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0年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16 浏览次数:21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8七上·鸡西期末) 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②①③ D . ③④②①
  • 2. (2019七上·莆田期中) “基因型身份证”的应用日前逐渐得到推广,主要是利用国外最先进的 DNA 指纹技术,选取若干固定的遗传基因位点进行鉴定.请问位点上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人体细胞的(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壁 D . 细胞核
  • 3. 概念图能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图是植物细胞相关知识的概念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①表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表示细胞分裂 B . 甲表示叶绿体或线粒体 C . 乙表示细胞核 D . a表示保护支持
  • 4. (2017·连云港)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 B . 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硫、磷 C . “微量元素”因含量微少,所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D . 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 5. 为研究植物的生理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装置放在光下几小时后,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 B . 该装置放在光下几天后,挤压塑料袋,石灰水会变浑浊 C . 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塑料袋内的温度可能升高 D . 该装置放在黑暗处几天后,塑料袋里植物的叶片会发黄
  • 6. 图中甲、乙分别表示叶肉细胞中不同的生理过程,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过程需要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 B . 乙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呼吸作用,①表示的物质是水 C . 绿色植物既可以通过乙释放二氧化碳,又可以通过甲固定二氧化碳。 D . ③是参与甲过程的原料,它由根部吸收并通过筛管运输
  • 7. (2019·福建) 下图所示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 B . C . D .
  • 8. 观察下列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B . 甲、乙、丁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C . 丙图的a是该生物产生的种子 D . 甲和丁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 9. 下列有关人体运动器官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 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C .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 D . 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 10. (2018七下·东台月考) 在人体下列各组器官中,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的一组是(    )
    A . 口腔、胃 B . 胃、大肠 C . 胃、小肠 D . 小肠、大肠
  • 11. 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收缩 B . 乙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舒张 C . 在丙图中曲线的AB段时,胸腔容积在扩大 D . 乙图与丙图中曲线的BC段都表示吸气状态
  • 12. 有关人体生殖和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结构是胚盘 B . 维持男女第二性征的主要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C . 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是输卵管,开始分裂的部位是子宫 D .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突出特征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 13. (2017·福建)

    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X表示感受器 B . 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 . 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 . 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 14. (2019·福建) 下列为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19·青岛) 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 II 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 . 图甲中 IV 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C . 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 D 是受精卵,则 B 是蛹 D . 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 D 是受精卵,则 A 是蝌蚪
  • 16. 下列关于图中四种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马尾松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B . 葫芦藓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 紫菜属于藻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 D . 肾蕨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可供观赏
  • 17. (2019·益阳)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及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C .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D .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 18. (2019·日照) 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才能实现的是(    )
    A .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 B . 克隆羊多莉的问世 C . 培育能生产胰岛素的工程菌 D . 试管婴儿的诞生
  • 19. 下列有关急救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于被毒蛇咬伤的人,要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 B . 对于血液从伤口渗出的外伤患者,应在伤口处贴创可贴或用纱布止血 C . 对于突发心梗的病人,不要随意搬动,采取半卧位并及时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 D . 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样
  • 20.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 .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 .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多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 . 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 21. 被子植物的一生可用数轴表示如图:其中,原点“O”表示新生命的起点,a、b、c、d表示其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它们的结构分别如图a、图b、图c、图d所示。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 (1) 原点“O”表示,它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发育为图a种子中的[]。
    2. (2) 图a是菜豆种子,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3. (3) 图b中的③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该区着生的大量根毛扩大了吸收的面积。
    4. (4) 图c桃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发育成图d中的①。
    5. (5) 图e是图b中的①在白天较强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则图中Y表示的气体是在(填细胞结构名称) 中产生的。
  • 22. 如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回答问题:

    1. (1) 图甲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为。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部位中进行。
    2. (2) 图甲②表示氧气,③表示二氧化碳,肺部毛细血管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血液变为血。
    3. (3) 图乙表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其发生的部位及过程是
    4. (4) 图甲⑤是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直接进入血液,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如果人体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易患病。
  • 23. (2018·福建)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 2014年,一名2岁男孩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咬伤后,成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首例感染者。埃博拉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已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传播蔓延,导致疫情大面积暴发。

    资料2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2017年,我国独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审查,走进非洲。人体接种该疫苗28天后,体内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值。

    1. (1) 导致上述2岁男孩患病的传染源是
    2. (2) 是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它没有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
    3. (3) 接种埃博拉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从免疫的角度看,埃博拉疫苗属于
    4. (4)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措施属于。需要专门研制埃博拉疫苗来抵抗埃博拉病毒,而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该病,原因是
  • 24. 已知人的有耳垂(D)和无耳垂(d)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林同学在学习了遗传的知识后对家人的该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1. (1) 爷爷和奶奶都有耳垂,姑姑也有耳垂,爸爸无耳垂是因为体内缺少基因D.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2. (2)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姑姑的基因组成是
    3. (3) 姑姑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4. (4) 若爸爸和妈妈生育第二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无耳垂的概率是
  • 25. (2019·福建) 下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模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丙中三种生物。据图回答:

    1. (1) 若“玉米→田鼠→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玉米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丙中的[](填字母)代表蛇。
    2. (2) 图中C和B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和关系。从理论上分析,若大量捕杀A,一定时间内B的数量先,后趋于稳定。
    3. (3)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其自动调节能力
  • 26. 绿茶多酚是绿茶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成分,为探究绿茶多酚是否对酒精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将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实验处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 (1) 实验中,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2. (2) 本实验中,A与B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作出的假设是:对小鼠的肝脏会产生损伤。
    3. (3) 本实验中,B组与C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变量是
    4. (4)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7. (2019·青岛)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下图一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 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 1~6 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
    2. (2) 图一中, 当光照强度为 f 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过程(填数字)。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此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填“多于”、“等于”或“少于”) 乙植物。
    3. (3) 为了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 5 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 每天中午 12:30 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 表示)。 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上述实验中的组探究的是相对湿度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②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测,中午时,对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判断的依据是在的条件下,改变时, 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较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