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0-12-21 浏览次数:408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
  •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求(qǐ)       捍卫       张口舌(jiē)      自知之明 B . 烂(xuàn)     契合       然失色(àn)      锐不可当 C . 脱(zhēng)    恬淡       疾风草(jìng)     忧柔寡断 D . 片(xīn)      烦燥       厚积发(bó)      名家倍出
  •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七八月间,正当草原的茂盛,阳光静好,青草          , 鹰雕从云层下低飞          , 草丛间被我们的脚步惊扰起来的蚱蜢和草虫,在身前身后       得好远。旷野无人,只有       的风声,这里,应该就是天堂了罢?

    A . 繁荣     掠过    起跳    轻柔 B . 繁茂     经过   弹跳     轻快 C . 繁荣     经过   起跳     轻快 D . 繁茂     掠过   弹跳     轻柔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今年2月起,全国多地学校启动的“空中课堂”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B .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使海外网友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C . 中学生要提升自己的素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劳动陶冶心灵。 D . 以“宫中邂逅—当青花瓷遇见剪纸”为主题的展览,在沈阳故宫飞龙阁召开。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个急刹车,大巴车戛然而止 , 乘客们惊出一身冷汗。 B . 一周的旅行结束了,沿途风景浮光掠影 ,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C . 一个怀有梦想,努力向上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 D . 老师就像是妙手回春的园丁,辛勤耕耘,要把我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
  • 5. 下列对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东海龙王那里取来的如意金箍棒,在斩妖除魔中作用巨大。 B . 《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自尊自爱,意志坚强,敢于抗争,最后获得幸福。 C . 《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里“高跟党”和“低跟党”的争斗,滑稽中充满了讽刺意味。 D . 《骆驼祥子》中,社会底层小人物祥子的悲剧向读者展示了“车夫奋斗泪,乱世悲凉歌”。
  • 6. 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夏日的山野清新而又迷人。”句中加点词语“清新”的词性是形容词。 B . “举止优雅”“学识渊博”“雄心壮志”都是主谓短语。 C . “读书是一生的修行。”这个句子中“读书”是主语。 D .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取得了辉煌成就,更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个句子是递进复句。
二、字词书写
三、语言表达
  • 8. 仿句。

    人世间有万紫千红,我独爱那抹绿色。一抹绿,是一行抒情的诗句;一抹绿,是一首浪漫的短章;一抹绿,……

  • 9. 口语交际

    时光飞逝,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你作为班级的学生代表,你去办公室和老师告别,你会对班主任老师说些什么呢?(不少于50字)

四、句子默写
  • 10. 古诗文默写。
    1. (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2. (2) 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
    3. (3)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4. (4)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5. (5) 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6. (6)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7. (7)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8. (8)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9. (9)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 (10)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 (1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的句子是:
五、对比阅读
  • 1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选自《出师表》)

    (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也(

      ②以先帝遗德(

      ③唐雎信陵君曰(

      君之忘之也(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②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

    3. (3) 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建议:;乙文中唐雎劝说信陵君的话蕴含的做人道理是:
六、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窗台上的小斑鸠

    沈洋

    ①拉开办公室的窗帘,我惊呆了——窗台上,竟然出现一个鸟巢。

    ②那巢正好筑在窗台的西角,西面紧贴墙体,北面嵌入窗槽,紧靠玻璃,整个基座稳稳地立在约有三寸宽的窗台上。巢由细小的树枝搭成,约半尺高,直径如碗口大小。

    ③出差一周回来,鸟巢添了两枚鹌鹑蛋大小的鸟蛋,而“主人”却未现身。

    ④大约过了十分钟,鸟儿终于露面,是只肥硕的大鸟。其大小、外形和鸽子相似,颈部有一带白斑花纹,看上去像是围了一条花围巾。它先是飞到我窗外的树枝上歇息,之后“扑棱”一声来到我的窗台上,两只绿豆般圆溜溜的大眼睛转个不停,十分警觉地看看四周。见没什么危险,才摇摆着走到鸟巢前,轻盈地跳到巢中。

    ⑤我赶紧查阅资料,得知其名为斑鸠,属于鸟纲鸽形目。

    ⑥就这样,我每天上班,斑鸠也上岗。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把窗帘掀开一条缝 , 生怕惊吓着斑鸠。每每这时,就见斑鸠警觉地转动着眼睛,朝窗内望两眼,便飞到旁边的树枝上。

    ⑦渐渐地,每次开窗时,斑鸠先是一惊,起身展翅欲飞,却并未真的飞走。再往后,干脆稳坐巢中不动,还拿一双信任的眼睛看着我,让我无比温暖。

    ⑧一天,我见到大斑鸠先是飞到窗外的树枝上歇息,见周边没有“外敌”,便飞到窗台上,来到巢边。巢中那只稍清瘦一点的斑鸠,纵身一跳,落在窗台上,大斑鸠“扑通”一声飞到巢中,继续孵蛋。原来,斑鸠夫妻是轮番进行孵蛋的。我连忙用手机将这段场景记录下来。

    ⑨亲眼见证新生命的诞生,这是一份难得的生命体验。我为此激动并欣喜着。

    ⑩一天早上,当我来到办公室,轻轻掀开窗帘的一刹那,我被震撼了。只见巢中一团黑乎乎的小东西正在轻轻地蠕动。我确认,那是小斑鸠无疑。好奇心驱使我贴近玻璃去仔细观察。这是一对小斑鸠,毛茸茸的,十分可爱。身上没有羽毛,只能看到黑里透红的皮肤,表皮长了一层碎细的茸毛。那一吐一吸之间,分明能看到那一对小斑鸠身体的律动。我看到斑鸠妈妈与两只小斑鸠嘴对嘴亲密,如果没有猜错,应该是斑鸠妈妈正在“渡食”吧。

