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40讲 东亚、东南亚、南亚、...

更新时间:2020-08-16 浏览次数:195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二下·重庆期末) 克什米尔地区山高谷深,气候干燥,但争端不断,除印巴冲突外,印度也时常在拉达克附近的班公湖、加勒万河谷等地挑衅我国,最近中国人民解放军予以了明确回应。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拉达克地区气候干燥,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 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B . 该地受冬季风影响大 C . 喜马拉雅山阻挡西南季风进入 D .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2. (2) 有关拉达克地区的地理特征,推测正确的是(   )
      A . 聚落主要分布在气温稍低的山坡上 B . 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冰川融水 C . 印度河的上游夏季水量小 D . 拉达克地区气温日较差小
  • 2. (2020高二下·西安期末)     1854年3月,英国动物地理学者华莱士前往马来群岛,在海岛间流浪八年,共采集十二万余件生物标本。他在研究中发现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两边的陆生动物分开,该线以西是典型的亚洲动物,以东是典型的澳洲动物,如袋类。为纪念他,科学界将该线称为“华莱士线”(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华莱士线”两侧岛屿动物分布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两侧岛屿(   )
      A . 曾分离甚远 B . 地形特征差异大 C . 被海洋包围 D . 分属南、北半球
    2. (2) 华莱士在马来群岛采集生物标本时,可能会经常遇到(   )
      A . 火山喷发 B . 台风袭击 C . 丛林山火 D . 雷电暴雨
    3. (3) 马来群岛生物资源丰富,最主要原因是(   )
      A . 土壤肥沃 B . 气候类型多样 C . 纬度较低 D . 无人类活动干扰
  • 3.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关于图示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 B . 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 . 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多对流雨 D . 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单产高,机械化水平高
  • 4.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读某区域示意图,近年来,甲城市所在地区发展迅速,该地区的主导工业为( )

    A . 钢铁工业 B . 纺织工业 C . 电子工业 D . 电力工业
  • 5.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为(   )
      A . ①国 B . ②国 C . ③国 D . ④国
    2. (2) 有关①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和亚热带 B . 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 C . 印度河是①国最主要的河流 D . 恒河三角洲是①国重要的产棉区
    3. (3) ①国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最主要的农作物是
      A . 小麦 B . 水稻 C . D . 黄麻
  • 6.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 . 气温年较差 B .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 . 夏季风的风向 D . 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 7.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读巴西和日本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结合巴西轮廓图相关信息,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由于(   )
      A . 人地关系不协调 B . 内河航运便利 C . 水热资源丰富 D . 地形平坦易开发
    2. (2) 结合日本轮廓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所在岛屿因大力发展电子工业被称“硅岛” B . 乙地因纬度较高而导致冬季降水量多 C . 丙地所在关东平原因农业发达会有大量农产品出口 D . 该国城市和工业集中日本海沿岸地区
  • 8.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下左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及其周边国家,右图为印度尼西亚烧芭新闻截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印尼烧荒,‘呛伤’新加坡”、“印尼烧芭,霾锁南洋”这样的新闻头条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 . 12 月~次年2 月 B . 4~5 月 C . 6~7 月 D . 10~11 月
    2. (2) 下列关于印度尼西亚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国河流众多而短小 B . 是世界上锋面雨最多的地区之一 C . 主要经济作物为亚麻 D . 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北半球
  • 9. (2020高二下·湖州期末)    读 2020 年 2 月 25 日某卫星图像,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卫星图像中沙尘分布和移动信息主要来自沙尘的(   )
      A . 吸收波谱 B . 散射波谱 C . 折射波谱 D . 反射波谱
    2. (2) 图中沙尘的整体移动方向最有可能是(   )
      A . 东南 B . 东北 C . 西南 D . 西北
  • 10. (2020高二下·榆树期末) 东南亚地区世界闻名的物产有(   )
    A . 可可、稻米、铜、石油 B . 橡胶、玉米、铜、石油 C . 橡胶、稻米、锡、石油 D . 橡胶、稻米、铜、咖啡
  • 11. (2020高一下·沧县期末)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河流分布。图示区域地势及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 . 东高西低 玉米 B . 西高东低 小麦 C . 北高南低 水稻 D . 南高北低 谷子
  • 12. (2020高一下·沧县期末) 下图为面积萎缩严重的咸海流域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为世界著名温带草原分布区。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图文信息推断,咸海快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深居内陆,降水量小 ②沿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量加大 ③农民大量引锡尔河、阿姆河河水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 ④农民大面积农垦,导致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甲乙两地不同于周边的荒漠大背景,拥有丰富的草场资源,主要是由于( )
      A . 两地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 . 两地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C . 两地地处山麓地带,有冰雪融水的滋润 D . 里海水汽蒸发,降水丰富
    3. (3) 咸海面积萎缩会导致( )
      A . 咸海湖水蒸发量增大 B . 咸海湖水含盐量降低 C . 咸海生物多样性增加 D . 咸海周围土地盐碱化加重
  • 13. (2020高一下·磁县期中)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比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 (1)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遭透支,其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2) 日本地狭人稠,影响其人口容量的有利的因素有(  )

