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10-29 浏览次数:10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如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河外星系 B . ②﹣﹣太阳系 C . ③﹣﹣银河系 D . ④﹣﹣地月系
  • 2.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 . 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辐射 C .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 D . 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 3. 如图为南极俯视图,图中四个平行箭头指向东方的是(  )

    A . B . C . D .
  • 4. 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少的.读图,完成下题.

    1. (1) 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 .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C .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 .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 (2)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A . 地面辐射 B . 太阳辐射 C . 大气辐射 D . 大气逆辐射
    3. (3)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
      A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 . 大气的反射作用﹣﹣D C .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D . 大气的吸收作用﹣﹣B
  • 5. 下列四幅图图中的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图示为(  )
    A . B .       C . D .
  • 6. 读“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据此回答下题.

    1. (1) 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图表示冬季、大陆为高气压 B . b图表示冬季、大陆为低气压 C . a图表示夏季、大陆为低气压 D . b图表示夏季、大陆为高气压
    2. (2) 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 极地高气压带 B . 赤道低气压带 C .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7. 读下列“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题.

    1. (1) 甲地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草原气候 B . 极地气候 C . 热带沙漠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2. (2) 关于两地气候特征、成因及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 都分布于大陆东岸 C . 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D . 乙地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8. 2015年11月28日,我国华北持续出现雾霾天气,12月1日夜间随着冷空气的到来,雾霾才减弱消散.下图中正确表示影响12月1日夜间华北的天气系统是(  )
    A . B .     C . D .
  • 9. 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下题:

    1. (1) 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 大陆东岸为寒流 D . 大洋西岸为寒流
    2. (2)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 . 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C . 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 . 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 10. 读下面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回答下题.

    1. (1) 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图②是(  )
      A . 冰川侵蚀地貌 B . 风力堆积地貌 C . 风力侵蚀地貌 D . 海浪侵蚀地貌
    3. (3) 图③地貌形成于(  )
      A . 河流出山口 B . 河流上游 C . 河流中游 D . 河流入海口
  • 11.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下题.

    1. (1) 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板块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④、⑤
    2. (2) 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B . 台湾岛的形成过程与乙图所示相同 C .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所示相同 D . 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 12.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1. (1) 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A . 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 . 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 . 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 . 沉积岩、变质岩
    2. (2) 图中②表示的是(  )
      A . 外力作用 B . 重熔再生作用 C . 上升冷却凝固作用 D . 变质作用
  • 13. 读“台湾岛地图”,回答下题:

    1. (1) 影响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河流 C . 气候 D . 军事
    2. (2)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天气系统甲过境期间花莲气压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 14. 读“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按①②③顺序演变,回答下题.

    1. (1)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原因是  (  )
      A . 大气环流 B . 地壳运动 C . 海陆位置 D . 人类活动
    2. (2) 图示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 . 整体性 B . 差异性 C . 稳定性 D . 复杂性
二、<b >综合题</b>
  • 15. 图中,图1是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图2是“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A气压带为(填名称);图中B风带为(填名称).
    2. (2) 在图1中画出D风带的风向.
    3. (3) 图1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填字母).
    4. (4) 图2表示的季节是北半球,图中H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5. (5) M处盛行(风向)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N处盛行(风向)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16. 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乙、丙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乙;丙
    2. (2) 图中甲地的地貌为,形成原因是
    3. (3) 如果该地修建一条与剖面垂直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乙、丙三地中的地;如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地;如可开采到石油资源,最有可能的是处.
    4. (4) 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②、③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②是;③是
    5. (5) 目前,人类对图中的(填数字)环节改造最大.
    6. (6) 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填数字)
    7. (7) 下列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7. 如图为“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 (1) 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A,C,D,F

    2. (2) 图中各自然带中,(填字母)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填字母)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
    3. (3) 自然带由A→E→D反映了陆地环境的的地域分异规律;E→G→F→G→C反映了陆地环境的的地域分异规律.
    4. (4) 自然带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在大陆西部其南界比东部偏北的主要原因是
    5. (5) 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填字母),原因是
  • 18. 读图某时刻地球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表示回归线或极圈),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图所示的日期是,CE线是线(晨或昏).
    2. (2) 图中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3. (3) B地位于D地的方向,D地的地方时为
    4. (4) 该日,C地的昼长为小时,D地的日出为当地时间
    5. (5)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C地的太阳高度是
    6. (6) 此日,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