    ⑪之后,斑鸠妈妈和斑鸠爸爸更忙碌了,飞来飞去地觅食,喂养两只小斑鸠,喂饱后就蹲在小斑鸠的上面,用身体温暖自己的孩子,直到小斑鸠慢慢长出羽毛,逐渐丰满,飞向蓝天。

    ⑫仅仅半年时间,我的窗台上,已经孵化出六只小斑鸠。每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蠕动、练翅、起飞和离开,都让我又惊喜又失落。我会为一场大雨或是一场大风而担忧斑鸠的命运,会为天气降温而担心小斑鸠是否受冻,我进出办公室的脚步变得更轻了。单位装修办公室,我会特别嘱咐工友们,一定不要损坏鸟巢。

    ⑬明年春天,相信斑鸠一家,还会再回来的。

    1. (1) 阅读选文,斑鸠给“我”带来了那些情感体验?请用原文的词语概括。

      初见斑鸠,仔细观察时:①

      天天相处,渐渐熟识时:②

      亲眼见证新生命诞生时:③

      每个小生命的诞生、成长和离开时:④

    2. (2)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又怎样的表达效果?
    3. (3) 选文第④段第⑥段分别提到斑鸠“十分警觉地看看四周”“警觉地转动着眼睛”,后文哪句话与此相呼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4. (4) 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把窗帘开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

    5. (5) 选文除了表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你还读出些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回答,答出两点即可。
  • 1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快递什么样

    雷册渊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快递业,事实上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一套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后,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输送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那时的“快递”输送着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除了陆路以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设置了5个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

    (摘自《老友》2019年第4期,有删改)

    【注释】物流: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1. (1) 请简要分析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2. (2) 阅读选文主体部分,概括“古代快递”的特点。

      语段

      特点

      第②~③段

      第④~⑥段

    3. (3)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除了作比较,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4. (4) 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伴随电商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 . 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 C . 清代咸丰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D . 秦代不仅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
    5. (5) 说明这则材料放在选文中哪个自然段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1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规矩是生命的防线

    韩青

    ①钱穆先生在他的文章《做人的规矩》中曾写道:“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是没有约束和监督,他的动物性随时随地都会迸发出来,进而伤及他人、他物。所以,孟子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其实,这样说还不够深刻,应该说:没有规矩,就难以成人。而所谓规矩,就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底线,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就会被打乱,原本能实现的理想就会被搁浅,不一而足。

    ②因此,每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懂规矩,并且要在它管辖的范围内做事、做人。这就像火车一样,必须在自己的轨道上行进,才能拥有自己正常的生活和目标,一旦脱离了自己的轨道,结果就不言而喻。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生活要有诗和远方,而一个不懂规矩的人,在抵达诗和远方之前就出事了,甚至永远跟未来美好的一切诀别了。显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守规矩就是对自己的保护、尊重和升华。

    ③《三国志》中记载: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一片麦田时,下令任何人不得踩踏,违者斩,可自己的马却受惊踏入其中,于是他说:“我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却带头去破坏它,又怎能让三军执行呢?”说罢,拔出宝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古人割须割发都是一种刑罚,而他自刑,全军震动,也使军队纪律更严明。如果他带头不守规矩,那么他就不可能打下自己的江山,也不可能成为历史上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④说实话,好规矩的确能成就人,而将它化作具体行动的人,品格得过硬。《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西汉大臣张安世就是这样的人。当年,他曾向朝廷举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他非常生气,认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耶”!从此与此人绝交。他作为功臣,虽食邑万户,却仍穿夫人亲自纺织的布衣,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他“不望私谢”之举了。可见,他做自己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超然物外,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要。这就是他的好规矩,而他在落实它的过程中,显然有过硬的品格贯串始终,否则,再好的规矩也会成为一朵谎花。而如此过硬的品格,往往都源于一颗“优等的心”。毕淑敏说,这样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⑤《经世奇谋》中记载的窦仪就有一颗这样的心。当年,赵匡胤攻下滁州,周世宗派翰林学士窦仪去登记滁州府库的货物。赵匡胤派了自己的亲信官吏来取库藏的绢。窦仪说:“您当初刚攻下城的时候,即便把库房里的东西拿空也没有关系,如今既然已经登记为官物,没有诏书就不能拿了。”赵匡胤由此很器重他。而他的心何其“优等”,如果没有这样的心,那么他就会变得很随便、不讲原则,进而失去了规矩、品格。

    ⑥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要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矩,一旦你脱离了或破坏了它,可能就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所谓守规矩,既指自己守规矩,又指自己守别人、别物该有的规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己和别人,防止自己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他人、他物之上。

    ⑦由此可见,规矩就是生命的防线。有了它,那些假、恶、丑的东西就会被拒之于心门之外,进而防止我们误入歧途。

    (摘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2期,有删改)

    1.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选文开头引用钱穆先生和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3. (3) 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毕淑敏说,这样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5. (5)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了选文后你得到的启示。
七、作文
  • 15. 题目:我记得你  ▲   的样子

    要求:

    1)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     字数不少于600字。

    3)     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6. 有人说:“孩子啊,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像是妈妈的千叮万嘱,更是人生的经验之谈。人生这条路,我们不能缺少独自的思考、独自的坚持和独自的勇气。

    请你迈出成长那个的一步,以“独自”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     字数不少于600字。

    3)     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