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0-07-22 浏览次数:2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20N的物体可能是(    )
    A . 一只蚂蚁 B . 一袋牛奶 C . 一只鸡蛋 D . 一只老母鸡
  • 2. 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选用导热性能较好的物质制造的是(    )
    A . 炒菜锅 B . 吃饭碗 C . 保温杯 D . 防寒服
  • 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在雪地里的情景.甲、乙两人的总质量相等,下列关于甲、乙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对雪地的压力比乙小 B . 甲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 . 乙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比甲明显 D . 图中情景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 4.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 . 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 . 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 . 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 5. 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 B . 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C . 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 若运动的自行车所受的力全部消失,自行车将静止
  • 6. 关于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的发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 B . 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是不运动的 C . 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 . 银河系、地球、分子、质子、原子核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 7.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把它们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 .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C .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 .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 8. “木桶理论”指出木桶能盛下水的容量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如图将水注进放在水平面上的木桶时,水对木桶底部的压强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最大压强由最长木板决定 B . 木桶的质量决定压强大小 C . 木桶的底面积决定压强大小 D . 补齐短木板能增加最大压强
  • 9. 分别用木头、铜、铁制成甲、乙、丙三个体积相等的小球,将它们放入水中,三个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ρ)(    )

    A . 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B . 甲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C . 丙小球所受浮力大于乙小球所受浮力 D . 丙小球的质量小于乙小球的质量
  • 10. 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实心钢制零件改为同形状的实心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了26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ρ=7.9×103kg/m3 , ρ=2.7×103kg/m3)(    )
    A . 12.5kg B . 13.5kg C . 27kg D . 39.5kg
二、填空与作图(本大题共7小题,计27分)
  • 11. 如图所示,把一个电风扇固定在小车上。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变得流动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小车向右运动、原因是力的作用是;一只蜘蛛吐丝悬挂在天花板上,蜘蛛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为(选填”蛛丝”或“天花板”);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这主要是因为力的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12. 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绕核高速运转;某同学上学途中经过加油站时,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拿一个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放在桌面上的空易拉罐,会发现空易拉罐稍有移动,这是因为气球带了电荷,从而具有的性质。
  • 13. 小强走路时,不小心踩到西瓜皮上,摔了个仰面朝天,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运动速度较慢,当的运动速度突然变快时,他的(选填“脚”或“上身”,上同)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摔倒;一消防员进行徒手爬绳训练,当他双手握住绳索竖直匀速上攀时,在竖直方向消防员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力;消防员对绳索的力与绳索对消防员的力是一对力。
  • 14. 如图所示的装置为某科技活动小组自制的温度计和气压计,其中图 (选填“甲”或“乙”)是气压计,小红将它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5. 小敏去登山,在山下买了一瓶体积是330mL的纯净水,纯净水的质量是kg,小敏把这瓶纯净水带到山顶,这瓶纯净水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购买了一瓶冰冻过的纯净水,发现瓶子底部有明显凸出的现象,是因为水结成冰后变小,造成体积(选填“变大”或“变小”)引起的现象。(ρ=1.0×103kg/m³)
  • 16. 潜水艇在水面下同一深度从长江潜行到海里,潜水艇受到的压强,受到的浮力,潜水艇的重力。(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江水海水)
  • 17.       
    1. (1) 如图乙所示,重为4N的小球悬浮在水中,请画出该球所受浮力F的示意图。

    2. (2) 如图甲所示,小球被沿斜面的细绳拉住并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及细绳对小球的拉力的示意图;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6分)
  • 18. 按要求完成填空。

     

    1. (1) 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时,组装的压强计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不相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型管左边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部的大气压,解决的方法应是(选填字母)。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金属盒和橡皮膜重新安装

      C.从右边支管中加水

    2. (2) 如图乙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本实验是通过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时,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图丙中硫酸铜溶液与清水放置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现象。
    4. (4) 图丁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说明
  • 19.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某同学将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依次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1. (1) 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2. (2) 比较实验甲、乙、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3. (3) 比较实验丙、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4. (4) 比较实验丁、戊可知:漫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有关;同时可求盐水的密度为kg/m3
    5. (5) 该同学还想探究“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用橡皮泥代替铁块,再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橡皮泥做成“碗”状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漂浮在水面上;

      步骤二:把橡皮泥从水中取出捏成团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下沉至杯底.

      ①橡皮泥第一次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次受到的浮力;

      ②由此该同学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其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的改变,而忽略了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 20. 小梦同学是学校“环境保护课外活动小组”的成员。在一次对周边水污染情况的调查中,她对污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其探究步骤如下:

    1. (1) 将天平放置在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则调节平衡螺母前,中央分度盘的指针偏(选填“左”或“右”);
    2. (2)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玻璃杯和适量污水的总质量为144.4g。将玻璃杯中的污水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污水的体积为cm3;用天平测出剩下污水和玻璃杯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为g,则污水的密度为kg/m3
    3. (3) 若不考虑系统误差,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梦所测污水的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4. (4) 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不需要天平和量筒也能测出污水的密度。他找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块不吸水的不规则木块、记号笔、刻度尺,利用木块在水中和污水中都是漂浮的情况,很快便测出了污水密度。请根据他的测量步骤推导出污水密度的表达式。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记号笔在水面处做标记,用刻度尺测出液面的高度h1 , 将木块放入水中,用记号笔在水面处做标记,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液面的高度h2

      ②在另一相同的烧杯中装入适量污水,用记号笔在液面处做标记,用刻度尺测出液面的高度h3 , 将木块放入污水中,用记号笔在液面处做标记,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液面的高度h4

      ③计算得出ρ污水= (用所测量的物理量表示,水的密度为ρ)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7分)
  • 21.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10cm,底面积为30cm²;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 (1) 水对杯底的压力;
    2. (2) 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 22.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重力为12N、体积为2×10-3m³的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现将一体积为250cm3的合金块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人水中,如图乙所示。(ρ=1.0×103kg/m³,g取10N/kg)

    求:

    1. (1) 图甲中木块A受到浮力的大小;
    2. (2) 合金块B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