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理综生物高考三模试卷(6月)

更新时间:2020-08-07 浏览次数:275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MTT法是一种检测细胞是否存活的方法,MTT是一种接受氢离子的染料,活细胞内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将淡黄色的MTT还原为蓝紫色的结晶,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MTT是可以通过细胞膜的一种染料 B . 检测MTT结晶的量一般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C . MTT与台盼蓝检测细胞是否存活的原理相同 D . MTT法不能检测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否存活
  • 2. 某兴趣小组取两株生理状态一致的番茄植株,株保留果实,一株摘除果实,分别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钟罩中,在自然条件下处理一昼夜,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组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开始于7时,乙组开始于6时 B . 24h内,甲乙两组番茄植株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只在17时、18时 C . 24h后,甲组玻璃钟罩中CO2浓度低于乙组,说明乙组植株长势更好 D . 甲组番茄植株有果实,果实的存在可促进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 3. 某些基因的启动子中部分胞嘧啶发生甲基化,成为5-甲基胞嘧啶,则基因的转录被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可影响生物性状 B . 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C . 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 D . 胞嘧啶甲基化可能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 4. 某种植物的叶形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F1均为宽叶,F1自交,F2中宽叶:窄叶=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自交,F2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B . F2中宽叶植株随机交配,子代窄叶植株占1/6 C . F2中宽叶植株进行自交,子代窄叶植株占1/9 D . F1连续多代自交,宽叶植株的比例逐代下降
  • 5.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 .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 .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 D . 组织液中的O2可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
  • 6. 立体农业是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下列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果树林下种植草菇形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的能力 B . 果树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种类和栖息空间有关 C . 果树林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D . 果树林中环境条件充裕,各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都会呈现“J”型
二、非选择题
  • 7. 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部分代谢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 (1) 一种药物可抑制癌细胞快速增殖,使其停留在分裂间期,可能是抑制了图中(填序号)过程,其原理是
    2. (2)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据此说明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填编号),从而导致癌细胞周围内环境的pH,成为癌细胞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 8.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家兔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实验方案如下:

    1. (1) 实验前对空腹家兔称重,并且按照体重标准确定注射剂量是为了
    2. (2) 实验中注射胰岛素后,家兔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是
    3. (3) 若①号家兔二次注射葡萄糖溶液后出现了糖尿,则实验兔的尿量将会
    4. (4) ②号家兔出现低血糖症状后,二次注射的溶液是
    5. (5) ③号家兔二次注射胰高血糖素后,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是因为
  • 9. 我国南方某地的稻田生态系统,近30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几乎绝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稻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2. (2) 稻田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
    3. (3) 稻田生态系统水稻的能量直接流向(答出两点即可)。
    4. (4) 田生态系统中,青蛙数量减少等因素,导致蝗虫数量的急剧增多。常用的蝗虫防治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喷洒高效农药,一种是放养蝗虫的天敌青蛙,后一种方案优点是
  • 10. 玉米作为高产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很广,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玉米籽粒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现将纯合紫粒玉米与纯合白粒玉米杂交,F1全为紫粒,F1自交,F2中紫粒∶白粒=9∶7。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实质为。F2紫粒玉米中自交会出现白粒玉米的占
    2. (2) 现将紫粒玉米甲和白粒玉米乙进行相互授粉,子代紫粒∶白粒=3∶5,推理可知玉米甲的基因型为,玉米乙的基因型为
    3. (3) 玉米植株雌雄同体,现有雄性不育突变体丙,其雄蕊异常,但肉眼分辨困难。该雄性不育性状由基因Q控制。基因D/d和E/e所控制的相对性状均肉眼易辨。突变体丙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同一条染色体的基因间距离越远,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越高。以丙为亲本进行杂交,对子代进行育性判断,应选取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作为雄性不育的标志。

  • 11. 通过生物技术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图如下:

    1. (1) 培养酵母菌D时,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为酵母菌D的生长提供。提取胡萝卜素所使用的玻璃器皿灭菌方法是
    2. (2) 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需要尽量除去其内的水分,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剂宜选用(填“石油醚”“乙醇”或“乙酸乙酯”),主要原因是(答出两点即可),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3. (3) 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方法是
  • 12. 已知新型冠状肺炎(COVID-2019)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被命名为SARS-CoV-2,该病毒表面的S蛋白为主要抗原。某生物科技小组设计了疫苗的生产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程①代表的是,过程②所构建S基因重组载体中,是重新构建的,它们应该能被受体细胞的RNA聚合酶所识别。
    2. (2) 在给小鼠皮下注射S蛋白时,要重复注射几次,其目的是
    3. (3) 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前,至少需要经过2次筛选,第一次是将筛选出来,第二次是将筛选出来。
    4. (4) 对健康人进行SARS-CoV-2免疫预防时,可以用灭活的SARS-CoV-2或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来制备疫苗。对COVID-2019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SARS-CoV-2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与图中的进行特异性检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