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昌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抽测...

更新时间:2020-09-20 浏览次数:2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用煤油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下降,“煤油液面下降”是因为煤油的(   )
    A . 体积变小 B . 所受重力变小 C . 质量变小 D . 密度变小
  • 2. 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剪纸在屏幕上形成的影 B .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 . 人透过水球成的像 D . 勺柄好像在水面处弯折
  • 3. 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 . 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 . 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 .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 . 将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
  • 4. (2020·朝阳模拟)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烧水时,水温逐渐升高 B .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C . 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变得凉凉的 D . 阳光照在身上,身体感觉很温暖
  • 5. 图所示的用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核桃夹 B . 瓶盖起子 C . 钳子 D . 筷子
  • 6. 如图所示,小朋友坐在冰车上,当他在水平冰面上向前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对小朋友而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他所受的重力不做功 B . 他的动能减小 C . 他的重力势能减小 D . 他的机械能减小
  • 7.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B . 盛夏,洒在地面上的水逐渐变干 C . 深秋,路边小草上霜的形成 D . 严冬,室外的雪人逐渐减小
  • 8. (2017·密云模拟) 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则表示力F的力臂的线段为(   )

    A . OA B . OB C . AB D . AC
  • 9. (2017·北京)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放大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 . 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C .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 .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 10.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可以看到一段时间后,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此现象是扩散现象 B . 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 . 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 . 颜色变得均匀后,两瓶中气体分子都停止运动
  • 11. 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薄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该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6cm时,像的高度为h2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h1<h2 B . h1=h2 C . s1<s2 D . s1=s2
  • 12. 如图甲所示,货物A在吊车钢索的拉力F1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货物B在吊车钢索的拉力F2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货物A的质量与货物B的质量相等(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和钢索重力),在计时的0 20s过程中,货物A、B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如图丙所示。在0 20s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货物A运动的速度与货物B运动的速度相等 B . 拉力F1与拉力F2的大小相等 C . 拉力F1做的功与拉力F2做的功相等 D . 拉力F1做功的功率与拉力F2做功的功率相等
二、多选题
  •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 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 . 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 14.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B . 光线斜射到透明玻璃表面时,不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C . 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D .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 15. 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座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软木塞塞紧管口。用结实的软绳在金属管上绕一圈,再用两手很快地牵动绳子,让绳子跟金属管摩擦。过一会发现金属管发热了,接着金属管内的酒精沸腾了,金属管中的蒸气把软木塞冲起。关于上面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拉动软绳使金属管发热过程中,主要通过做功方式使金属管的内能增加 B . 金属管内的酒精升温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方式使酒精的内能增加 C . 酒精变成酒精蒸气的汽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 D . 金属管中的蒸气把软木塞冲起的过程中,酒精蒸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三、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

  • 17. 如图所示,杠杆水平平衡。杠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自由转动,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使用的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若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2个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个钩码。

四、实验题
  • 18.               
    1. (1)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

    2. (2) 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测得此时水的温度是℃。
  • 19. 下表是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 (1) 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此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为℃,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99

      99

      99

    2. (2) 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约为-39℃,水银的沸点约为357℃,酒精的凝固点约为-117℃,酒精的沸点约为7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选填“水银”或“酒精”)
  • 20. 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 (1)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照相机 B . 幻灯机 C . 放大镜
    2. (2) 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 . 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 . 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 . 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 21.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斜槽上A点沿斜槽滚下,经斜槽最低点后又沿右侧斜槽滚动到B点,经测量A和B两点到水平地面的高度均为h1。C和D是小球滚动过程中经过的两个位置,C和D两点到水平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2和h3 , h2>h3。则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D点的重力势能,小球在C点的动能B点的动能。(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少是否相同”,其部分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水和煤油外,其余实验器材都相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请完成下列问题:

    ⑴取相同(选填“质量”或“体积”)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按图所示组装好器材。

    ⑵观察并记录加热前两支温度计所测的液体的初温度t1 , 为使两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分别预先设定好两液体加热的末温度t2.

    ⑶点燃酒精灯,分别同时给两液体加热,同时用秒表记下加热的开始时间。加热时用搅拌器缓慢的搅拌。

    ⑷当一种液体温度达到,停止加热,同时计算该液体加热的时间t。对另一种液体做同样的观察、操作和记录。

五、综合题
  • 23. 请阅读《火箭发射时的降温方法》并回答问题。

    火箭发射时的降温方法

    火箭是如何发射的呢?火箭发动机点火以后,推进剂(液体的或固体的燃料和氧化剂)在发动机燃烧室里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这些气体从发动机喷管高速喷出,对火箭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火箭沿气体喷射的反方向前进。推进剂的化学能在发动机内转化为燃气的动能,形成高速气流喷出,产生对火箭的推力。

    在火箭发射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发射塔下会升起一团团巨大的“白雾”,如图所示。这些“白雾”是什么?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火箭点火起飞时,箭体尾部喷出的燃气几乎“直击”发射平台,使得发射平台瞬间接近3000℃,足以熔化绝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即便火箭发射平台由特殊材料制成,表面有防热涂层,也很难承受如此高的温度。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原来,在火箭发射塔的底部有一个导流槽,槽内装有水。

    这些水对火箭的发射起着重要的作用。导流槽的作用就是将燃气迅速地导向远离试车台的地方,防止火焰、烟尘及碎片反射回来冲击试验台,毁坏发动机和设备。

    现在,国际上先进的降温方法是喷水降温。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技术负责人介绍:“在火箭飞到5米高以后向箭体尾部火焰中心喷水,两级喷水设施各喷20余秒,完成400吨的喷水量”。因此,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射塔,为此要“顶”一个能容纳600吨的水箱,装好自来水备用。技术负责人介绍:“400吨水中,有30%的水会变成气体到大气中,60%的水则通过导流槽流走,发射平台核心区降温幅度在1000℃左右”。此外,该系统还有良好的降低噪音效果。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火箭点火加速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使火箭的机械能;(选填“增加”或“减小”)
    2. (2) 火箭发射时,在下面看到的一团一团的“白雾”主要是;(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
    3. (3) 水变成气体到大气中,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这个过程需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六、计算题
  • 24. 在水平地面上,用6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木箱,使木箱沿拉力方向前进3m,拉力所做的功等于多少?
  • 25. 用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A,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100N。在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10s内竖直匀速上升了2m。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轮与轴间的摩擦。求:

    1. (1) 物体A上升的速度v。
    2. (2) 拉力F。
    3. (3) 装置提升物体A的机械效率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