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0-11-25 浏览次数:1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八上·大洼月考)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 .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 B . 一瓶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矿泉水,瓶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C . 夏天从冰柜中拿出冰棒,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D . 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了是熔化现象
  • 2. 下列说法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 一瓶矿泉水的容积为80mL B . 小明在一次跳高中,跳过了3m的高度 C . 一个鸡蛋质量为300g D . 成年人的正常体温为37℃
  • 3. (2019·桂林) 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 . 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 B . 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 C . 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 D . 试管中固态的萘熔化成为液态
  • 4.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当玻璃管内液面下降时,说明气温变化的情况是( )

    A . 下降 B . 上升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 5. 小明同学在探究某固体熔化特点时根据实验数据描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针对该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该固体是非晶体 B . 该固体的熔点是80℃ C . 该固体在第5min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该固体熔化过程所花的时间为35min
  • 6. 小明正确调节天平平衡后,测量木块的质量,他错把木块放在天平的右盘,往左盘放入砝码、调节砝码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如图所示,木块的实际质量是(   )

    A . 13.8g B . 14.0g C . 16.0g D . 16.2g
  • 7. 今年2月底,某国产手机品牌发布了其首款折叠屏幕5G手机,其使用柔性LED显示屏是可让手机折叠的关键技术,还搭配了双金属保护外壳的设计,同时为了满足散热以及控制机身厚度的要求,使用了升级版的石墨烯散热技术,关于这款手机所利用到的材料属性描述错误的是( )

    A . 柔性LED的延展性好 B . 金属外壳的硬度大 C . 石墨烯的隔热性好 D . 柔性LED显示屏透光性好
  • 8. (2019九上·泰山期末)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④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

    A . ①②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9. 现有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铝球、铁球、铜球各一个,下列判断正确的是(ρ<ρ<ρ)( )
    A . 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铝球和铁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B . 若铁球是空心的,则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 . 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 . 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 10. (2019八下·南京期中) 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则比较甲、乙、丙三个金属球的密度是(   )

    A . 甲最小 B . 乙最小 C . 丙最小 D . 相同
二、填空题
  • 11. 如图所示、一头大象的质量约6(填单位符号),合k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合50000(填单位符号),一头大象的质量是一名中学生的倍。

  • 12. 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括号1、2、3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分别是,括号3对应的物态变化中,水向外界(填放热或吸热).

  • 13. 如图所示,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纱布袋口的边缘要浸入水里,这是利用水在来降低温度.把这个简易冰箱放在通风的地方,里面的饭菜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不变质,这是因为

  • 14. 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个现象说明水的沸点与有关;若倒置,应在瓶底浇水(冷/热),才能使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

  • 15.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分度值是,测量值为cm,其中准确值为cm,估计值为cm。

  • 16.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ρρ(选填“>”“<”或“=”);甲物质的密度为kg/m3

  • 17. 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2.1g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ρ=10.5g/cm3)所用的量筒规格的分度值是1mL,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小明家还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mm2 , 质量为89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 则这捆铜线的长度是m。
  • 18. (2017·济宁) 小可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kg/m3 , 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mL.

    测量步骤

    ①测整盒酸奶的质量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

     测量数据

     238.7g

    151.3g

    227.3g

三、实验题
  • 19. 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2. (2) 将温度计正确插入锋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 (3) 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处于(选填“固”或“液”或“固液共存”)态。
    4. (4) 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锋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说明锋蜡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20. 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 (1) 安装实验器材时,如图甲,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请指出图甲中的操作错误:
    2. (2) 实验中,小华观察到水在沸腾前的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a、b所示。表示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 (3) 为了说明水的沸腾过程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沸腾;
    4. (4) 小华完成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如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他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 . 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 . 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 . 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 21. 小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了探究。

    1. (1) 小军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至零刻度线处,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②图2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为g;

      ③图3是他用量筒测量②中合金块体积的情景,该量筒的分度值是,该合金块的体积是cm3

      ④换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块,重复上述步骤,他得到不同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比;

      ⑤通过上述探究,若合金块的体积为l0cm3 , 则它的质量m=g;

    2. (2) 小军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5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选填图5中“乙”、“丙”或“丁”)。
四、综合题
  • 22. 国庆假期,小华帮妈妈准备晚餐时,亲身体验到以下几个场景:
    1. (1) 壶里的水提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白气”,这些白气是如何形成的?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选填“高”或“低”),水蒸气仍然保持气体状态;
    2. (2) 她发现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不一会儿蛋壳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请你帮小华解释这一现象
    3. (3) 晚餐蒸了肉饼汤,小华伸手想把汤端出锅,妈妈却说她这样会被烫伤,要用水将手淋湿后再端汤,请问妈妈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