      ①资源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对外开放程度

      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4. (2020高二下·应城期中) 读图中甲、乙两国,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示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两国农业的对比符合实际的是(  )
      A . 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B . 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于乙国 C . 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 D . 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
    2. (2) 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大 B . 甲国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C . 乙国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 D . 乙国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 15. (2020高二下·巩义期中) 读世界部分区域图,回答下题。

    1. (1) 该地区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商品谷物农业 B . 大牧场放牧业 C . 季风水田农业 D . 乳畜业
    2. (2) 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 . 沙尘暴 B . 寒潮 C . 酸雨 D . 旱涝
    3. (3) 我国计划在该地区投资建厂,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 . 电子工业 B . 轮胎厂 C . 钢铁工业 D . 飞机制造
  • 16. (2020高二下·巩义期中) 读某国水稻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该水稻分布区降水的特点是(    )
      A . 全年多雨 B . 全年少雨 C . 季节变化小 D . 年际变化大
    2. (2) 该国水稻种植业(    )
      A . 商品率高 B . 水利工程量大 C . 生产规模大 D . 机械化程度高
  • 17. (2020高二下·巩义期中) 读日本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考虑的原因不包括(    )
      A . 国内矿产资源贫乏 B . 岛国,多良港 C . 国内市场狭小 D . 沿海自然灾害少
    2. (2) 这种工业分布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

      ①环境污染加剧②能源消耗增加③地价上涨④供水供电紧张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20高二下·平邑期中) 下图为中亚局部地区图和2003~2008年中亚部分湖泊(水库)水位变化曲线图,下表为2003~2008年喀拉湖流域内降水和气温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喀拉湖和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的差异是(  )
      A . 喀拉湖水位缓慢上升 B . 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平稳 C . 喀拉湖水位快速下降 D . 凯拉库姆水库水位缓慢上升
    2. (2) 喀拉湖和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差异的原因是(  )
      A . 喀拉湖流域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 B . 喀拉湖流域内降水减少 C . 凯拉库姆水库气温下降,冰川融水减少 D . 凯拉库姆水库灌溉面积减少
    3. (3) 咸海(南)面积变化对区域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是(  )
      A . 沙尘暴多发,农田生产力下降 B . 气温年变化加剧,农作物生长期延长 C . 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上升,草地盐碱化 D . 湿地功能退化,影响淡水渔业发展
  • 19. (2020高二下·银川期中) 群山环抱的费尔干纳盆地在天山西侧,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所共有,国界线犬牙交错,是中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安格连设立了工业特区,2016年6月,中乌合作,连接费尔干纳盆地、中亚最长的安格连一帕普铁路隧道(图中S处的虚线段)贯通通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费尔干纳盆地人口众多的原因是(   )
      A . 水源充足,物产丰富 B . 降水丰沛,气候温暖 C . 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D .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 (2) 安格连一帕普铁路隧道通车后(   )
      A . 塔什干城市职能改变 B . 安格连城市等级提升 C . 吉扎克服务人口增多 D . 帕普城市服务范围缩小
二、综合题
  • 20. (2020高二下·西安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老挝经济以农业为主,该国境内水能丰富,开发的水电主要输往泰国。

