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通辽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20 浏览次数:1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高三上·延边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鸿蒙,语出《庄子·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这里的鸿蒙,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用来回答提问人“云将”的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揭示鸿蒙的意义。鸿蒙即元气也。因此,后人把鸿蒙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这与老子“返本复初”的概念           

    近日,华为自主            的操作系统“鸿蒙”正式落地。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的构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组成 , 华为公司在给科技成果命名的时候,用上了一本《山海经》:饕餮服务器、凌霄路由器、鲲鹏处理器芯片……用传统文化元素命名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科研工作者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浪漫。其实,如此浪漫情怀在我国科研领城            。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登陆器名唤“嫦娥”,为其提供信号的中继服务器名曰“鹊桥”,着陆点周围三个环形坑分别叫做“织女”“河鼓”和“天津”。

        今天,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星河时,(        )。激动,           它们拥有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            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之时,我们尚处于蒙昧当中。如今,中国有了鸿蒙系统,也可以举重若轻般将卫星命名为“悟空”,正是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见仁见智  研究  俯拾即是  不仅是    而且是 B . 不谋而合  研发  比比皆是  不仅因为  更因为 C . 见仁见智  研究  比比皆是  不仅是    而且是 D . 不谋而合  研发  俯拾即是  不仅因为  更因为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个具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带有浓浓“国风”味的鸿蒙之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B . 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构成,是由具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组成的。 C . 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是由这个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鸿蒙之境组成。 D . 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构成的。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之外,很少有词汇能攀写出这份激动 B . 除了能用词汇摹写出这份激动外,就只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C . 除了用词汇摹写出星空的激动外,再没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D . 除了感慨“今月曾经照古人”之外,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19高一上·玄武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荀子和子思、孟子虽然同属于儒家,但他们在学派内部的对立却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思孟特别注重“思”,荀子就提出劝学来对抗。最直接的说法见于《劝学篇》的一段话: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给这两种工夫定了高下。尤其是后面一连串的比喻,在荀子看来,学习的本质是借助于自我以外的事物来扩展、延伸或者提升自己,如同登高而招,虽然手臂并没有改变,但可以达到见者远的效果,这就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思却只是局限于自我的内部,如同翘足而望之所得,终不能与登高之博见相提并论。在荀子看来,自我之外有一个广大的世界,此世界不是通过闭门之思可以了解的: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篇》)

        必须是通过学习,外在世界的博大以及自我的局限和缺陷才可以呈现出来,被我们自己意识到。因此,外向的见闻就变得非常重要。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纯粹的思是无意义的。

        思孟与荀子确实是主张着两种非常不同的路径,前者看重的是思,而后者重视学。如果从成圣的角度来考虑,孟子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和荀子说“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类似的,都在肯定普通的人能够成为圣人。但是其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截然不同。对孟子来说,其基础是每个人都有的善性或者良心,其工夫则是“反身而诚”的思。对荀子来说,其基础却是人性的恶,以及通过后天学习而能够掌握的化性而起伪的能力。可以把这两种工夫分别概括为思以致圣和学以致圣,代表着儒家内部的学思两途。思以致圣肯定生命内部的善性以及良心:道德的根源不能从外部去寻找,必须返回到生命的内部,因此把反身的思看作是确立道德生命的根本途径;学以致圣则相反:人性是恶的,没有所谓的本心或者良心,生命需要借助于外在的力量才能确立其道德的一面,因此需要通过学来了解作为生命之衡的道,进而由此道来规范自己的自然生命。

        可以看出,学与思的不同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它们实际上牵连着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学注重外向的索取,思强调内在的发掘。但这只是表面的东西,更要紧的是,对两者的侧重关涉到对生命的基本理解:或者乐观或者悲观的看法。徐复观说:“孟子认为人之性善,只要存心、养心、尽心,便会感到万物皆备于我矣;所以孟子反求诸身而自足的意味特重。但荀子认为性恶,只能靠人为的努力向外面去求。由小人进而为士君子,由士君子进而为圣人,当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荀子特别注重学,而学之历程则称之为积;积是由少而多的逐渐积累。”总的来看,孟子认为人在根本上是善的,所以偏重内向的思。荀子不同,性恶的主张决定了其认为生命必须通过外向的努力才能获得改变。

