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石景山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12-04 浏览次数:1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3. (2020·顺义模拟)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按照节能环保理念建造,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入运营。下列环保措施中,利用新能源的是(填序号)。

    A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B采用地源热泵获取地热能

  • 14. 为了预防 “新冠肺炎”,大型超市只开放一个通道,且为预防检测工作人员配发了消毒液,用于消毒杀菌,如图,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HClO)。

    1. (1) 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次氯酸很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反应:2HClO 2HCl + 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15. 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常用作消毒剂。
    1. (1) 75%的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
    2. (2) 将75 mL酒精和25 mL水混合时,发现体积小于100 mL,这是因为
  • 16. 现配制500 g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1. (1) 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g。
    2. (2) 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3. (3) 配制后将溶液装瓶,请在如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 17. 取相同质量大理石和相同体积的酸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研究,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结果如图。

    1. (1) 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三个实验中,块状大理石和10%盐酸适宜实验室制取CO2 , 原因是
三、科普阅读题
  • 18.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生活垃圾通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北京市某研究所针对城六区居住小区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进行调查,结果(2017年发表)如图1。

    生活垃圾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固体废物防治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方针。

    按《“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20年底,北京市将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60%以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首要目标是解决垃圾处置问题,获取能源是附带效应。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基本类同,主要工艺过程如图2。

    北京市某垃圾焚烧发电厂2015年每吨垃圾CO2气体排放量如图3所示(其中0.227 t为焚烧产生的电能可带来的CO2减排量)。

    垃圾减量是防治生活垃圾的重要途径,可分为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再利用两方面。修订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2020年5月1日起实施,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在推进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行动中,我们要贡献一份力量。(原文作者张丽、王龙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北京城六区居住小区的调查,人均日产量最多的生活垃圾是
    2. (2) 垃圾焚烧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 (3) 图2烟气净化过程中通过布袋除尘器除去飞灰,该过程类似于(填“溶解”、“过滤”或“蒸发”)操作。
    4. (4) 根据图3计算,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吨垃圾CO2净排放量为t。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垃圾焚烧首要目标是获取能源

      B图2中生活垃圾在垃圾池内脱水、干燥有利于垃圾的焚烧

      C垃圾焚烧发电是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式

      D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化再利用

四、流程题
  • 19. 载人航天器中的水气整合系统如下图所示。

    1. (1) 氧气生成系统是利用电解水产生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在整个转化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和碳。
  • 20. 下图是利用水和煤制备氢气的生产工艺流程。

    1. (1) 水煤气反应中,需将煤磨成煤粉,水变成喷雾状,其原因是
    2. (2)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高效催化剂,可使变换反应在120℃下进行,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变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固化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CO2 CaCO3。若吸收44 kg CO2 , 则至少需要CaO的质量为 kg。
五、实验题
  • 21. 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实验室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1. (1) 加热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收集,其原因是
    3. (3) 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入盛有氧气的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图中①和④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团、②和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团)。

    1. (1)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
    2. (2) 用干棉团和湿棉团进行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六、科学探究题
  • 23. 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 (1) 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2. (2) 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24. (2020·西城模拟) 科学实践课上,同学们用水果和蔬菜进行“水果电池”的探究。

    (提出问题)制作“水果电池”时,影响灵敏电流计示数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可能与果蔬的种类、电极片的距离、插入深度、果蔬的个数等有关。

    (进行实验)用铜片和锌片分别作为正负极,插入单个果蔬或串联两个果蔬中,连接灵敏电流计。其结果如下(电流计示数均取三次的平均值):

    实验

    果蔬

    种类

    序号

    电极片的距离/cm

    插入深度/cm

    电流计(单个)示数/μA

    电流计(两个串联)示数/μA

    实验1

    柠檬

    1

    1.5

    90

    65

    1

    3

    122

    100

    2

    1.5

    58

    70

    2

    3

    80

    90

    实验2

    香蕉

    1

    1.5

    155

    180

    1

    3

    177

    208

    a

    1.5

    90

    120

    2

    3

    140

    203

    实验3

    土豆

    1

    1.5

    160

    177

    1

    3

    185

    200

    2

    1.5

    90

    150

    2

    3

    110

    205

    实验4

    白萝卜

    1

    b

    80

    100

    1

    3

    140

    148

    2

    1.5

    70

    80

    2

    3

    90

    120

    (解释与结论)

    1. (1) 锌和铜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2. (2) 表中a和b的数值分别为
    3.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时最好选择电极片的距离是cm。
    4. (4) 同一果蔬,插入深度3 cm的效果好于1.5 cm,依据的一组数据是
    5. (5) (反思与评价)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水果电池”实验时,选择的果蔬最好是

    6. (6) 根据实验数据,用柠檬进行实验时,最佳的实验条件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