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1:内能

更新时间:2020-10-19 浏览次数:21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分子热运动
  • 1. (2020·上海)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  )
    A . 雪花纷飞 B . 树叶飘落 C . 花香扑鼻 D . 水波荡漾
  • 2. (2020九上·吉林开学考) 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 春天,浓雾滚滚 B . 夏天,荷香幽幽 C . 秋天,落叶阵阵 D . 冬天,雪花飘飘
  • 3. (2020·柳州) 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量、等温的水,用一支滴管分别在水面、水中、水底滴一滴红墨水,记录整杯水变红所用的时间,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红墨水扩散快慢是否(   )

    A . 与墨水滴的大小有关 B . 与滴墨水的位置有关 C . 与烧杯的容积有关 D . 与水的温度有关
  • 4. (2020·扬州) 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B . 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C . 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D . 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5. (2020·仙桃)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 . 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 .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 .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 6. (2020·甘孜) 中秋节期间,学校桂花盛开,花香扑鼻,这个现象说明(   )
    A .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 .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分子间不存在空隙
  • 7. (2020八下·昌平期末)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可以看到一段时间后,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此现象是扩散现象 B . 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 . 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 . 颜色变得均匀后,两瓶中气体分子都停止运动
  • 8. (2020八下·蜀山期末) 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加盐时,炒菜比腌菜咸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B . 0℃的冰块中的分子是静止的 C . 50mL酒精和50mL水充分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D . 手中的笔杆不易被压缩或拉伸,说明分子间既有斥力,又有引力
  • 9. (2020九上·吉林开学考) 烤熟的红薯香气扑鼻,是因为;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粘到一起,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表明分子间存在 。
  • 10. (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 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有。“破镜难圆”说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选填“较大”或“较小”),分子间(选填“存在较大引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二、内能
三、比热容
  • 19. (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 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比热容越大 B . 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C .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主要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D . 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一定比铁高
  • 20. (2020九上·长春月考)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 .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 . 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C . 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D . 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容大小
  • 21. (2020九上·龙江月考) 如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

    A . 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 . 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 . 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 . 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 22. (2020九上·陕西开学考) 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 a、b 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 ma、mb、ca、cb 表示 a、b 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若 ma=mb , 则 ca>cb B . 若 ma=mb , 则 ca<cb C . 若 ca=cb , 则 ma>mb D .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 23. (2020九上·德州开学考) 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c)放在沸水里煮直到温度不再升高,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则(   )
    A . 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B . 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C . 铁块、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 . 无法判定
  • 24. (2020·柳州) 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用水来取暖,也可以用水来降温,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
    A . 较高的沸点 B . 较低的凝固点 C . 较大的比热容 D . 较好的导电性
  • 25. (2020·北京) 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c/ (J/(kg·℃)-1

    4.2×103

    煤油

    2.1×103

    砂石

    约0.92×103

    A . 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 . 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 . 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D .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
  • 26. (2020·呼和浩特) 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

    A .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B .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C .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D .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 27. (2020九上·陕西开学考)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这些热量可以使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c=4.2×103J/(kg·℃),q煤气=4.2×107J/kg]。
  • 28. (2020九上·陕西开学考) 同样的甲、乙两杯中盛有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现从煮了很长的沸水中同时取出质量相等的铁球和铜球(c>c),分别投入两杯水中,最后温度高的是。(选填“甲杯”或“乙杯”)
  • 29. (2020·绥化) 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情况。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分别接入电阻丝,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插入温度计。

    1. (1) 装置中电阻丝的阻值应(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中用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按照下表中的数据,请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J/(kg·℃);

      液体

      质量/g

      初温/℃

      加热时间/min

      末温/℃

      煤油

      150

      20

      10

      50

      150

      20

      10

      35

    2. (2) 夏天,海边昼夜温差变化小,这是因为水的大;
    3. (3) 在烧瓶中重新填装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丝,此装置就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 30. (2020八下·昌平期末)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少是否相同”,其部分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水和煤油外,其余实验器材都相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请完成下列问题:

    ⑴取相同(选填“质量”或“体积”)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按图所示组装好器材。

    ⑵观察并记录加热前两支温度计所测的液体的初温度t1 , 为使两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分别预先设定好两液体加热的末温度t2.

    ⑶点燃酒精灯,分别同时给两液体加热,同时用秒表记下加热的开始时间。加热时用搅拌器缓慢的搅拌。

    ⑷当一种液体温度达到,停止加热,同时计算该液体加热的时间t。对另一种液体做同样的观察、操作和记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