    (择编自王博《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的意义》)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荀子和子思、孟子虽然同属于儒家,但他们的学派对立却是显而易见的。 B .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普通人能够成为圣人,但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不完全相同。 C . 思以致圣把思看作是确立道德生命的根本途径,学以致圣则以学来规范生命。 D . 荀子之学与思孟之思有所不同,决定了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不同。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在多个论述层次中对两派观点都是并列对举,没有明显偏倚。 C . 文章以《劝学》中“登高而招”为例,证明了荀子之学比思孟之思更高明。 D . 文章末段引用徐复观的话,不仅有效总结了上文,也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点。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意识到外在世界的博大以及自我的局限和缺陷,才能看到学习的重要性。 B . 思以致圣和学以致圣不能孤立地理解,要结合荀子和思孟对生命的基本理解。 C . 荀子之学与思孟之思,前者表现的是生命的悲观,后者表现的是生命的乐观。 D . 只有多学多积累,小人才可能进而成为士君子,再由士君子进而成为圣人。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和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不是新鲜事,近几年被不断提及的在线教育就是很好的例子。2016年又有一种新鲜形式迅速崛起——直播课。直播其实是在线学习的一种形式,在互动性和教学效果上可以说完胜录播,成为当下最热门的K12辅导和学习形式,所谓K12教育,“K”代表 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中小学教育。

           对于K12消费者群体而言,因为每天上学、放学,学习的时间相对固定为晚上,在线直播是比较适合的模式。此外,教育机构之所以都瞄准教育直播课,还有一个原因是直播是当下比较靠谱的变现方式。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近7成家长会给孩子购买直播课,也从侧面反映了直播课被家长和学生接受的程度很高。直播课巨大的市场需求,在2016年促使一大批教育直播机构出现。

           传统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在2016年7月成立子公司北京东方优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在线直播课为核心主营业务,辅以在线一对一课程、私播优选(录播课)等授课方式。还有“好未来”,2016年,以录播为主的“学而思网校”转型直播+辅导模式,与其旗下另一产品“海边”分别开展直播业务。截至2016年8月31日,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网校覆盖城市超过40个,学员数量在40万左右,占到总学员数的23%。在线下教学中心无法覆盖到的四五线城市,新东方和好未来都在尝试以在线特别是直播的方式渗透,触达更多的用户。

           一些新兴教育平台也推出了直播课程抢占直播市场,如猿题库更名为猿辅导、发力在线直播课、作业帮推出“果园直播课”,学霸君推出“不二课堂”等,甚至以游戏赛事直播出身的斗鱼也推出“鱼教鱼乐教育频道”,希望能在教育直播中分一杯羹。

           直播时代,最关键的是老师,“网红教师”似乎成了直播的最大看点之一,也成了学生选择直播课程重要的参考。而网红教师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行业的变革,也成为K12教育机构的主打牌之一,很多直播课就是在发展网红教师这一思路下争取更多的用户和利润,如猿辅导开出20—50万年薪招聘全职教师,发力K12直播大班课;作业帮的“果园直播课”,也是主打名师牌等。猿辅导联合创始人帅科认为,相比线下辅导机构,直播课可以不需要很多老师,老师的利用效率会更高。对于K12教育机构而言,只需要去选择最优秀的老师,给予强化培训。

        (摘自搜狐教育《2016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有删改) 

        材料二:

       

       

        (摘自搜狐教育“2016年度消费者调查”)

        材料三:

             在教师节前一天,“疯狂老师”创始人张浩在媒体见面会上,公开披露了平台运营数据:“疯狂老师”8月份完成课耗金额1.07亿元。张浩表示,“疯狂老师”的创立目标是改变中国教师的生存状态,而O2O的决胜点就在于老师的生存状态。在媒体见面会上,张浩公布了8月份教师的收入数据:平台教师平均收入27936元,平台前30%教师平均收入75423元。“高薪,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更准确地说,高薪是对优秀老师起码的尊重。”张浩说。近日,“疯狂老师”从平台里选出数十位优秀教师进京参加“超级名师成长营”,通过学习、研讨等形式,夯实老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拓展眼界。正因为高薪和发展空间,张浩表示,机构老师离开机构,选择平台化生存已成为趋势。 

         (摘自《疯狂老师张浩:高薪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有删改)

        材料四:

