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文综政治...

更新时间:2020-11-18 浏览次数:9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你认为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 .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B . 国务院决定于2017年至2019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C . 2019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 D . “千年万象 敦煌文化艺术展”2019年巡展首站在台东生活美学馆开幕
  • 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等。这说明( )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

    ④没有文化人们无法生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3. 绝大多数美国电影都在讲述一个共同的主题:个人英雄主义。从《外星人》到《指环王》,从《蜘蛛侠》到《变形金刚》,人们欣赏着美国电影,在造就高票房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美国的国民价值观。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4. 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
    A .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 .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 .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 . 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 5. 剪纸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深入挖掘、科学梳理,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这表明,文化建设( )
    A . 就是要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 B . 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C . 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 D . 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 6. 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配方和精选药材的前提下,吸收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 )
    A .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 . 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C .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 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 7. 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
    A . 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 . 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 . 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 . 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 8. 白局是南京的传统说唱曲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白局融合了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用南京方言演唱,用胡琴、酒盅、碟盘伴奏,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很有地方特色。同时,它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从一定层面体现了( )
    A . 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 . 流行的通俗的和娱乐的文化才是大众文化 C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 . 中华文化具有先进性
  • 9.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因为担心涨价,某市市民纷纷抢购“活人墓”。对于购买“活人墓”的原因,该市一家陵园营销部负责人认为,主要是为抢占好的风水位置,再就是为防止日后陵园涨价。从文化生活角度讲,迷信风水属于( )
    A . 落后文化 B . 腐朽文化 C . 群众文化 D . 低俗文化
  • 11. 在当代中国,坚持先进文化就是( )
    A . 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B .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C .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2.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强调的是( )
    A .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B . 加强了思想道德修养就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C .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对于人生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D .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材料分析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爱国,这是我们对自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生活中的一系列最美:最美女孩、最美妈妈、最美少女、最美大学生、最美农民工……草根平民的“最美”善举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给被救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体现了草根身上的爱国情怀所激发的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

    从“文化塑造人生”角度,分析宣传这些“最美”人物的意义。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宽带网络技术平台是提升信息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使用,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网络传输速度,拓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使人们更为迅捷地接触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汇与激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相关知识说明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15.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话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模式,用广播剧的形式把当地道德模范的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广播剧”,展现了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倾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模范广播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力量。

    材料二: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材料三:过往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如今作为国家行为体的企业、个人等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主体。“凡我在处,便是中国”。作为公民要有民族自信,在行为中践行爱国等正能量,提高自身素质,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承担自身的责任。

    1. (1) 根据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 (2) 结合材料三,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如何为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作出努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