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西藏拉萨那曲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0-11-18 浏览次数:1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8日确定为世界微笑日(庆祝人类行为表情的节日),这一天会变得特别温馨,在对别人的微笑中,你也会看到世界对自己微笑起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微笑使心灵净化、社会和谐,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19年春节前,短片《啥是佩奇》被刷屏。故事讲述了一位留守老人为了给孙子准备新年礼物,问遍全村“啥是佩奇”,短片唤醒了更多人对爱和团圆的追求。这表明(    )
    A . 优秀文化能够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 B .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 C .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D .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3.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201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俄罗斯建交70周年纪念币,该纪念币图案精选两国代表性建筑,通过精湛、精美的设计庆祝两国关系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文化载体之中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19年3月23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关于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从流失到回归,文物流动方向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实力从弱至强的翻天巨变。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感慨文物回家之时,不忘祝福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因为只有祖国强大了,失去的珍宝才会重新回到我们手中。上述材料说明(    )

    ①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符合人类正义的立场

    ②文化兴则国兴,守住中华文化根脉才能实现中国梦

    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和经济决定两国文化的多样性

    ④经济决定文化,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奠定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19高二上·禄劝期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2019年5月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在发言中强调,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在这次活动中思想政治上受到洗礼,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放在突出位置。从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角度来看,我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理由是( )
    A . 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B . 理想信念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目标确定和行为选择 C . 理想信念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 . 理想信念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大意义
  • 6. (2018高二上·宁波期中) 2018年1月8日,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共同推出纪录片《唤醒时间的技艺》。该片纪录了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的钟表保护修复专家携手修复六件故宫院藏钟表文物的合作历程,是双方共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里程碑的重要见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漫画《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    )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创新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④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8. 2019年1月1日,信息化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正式上线,该平台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用户可根据需要探索学习。这一学习平台的建立(    )

    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让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的教育

    ③是整合学习资源、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民素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19年4月29日,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本次园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这说明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利于(    )

    ①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各国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②丰富文化传播的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④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创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进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于2018年10月8日至19日在央视播出后,获得了各界广泛好评。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通过“思想解读”“互动问答”等形式,将经典用语用更灵活的方式接近大众,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此节目内容深受好评的启示是(    )
    A .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B .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C . 形式的创新可助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D .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 11. 2018年9月2日,第十八届亚运会闭幕式在印尼雅加达举行。杭州用8分钟惊艳了世界。春江花月夜的悠扬曲调中,舞者们如古画中的江南仕女翩翩起舞,荷叶、玉笛、琵琶、飞檐、灯笼、窗权、青瓷,充满了江南风韵与中国气息。传统而又富有底蕴的中华文化与现代而又充满魅力的人工智能在舞台上完美融合,展示了一个快速发展、科技担当、海纳百川的当代杭州风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②体育盛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④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2. (2019高二上·柳州期中) 2022午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3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下面还有“BEIJING2022的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 )

    ①说明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②既展现中华文化,又体现文化的多祥性

    ③源于设计者的灵感,形象展示活动的活カ

    ④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G20峰会文艺晚会(又名《最忆是杭州》)是一台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盛宴。漫山遍野的采茶女唱着杭州代表性民间小调《采茶舞曲》,令整个西湖都随之轻盈律动;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合奏呈现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可见(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立风骚

    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④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2019高二上·涡阳月考)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不只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如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这表明( )

    ①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要求是不同的

    ②五四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时代精神能够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弘扬五四精神旨在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精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5. 2019年4月,《求是》杂志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要坚定文化自信,用明德引领风尚。“中华民族之魂”指的是(    )
    A . 中华传统文化 B .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 中华民族精神 D .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 16. 2019年春节期间,被称为第一部硬核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十分火爆,截止3月8日,票房己突破45亿。《流浪地球》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该片传递的家国情怀。如果没有“家国情怀”,即使场面和技术达到好莱坞大片的水准,在国内的票房与口碑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流浪地球》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发展文化生产力应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②文化建设应当坚持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

    ③文化创新应以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的统一为基础

    ④文化创作应激发民众爱国情感、关注国民审美情趣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某市开展“宣传干部进社区、讲中国故事”活动,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讲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材料告诉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    )

    ①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注重道德引导

    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注重文化熏陶,使其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④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8. 杜富国是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在边境扫雷行动中突遇爆炸,为保护战友,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举办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旨在(    )
    A .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B .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 . 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 把学习先进人物事迹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 19. (2020高二下·内江开学考) 2019 年 3 月 18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这表明:(   )

    ①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③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④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18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歌唱才艺竞秀类节目,要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此举意在( )

    ①奏响主旋律,引导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

    ②倡导高雅文化,引领社会主义良好社会风尚建设

    ③弘扬正能量,发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取缔落后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2月18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他们的故事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爱国情怀所激发的社会向上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让祖国变得繁荣富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中央电视台举办《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依据。

  • 22. 《流浪地球)是2019年春节的热门话题之一,该片于2019年2月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截止2019年3月,票房收入超过了45亿人民币,成为2019年全球第一部超过5亿美元的电影。

    《流浪地球》所展现的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影片中无论是对家园故土的春恋和珍视,还是因为缺乏交流沟通而疏离的父子关系,都有很多现实中的投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蜗补天,这些融于中国人血脉中与天地抗争的豪情,与面对危机争生机、寻希望的电影主题合拍。《流浪地球)引入了VR眼镜技术协助美术的置景工作,为成功拍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外,该片的成功还在于它点中了观众的兴奋点,满足了中国现众对国产科幻大片多年的期待。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谈谈《流浪地球》的成功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探月梦想征程中的里程碑。在“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研发过程中,设备测试遇到诸多问题,一大批老专家和年轻的科研人员一起讨论和分析症结所在,夜以继日地测试、修改,直至彻底解决;针对“嫦娥四号”着陆器落月的地形崎岖、着陆困难的情形,航天工作人员没有采用美国、苏联早期的“盲降”着陆方式,而是自主研发,在月球着陆器上首次应用避障技术……经过上万人的协同努力,耗时四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智能“避障”式安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航天工作者如何诠释中华民族精神?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M市立足当地实际情况,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为着力点,促进核心价值观从“认同”向“践行”迈进,从“价值遵循”向“生活习惯”转变。该市大力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当地茶馆文化、家风文化,融入公共场所、窗口单位、学校、社区、乡村、网络空间,让核心价值观切实进入人们的学习工作、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在群众生活中落地生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M市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