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28 浏览次数:2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并开展各项测量工作。自1966年~2005年我国曾先后六次对珠峰高度进行测量。完成下面小题。
    1. (1) 珠峰登顶最佳时间为每年5月,其主要原因是(   )
      A . 气温回升,较温暖 B . 冻土融化,路面状况佳 C . 地质活动少,安全 D . 夏季风还未到,少雨雪
    2. (2) 这次对珠峰高度的测量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GIS    ②RS    ③VR    ④GPS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由亚热带地区的紫色砂岩、页岩发育而来,有机质含量少,但土壤肥沃,富含钙、磷、钾等营养元素。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发育四川盆地紫色土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
      A . 喷出岩 B . 侵入岩 C . 沉积岩 D . 变质岩
    2. (2) 影响紫色土肥沃的主要因素是(   )
      A . 成土母质 B . 生物 C . 气候 D . 地形
  • 3. 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作用下,会形成很深的坑穴,称之为壶穴。下图是我国广东某流域的壶穴景观及其形成原理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貌会出现在(   )
      A . 河流凸岸 B . 河漫滩 C . 瀑布下前方 D . 三角洲
    2. (2) 对下列地貌形成所起的作用,与壶穴相似的是(   )
      A . 风蚀蘑菇 B . 冲积扇 C . 石钟乳 D . 花岗岩风化球
  • 4.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水系和盐碱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特点的因素有(   )

      ①地形    ②光热    ③河流    ④土壤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2) 甲、乙两地盐碱化的成因,分别是(   )
      A . 过度放牧    围湖造田 B . 引水灌溉    湖泊干涸 C . 过度开垦    围湖造田 D . 引水灌溉    过度放牧
  • 5. 浙江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曾经大黄鱼产量高,形成鱼汛,但近几年野生大黄鱼难觅踪迹,价格昂贵。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舟山渔场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 寒暖流交汇 B . 上升流 C . 位于大陆架 D . 有河流注入
    2. (2) 近几年野生大黄鱼稀少,价格昂贵的原因有(   )

      ①饵料减少    ②过度捕捞    ③气候变化    ④海域污染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6.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100米以下反映的地貌是(   )
      A . 沙丘 B . 冲积扇 C . 河漫滩 D . 峡谷
    2. (2) 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表物质颗粒有明显差异,也影响着土壤的发育,这种差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 垂直分异规律 D . 地方性分异规律
  • 7. 下图为我国南海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图(单位:米)。海水透明度是表示海水能见度的一个量度。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处海水透明度的最大值可能是(   )
      A . 17 B . 19 C . 21 D . 23
    2. (2) 与南海诸岛海域相比,乙处海水透明度等值线数值小且密集的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小,光照弱    ②海水深度大    ③河流汇入泥沙多    ④污染物排放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8.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就未来发展趋势,最有可能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服务种类与丁相同 B . 乙的门槛人口数量低于丙 C . 甲的城市功能分区较明显 D . 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丙
  • 9. 下图为我国黑河—腾冲线的人口地理界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下列地理分界线中,与黑河—腾冲线最接近的是(   )
      A . 农业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 稻作区与小麦区的分界线 D . 一年一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
    2. (2) 下列已建工程中,对黑河—腾冲线西侧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的有(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青藏铁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下图为甲地(10°S)与乙地(杭州,30°N)一年中某一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为春分日 B . ②为夏至日 C . ③为秋分日 D . ④为冬至日
    2. (2) ③~④期间,在甲、乙两地观察到的日落方向分别是(   )
      A . 西南    西北 B . 西北    西南 C . 西北    西北 D . 西南    西南
  • 11. 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未来一段时间的人口自然增长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I阶段人口增长率高于Ⅱ阶段 B . 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 C . ①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 D . ②、③出现拐点是政策影响
  • 12. 下图为我国2018年1月某日500hpa等压面高度分布图(单位:米),其中甲、乙、丙均在该等压面上。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三地的气压大小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 B . 乙>丙>甲 C . 丙>乙>甲 D . 甲=乙=丙
    2.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地吹东风 B . 乙地吹西北风 C . 甲地比乙地风力大 D . 丙地吹西南风
  • 13. 下表为我国某省2010年的产业结构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省最有可能是(   )
      A . 浙江省 B . 江西省 C . 青海省 D . 海南省
    2. (2) 对该省未来的发展规划,合理的是(   )
      A . 利用当地气候优势,重点发展种植业 B . 推动制造业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布局 C . 大规模开采矿产,加大出口力度 D . 发挥沿海优势,扩大对外贸易
二、非选择题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1为湖北省区域图,图2为长江荆江段河道以及支流图。

    材料二:位于武汉市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别称“中国光谷”,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有武汉大学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2000 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

    1. (1) 湖北省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地区,气候类型是,其地带性土壤是,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处于区域发展阶段。
    2. (2) 从地形角度分析长江荆江段经常发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3. (3) 武汉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自然因素是,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武汉成为中国光谷的原因。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川藏铁路线路规划图。线路主要沿川藏公路修建,预计在2026 年建成通车,届时将大大缩短成都至拉萨的运行时间。

    材料二:近年来雅鲁藏布江谷地的藏族同胞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等技术,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实现了蔬果自给。

    1. (1) 川藏铁路位于板块的(填“生长”或“消亡”)边界附近,沿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多发,山体破碎,加上降水集中多暴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在如此条件下,川藏铁路仍然如期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因素。
    2. (2) 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主要原因。
    3. (3) 从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1为渤海及周围地区示意图,图2为山东半岛多年平均降雪量分布图。

    材料二:每年冬季,山东半岛的北部,降雪天数少则几天,多则出现连续数周,降雪量明显高于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尤其是烟台市和威海市降雪通常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特点,被称为我国冬季的“雪窝”。

    材料三:海水盐度高不能直接用于农业灌溉,结冰后的海冰盐度大大下降,中国科研团队利用物理的重力或离心方式对海冰进行脱盐,使盐度降至1‰以下,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二类)标准。

    1. (1) 山东半岛多年平均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分析山东半岛北部形成我国冬季“雪窝”的原因。
    2. (2) 与莱州湾相比,判断辽东湾冬季海冰分布面积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 (3) 分析利用“海冰淡化”灌溉在环渤海地区农业发展中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