。读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1982~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不包括(   )
      A . 数量大 B . 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提升       C . 持续增长 D . 2000年流动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超过10%
    2. (2) 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是全国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该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劳动力    ②增加社会活力    ③促进经济发展    ④推进城市化进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4.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甲乙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的原因不包括(   )
      A .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多高原和丘陵 B . 东部地区气候好,生产粮食多 C . 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  草原、山地,耕地少 D .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
    2. (2) 我国维吾尔族主要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B . C . D .
    3. (3) 从我国人口密度图中看出,人口密度最(   )

      大的自治区是

      A . 内蒙古自治区 B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 西藏自治区 D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5. 下图是中国沿北纬 32°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图反映出我国的 (   )
      A . 地形类型特征      B . 地势特征     C . 大陆轮廓特征      D . 地理位置特征
    2. (2) 该剖面线经过的区域 (   )
      A . 河流发源于西部,东流入海 B . 水汽易深入西部高原 C . 山脉能够阻挡冷空气的南下 D . 东部平原有丰富水能
    3. (3) 图中地形区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
      A .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6000 米 B . 横断山脉——呈东西走向 C . 四川盆地——沙漠广布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 6. (2019·德州) 读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 . 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C . 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 . 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7.    2016年1月20日,中国天气网发布了“棉裤预警地图”(如图),按照寒冷指数诙谐地给各地的小伙伴提供了一份“穿裤指南”。读图 ,完成下列小题。

    1. (1) 从“棉裤预警地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 . 从北向南递减 B . 从西向东递减 C . 南北温差大 D . 东西部气温相同
    2. (2) 北京和广州穿衣差异大,主要的影

      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类型 D . 人类活动
    3. (3) “被冻成狗怎么破,大棉袄配二棉裤”和“棉裤虽已穿上身,取暖依然得靠抖”的分界线最接近我国(   )
      A . 地势的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 . 400mm等降水量线 C .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D . 一月0〫C等温线
  • 8.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玉门地区 (   ) 
      A . 难以受到冬季风影响 B . 夏季风来得迟 C . 难以受到夏季风影响 D . 冬季风来得迟
    2. (2) 根据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推移规律,结合雨带Ⅰ、Ⅲ地区的时间推断,一般年份,雨带推至Ⅱ地区(长江流域)的时间大致是(   )
      A . 5月 B . 6月 C . 7月 D . 8月
    3. (3) 如果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
      A . 南涝北旱 B . 南北皆旱     C . 南北皆涝 D . 南旱北涝
  • 9.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 下列小题。

    1. (1) 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大气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水体污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 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我国最长的河流②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③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④呈“几”字形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0. 读黄河(图1)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2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的(   )
      A . 甲河段 B . 乙河段 C . 丙河段 D . 丁河段
    2. (2) 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
      A . 上游修建水库 B . 下游加固大堤 C . 中游水土保持 D . 上游植树造林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 11. 将下列山脉与其走向配对组合

    ① 秦岭                    A.东西走向

    ② 大兴安岭              B.南北走向

    ③ 横断山脉              C.东北-西南走向

    ④ 阿尔泰山              D.西北-东南走向

  • 12. 读图所示的中国的位置和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大/小),国土面积约平方千米;(填特殊纬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五带中的带,小部分位于带。
    2. (2) 我国位于洲东部,东临洋,由此可见我国是一个的国家。这一地理位置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为
    3. (3) 詹娘舍哨所位于我国(省级行政区)亚东县,是我国与(填邻国名称)边境线上的哨所。
  • 13. 下图示意中国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近℃。海南岛是我国第大岛,其气候属于典型的气候。
    2. (2) 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东段大致经过(山脉)-淮河一线。我国年降水量呈现出自沿海向 内陆递减的规律,主要原因是距离越远,湿润气流越难以到达。
    3. (3) 我国地势特征是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其中,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北京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
    4. (4) 试从利弊两方面分析我国的地势特征对东西部之间的交通可能产生的影响。

      利:弊: 。

  • 14. 松花江,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但流域内航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北源为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的嫩江,南源为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流域面积广,洪涝灾害频繁。肇源县位于三江汇合处,其所在河段常年出现“阴阳”河的现象(即浑浊的嫩江水和清澈的第二松花江水在此汇合)。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甲城市是省的省会城 市
    2. (2) 松花江江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是,松花江会有次汛期。
    3. (3) 分析松花江流域内航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的不利自然条件
    4. (4) 图中的丰满水电站,是中国建成较早的大型水电站,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其作用有等作用外,对于冬季的现象也能起到减轻(缓解)作用。
    5. (5) 肇源县所在河段常年出现“阴阳”河的现象在黄河的两条支流汇合处也有类似情况,黄河的这两条支流分别是河和河。嫩江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是其流经北部平原区,农业开发导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河流含沙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