    材料二:湄公河短吻海豚是一种珍稀哺乳动物,以鱼类、甲壳类等为食,喜爱生活在河口的泥泞、微咸水域。湄公河鱼类多有洄游习性。

    材料三:2018年7月23日20点左右,受飓风影响甲水电站溃坝,导致人员伤亡严重。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

    1. (1) 简析泰国从老挝输入水电的主要原因。
    2. (2) 分析湄公河流域大量兴建水电工程对短吻海豚生存的威胁。
    3. (3) 分析甲水电站溃坝事故伤亡严重的原因。
  • 21.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1年4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核辐射污染随风扩散,并向海洋中排放了遭受核污染的废水。

    材料二  日本核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

     

    材料三  2011年中国、日本部分数据比较表

     

    石油自给率(%)

    能源消费总量

    (亿吨石油当量)

    人口数(亿)

    核电占全国发电

    总量的比重(%)

    日本

    0.2

    5.8

    1.28

    34

    中国(大陆)

    50

    20.3

    13.3

    1.12

    材料四  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图2所示。

    1. (1) 该次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震发生后诱发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2. (2) 日本福岛核泄漏对我国影响较小,是因为日本位于我国东部,此季节日本盛行风,日本附近洋流主要向方向流动。
    3. (3) 材料二反映出日本核电站的分布特点是,依据材料三分析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4. (4) 依据材料四,分析日本向中国转移产业的特点及该类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22. (2020高二下·赣县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树属热带作物。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巧克力生产地。亚洲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快速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巧克力第三大消费市场,众多欧美著名品牌生产商开始在亚洲寻找合作伙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种植可可树,逐渐成为全球第三大可可豆生产国,产量仅次于科特迪瓦和加纳,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为扭转这一局面,2010年印度尼西亚开始对可可原料出口征收出口税。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 (1) 依据苏拉威西岛的可可树种植环境,指出可可树生长喜好的气候条件。
    2. (2) 简述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
    3. (3) 简析印度尼西亚征收可可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 23.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说明印度半岛20°N以南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 (2) 说明印度半岛城市的分布特征。
  • 24.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中欧班列”应运而生。2017年4月29日,中欧班列首次采用冷链运输白俄罗斯的液态奶等食品。白俄罗斯气候温和,年降水量为550~700mm。该国是世界五大奶制品出口国之一,奶牛场高度集中,超过90%的产量都来自于国有牧场。

    材料二:许多世界高端葡萄酒产自下图中部分西欧国家,中国消费的中端葡萄酒超过80%由本土酿造,国外酒商正积极开拓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葡萄酒在运输过程中最适合的温度为14~20℃,从义乌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到西班牙马德里的“义新欧”货运班列,首趟运行21天,比海运缩短约10天。高端葡萄酒是远程运回的重要货品之一,下图示“义新欧”班列路线。

    1. (1) 阿斯塔纳是“中欧班列”运行线路经过的重要城市之一。分析该城市适宜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2. (2) 西班牙的果蔬在欧盟市场竞争力强。分析该国果蔬种植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
    3. (3) 与海运相比,说明选择“义新欧”铁路从西欧运输高端葡萄酒到义乌的优势。
  • 25.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R1河的名称是,R2河的名称是,L湖的名称是
    2. (2) 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3. (3) 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4. (4) 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的影响是
    5. (5) 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影响。
  • 26. (2020高二下·吉林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孟买是印度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是全国最大海港,港区位于中心城区东侧,长20 km,水深10~17 m。

    1. (1) 说明印度半岛20° N以南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 (2) 说明印度半岛城市的分布特征。
    3. (3) 描述孟买的城市空间形态。
  • 27. (2020高三下·运城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气候资料统计图和南亚地区地形图。

    1. (1) 据图简述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特征。
    2. (2) 据左图指出印度降水量的特征,并分析全年最高月均温出现在5月的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