            在新一轮的在线教育融资热潮中,K12领域融资的次数和规模都远超其他在线教育的细分领域,特别是学业辅导、英语教育这两个赛道已跑出头部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在2017年7月,猿题库融资额度达到1.2亿美元;8月14日,作业帮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C轮融资;近一周后的8月23日,在线外教英语品牌 VIPKID宣布获得2亿美金D轮融资。在线教育领域的融资金额在不断刷新纪录。不过,资本市场涌向互联网+教育,并非代表目前阶段的在线教育就是一门好生意。根据央视财经在报道中提供的调查数据,这个火爆行业却面临着70%的企业存在亏损的窘境。

        (摘自《在线教育今年已融资75亿却有七成企业深陷亏损泥潭》)

    1. (1) 下列对“在线直播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互联网+科技和教育环境下的一种新鲜事物,在互动性和教学效果上完胜录播模式。 B . 近年来兴起的教师在线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时授课和辅导的一种教学形式。 C . 是当下最热门的K12教育辅导和学习的转型趋势,是线下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 D . 在线下教学中心无法覆盖到的四五线城市,经过努力,在线直播将触达更多用户。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线直播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因为适合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而备受教育机构追捧。 B . 在线直播对授课老师业务水平的要求很高,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C . 网红教师的高收入会刺激老师选择平台化生存,将会影响机构乃至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D . 七成企业深陷亏损表明目前阶段的在线教育并非一门好生意,资本大量涌入有很大的盲目性。
    3. (3) 根据上述材料,为教育机构在线直播课的发展提出建议。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笛 音

    李铭

           本地要做一个戏,投巨资打造,想参加省艺术节的演出,奔着拿奖的节奏去的。剧本经过多次打磨,终于可以下排练场排练了。一切都在顺利地往前推进着。

           音乐在这个戏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剧组高薪从北京聘来一位大咖级别的人物,来担任这个戏的音乐设计。

           大咖姓吴,其貌不扬,说别的都没精神,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大家背后都叫他吴大咖。吴大咖这人很挑剔,有点儿吹毛求疵,不好接近。

           吴大咖的挑剔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吃住行他都马马虎虎。工作人员问吴大咖喜欢吃什么,他说随便。工作人员又问喜欢喝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随便。

           只有到了工作的时候,吴大咖就不能随便了。吴大咖在排练场脾气不好,言辞犀利,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只要他认准的事情便非常固执。这个戏是一部主旋律的农村戏,吴大咖别出心裁非要启用交响乐伴奏,这让其他懂音乐的人有些出乎意料。

           吴大咖态度很坚决,对反对声音一概置之不理。本地文化官员跟剧组主创进行商量,既然聘请了吴大咖,就应该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按照吴大咖的方案,预算是高了些,可是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还是决定尊重吴大咖的所有选择。

           音乐录制工作进展不顺,原因是吴大咖要求过于严苛。比如在选拔笛子演奏员的时候,吴大咖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多次打断演奏现场。

           吴大咖不说话,背向后仰,躺椅被压成弓形。吴大咖闭眼,良久睁开,问,你演奏几年了?演奏员被问蒙了,答,十八年,国家二级演奏员。这跟职称没有关系。吴大咖提高了嗓门。换人!吴大咖斩钉截铁地说。

          就这样,本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员被撤换掉了,气得演奏员逢人就骂吴大咖的傲慢无礼。

          事情后来很尴尬,文化主管部门赶紧从省城歌舞团再请来一位最好的笛子演奏员。这演奏员是一个女孩儿,职称一级,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了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吴大咖听完一曲,摇头叹息。人又被他给开了。

          本地文化官员坐不住了,笛子独奏在整个戏里只占了一分半钟,吴大咖如此挑剔有点儿叫人不能理解。

           趁着吃饭的时候,本地文化官员委婉地表达了看法。吴大咖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吴大咖苦笑一声,这是一段表达乡村恬静生活的音乐,在整个戏中至关重要。没有这一分半钟,整个戏就要减分。前面两个演奏员都是非常棒的艺术家,他们的演奏哪里不好?见吴大咖如此固执,本地文化官员也就直接问了。声音不干净!吴大咖回答。本地文化官员哭笑不得,声音还有干净不干净之说!这……真是叫人费解。

           吴大咖的音乐设计停滞不前,眼看着全省艺术节召开在即,本地文化官员气得索性不再去过问了。让这个怪异的吴大咖自己折腾去吧。反正合同签了,不按时完成看他怎么交代。

           吴大咖提出要求,要去本地乡下采风。今天这个村,明天那个屯,吴大咖开始深扎生活了。

           这一天,吴大咖一行人到了本地最闭塞的山村桃花吐。吴大咖正在村口河边洗脸,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笛音。吴大咖一下子就愣住了,侧耳倾听,然后狂喜地喊,这个真干净!

