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0-12-06 浏览次数:2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在国家。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对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 . 陆地面积约960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C . 我国的陆上疆界长达2.2万千米,共有15个邻国 D . 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 (2) 图中阴影部分能体现我国纬度位置的是(   )
      A . B . C . D .
    3. (3) 我国濒临的海洋中,位于热带的是(   )
      A . 渤海 B . 黄海 C . 东海 D . 南海
  • 2. 下列为我国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四个省区轮廓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这四个省区按自西向东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②④③①
    2. (2)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越的省区中,与下列民族排序相符的是(   )
      A . 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 . 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C . 汉族、壮族、傣族、高山族 D . 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3. (3) “湿透全身,幸福终生”,这是傣族泼水节上最美好和最特别的祝福.如果你想亲身体验,应该到上图中的(   )
      A . B . C . D .
  • 3. (2016八上·呼和浩特月考)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结合我国地理环境,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 东部平原地区因为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发达,因此人口较为稠密 B . 西部人口稀少,主要是因为降水少,气候干旱 C . 河流上游人口一般较多、较稠密,因为有充足的水源 D . 青藏高原是我国人口稀疏区之一,因为气候“高寒”
  • 4. 成语里也包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成语“得陇望蜀”、“秦晋之好”就是如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成语里“陇、蜀、秦、晋”分别对应的省份是(   )
      A . 辽宁、四川、山西、陕西 B . 甘肃、四川、陕西、山西 C . 青海、甘肃、河北、山西 D . 陕西、山西、河南、安徽
    2. (2) 上述省份中与四川省相邻的个数是(   )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
    3. (3) 上述省份中临三个自治区的是(   )
      A . 甘肃省 B . 四川省 C . 陕西省 D . 山西省
  • 5.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也常常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下列A、B、C、D、四列山脉,回答下列小题。

    1. (1) 其中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其中既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又呈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3. (3) 图中B山脉大致呈(   )
      A . 东西走向 B . 南北走向 C . 东北-西南走向 D . 西北-东南走向
  • 6.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能经过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
      A . 甲路线 B . 乙路线 C . 丙路线 D . 丁路线
    2. (2) 四条路线中经过了青藏高原的是(   )
      A . 甲路线 B . 乙路线 C . 丙路线 D . 丁路线
    3. (3) 四条路线中只经过了季风区的是(   )
      A . 甲、乙路线 B . 乙、丙路线 C . 丙、丁路线 D . 丁、甲路线
  • 7. (2016八上·普宁期末) 下列四幅地图中,能反映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16七上·黑龙江月考) 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的原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因素 D . 人类活动
  • 9. 岳池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为(   )
    A . 亚热带、湿润地区 B . 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 . 暖温带、湿润地区 D .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 10.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奔腾流淌着许多河流,它们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下列四个省区都有一条重要的河流流过,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面对上图各省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图为黄河 B . B图为长江 C . C图为珠江 D . D图为黑龙江
    2. (2) 对四条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图中河流汛期最长 B . B图中河流含沙量最大 C . C图中河流水量最大 D . D图中河流结冰期最长
    3. (3) 2020年1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省爆发和流行。上图中代表湖北省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a、b两地位于秦岭山脉南北两侧附近。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b地年降水量的是(   )
      A . 1000mm B . 200mm C . 680mm D . 2880mm
    2. (2) a地所属的温度带是(   )
      A . 热带 B . 亚热带 C . 暖温带 D . 中温带
    3. (3)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⑥ D . ①④⑤
  • 12. 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

    A . 夏季降水丰富 B . 夏季地下水丰富 C .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D . 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
  • 13. (2019八上·大洼期中) 黄河、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有(   )

    A . 含沙量大 B . 流速缓 C . 结冰期长 D . 水能资源丰富
  • 14. (2019七上·大庆期末) 关于长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B . 宜昌和湖口是划分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C . 水能主要集中在下游河段 D . 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称为“黄金水道”
  • 15. 看到某科考队在“黄河源”石碑处的照片后,推断出照片的拍摄地点是(   )
    A . 位于西藏境内 B . 位于唐古拉山脉北侧 C . 位于青海湖滨 D . 位于巴颜喀拉山北侧
  • 16. 学完中国自然地理后,班上四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吴越说国庆节期间的江淮地区呈现“梅雨”的景象 B . 张鹏说暑假去吐鲁番旅游一定要带上雨具 C . 郑钧说春节期间广州可以举办花卉展览会 D . 陈红说流过银川平原的黄河含沙量大
二、综合题
  • 17. 读我国部分省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内海:K。省名:D。邻国:M
    2. (2) 省级行政区B和N大致以(山脉)为分界线。
    3. (3) A省级行政区内主要少数民族是
    4. (4) A、B、E、N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18. 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地势特点:
    2. (2) 36°N在第二、三阶梯经过的地形区分别是,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山脉。
    3. (3) 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
    4. (4) 我国的地势对对气候影响是
  • 19. 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

    1. (1) 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判断:A为
    2. (2) 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都集中在季,不同点是雨季长短不同。(填春、夏、秋、冬之一)
    3. (3) A、B两地从温差来看,季的气温相差大。(填夏、冬之一)
    4. (4) 从两地的纬度位置和气候差异分析,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填字母序号)。
  • 20.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出下列数字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山脉:⑤。海洋:⑥
    2. (2) 下列对长江、黄河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 . 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 . 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 . 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3. (3) 结合上图黄河干支流分布和所学知识,黄河在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后,黄河水量会变(小或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