           找到一户农家,笛音就是从这家院子里传出来的。吹笛子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儿。问了才知道,这失明女孩儿初学,只会吹一首曲子。吴大咖大喜过望,跟女孩儿家人商量,要带她回去录笛音。

           女孩儿父母给孩子买笛子,就是想鼓励从小双目失明的女孩儿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见有人愿意帮助女儿,心里自然欣喜。

           吴大咖带女孩儿回剧组,指导她练习笛子演奏。两周以后,正式开始录制。女孩儿的笛声一响,现场立刻鸦雀无声。那舒缓的音乐像森林里潺潺的流水,涌进了每个人的心田。吴大咖闭目品味,睁开眼睛时双眼全是泪花。

           这个戏大获成功,在艺术节上夺得最高荣誉。

           吴大咖要走的当天晚上,剧组一起吃饭。吴大咖端起酒杯特意敬了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演奏员询问吴大咖自己的演奏到底差在哪里。

           吴大咖说,您的演奏技巧娴熟,非常棒。但不是我要的,您的声音里匠气太重。哦!演奏员明白了,那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女孩儿呢,她从业时间短,成绩斐然啊,你为什么也不用?吴大咖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这个从小失明的女孩儿,她看不到人间的丑恶,没有名利的欲望。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

        (选自《啄木鸟》,2018年11期,有改动)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部分的文字,交代了故事缘起,说明了“音乐”在这部戏中的重要地位,为吴大咖的出场提供了特殊的活动环境。 B . 围绕选拔笛子演奏员展开故事情节,意在告诉读者:演奏员技艺的高下对戏剧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C . “背向后仰”、“闭眼,良久睁开”和“闭目品味,睁开眼睛时双眼全是泪花”等细节描写,揭示了吴大咖两次听笛的心理活动。 D . 小说将两个“非常棒的艺术家”与一个“只会吹一首曲子”的乡村盲女放在一起描写,对比中凸显了“笛音”的深刻内涵。
    2. (2) 结合小说情节,简析吴大咖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3. (3) 小说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教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过秦论》上篇)

           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选自《过秦论》下篇)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B .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C .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D .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2.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以十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 B .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故又以万乘代指天子。 C . 八州:指秦据有的雍州之外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等州。 D . 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3. (3)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及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过秦论》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B . 作品中作者极力实出秦始皇威势之盛,揭露其政策的实质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并以两个“不敢”从正面表现了秦始皇的不可一世。 C . 作品交代了陈涉的出身地位、个人素质以及起义军的基本人员构成、武器状况,写出了抗秦力量的单薄。这样写说明了强秦并非毁于强大的外部力量。 D . 《过秦论)上篇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②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这首诗做于846年李商隐闲居之时,当时因陷于党争,李商隐境况很不如意。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客散园寂,人去楼空,落花也似因孤独“乱飞”。 B . 颔联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着笔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 C . 颈联“眼穿”句写诗人望眼欲穿盼来的春天,也挽留不住,依然又匆匆归去。 D . 尾联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怜花惜花、春归伤情的一片“芳心”。
    2. (2) 尾联“芳心”语意双关,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2. (2) 《琵琶行》中用比喻描写声音高低、轻重起伏错落的句子是
    3. (3) 《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六、语言表达
  • 8. 下面文字是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错误观念的误导,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强。②非法贩卖、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我们的文明形象。③为了提高全同学们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活环境作出积极贡献,④我们郑重地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⑤从现在起,全体同学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野生动物,⑥尽量拒绝食用野味,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不干扰野生动物休息。⑦如果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向执法部门通报。

        ⑧让我们的郑重承诺传播到全社会,落实到每一个人。

  • 9.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下面是一则有关“4·23世界读书日”的创意广告,请写出该广告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七、材料作文
  • 10. 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新月异的时代,深刻变革的中国,年轻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

           有的人曾认为不少90后、00后沦于英雄虚无主义,而事实证明,他们擅长在当今社会发掘闪光的偶像,并赋予崇拜行为全新的涵义。

    今天年轻一代需要怎样的偶像与英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