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08-04 浏览次数:2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甲骨文中的“稻”字为 ,( 示意簸箕, 示意扬糠, 示意舂米的石槽)表示将谷子舂捣后,再用簸箕扬糠。有的甲骨文将簸箕上方的糠尘状 写成“米”, 强调舂谷取米。甲骨文中的“麦”字是 ,为象形字,字形像叶子对生 的麦子。大麦原产于我国,“来”字表示小麦。据专家考证,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小麦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从域外引进的,是外来的品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小麦和水稻属于(   )
      A . 油料作物 B . 饮料作物 C . 粮食作物 D . 糖料作物
    2. (2) 我国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在(   )
      A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以西 B . 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 C .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D . 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
  • 2. 2019年4月20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山东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开幕。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寿光市,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萊生产基地和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市场。建立了36个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百余种深加工农副产品直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领先的一流技术聚集于此,世界最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贮运、园艺等方面的技术运用,使得这个地区成为农业高技术的角逐平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山东寿光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 (2) 寿光成为“中国蔬菜之乡”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为山地②雨热同期③土壤肥沃④海运便利⑤市场广阔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⑤
    3. (3) 通过实施蔬菜沃土工程,使寿光市实施区土壤的有益微生物明显增多、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蔬菜增产10%以上。其主要依靠的是(   )
      A . 沃土工程资金的监管 B . 土壤自身的恢复力 C . 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 D . 国家政策的支持
  • 3.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硏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科技是国之重器。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的是(   )
      A . 航天技术 B . 生物基因技术 C . 玩具制造 D . 海洋探测技术
    2. (2) 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 B . 我国所有的省区都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数量众多 C . 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D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 4. 沪昆高铁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沿途经过滇池、黄果树瀑布、花江大峡谷、平坝天台山,洞庭湖、鄱阳湖、西湖……等著名风景区,被称为中国最美高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沪昆高铁起止点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 . 上、昆 B . 湘、黔 C . 沪、滇 D . 鄂、粤
    2. (2) 与传统的铁路交通方式相比,高铁的优势有(   )

      ①速度快    ②灵活性强    ③节能环保    ④运输能力强    ⑤建设成本较低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3. (3) 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   )
      A . 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 B . 经过雪峰山,增大施工难度 C . 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D . 冰川广布,冻土深厚
    4. (4) 乘坐沪昆高铁沿途最有可能看到的传统民居是(   )
      A . B . C . D .
    5. (5) 有关沪昆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穿过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雪峰山 B . 因沿线分布着鄱阳湖、青海湖、黄山等众多美景,被称为中国最美高铁 C . 对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 . 是我国南北向线路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
  • 5.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其表现的内容多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这两幅剪纸作品所反映的传统习俗,主要分布在(   )
      A . 东北平原 B . 塔里木盆地 C . 长江三角洲 D . 东南丘陵
    2. (2) 这两幅剪纸作品反映了该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 . 地势崎岖不平 B . 冬季寒冷漫长 C . 肥沃黄土地,农业发达 D . 人民勤劳能干
  • 6. (2019八上·蚌埠月考) 生活在我国福建省东南沿海的惠安女,因其独特的服饰而蜚声海内外。惠女服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论春夏秋冬,惠安女总是把头包裹得严严实实,却让肚皮露在外头,裤子又特别的宽大,被人们风趣地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

    结合图所示的惠女服饰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惠女服饰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起到了防日晒雨淋的作用

      ②花头巾包系在头,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的作用

      ③斜襟短衫,肚皮外露,衬托出女性身段的曲线美

      ④裤脚宽阔,被海水、汗水浸渍后,利于海风吹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 《舌尖上的中国3》第二集重点介绍了泉州一种叫“四果汤”的名小吃,其主要原料是由惠安女采摘的“石花草”加工制成。石花草最有可能生长在(    )
      A . 深海里 B . 湖水中 C . 河水中 D . 岛礁上
  • 7.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粵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级区域战略,粵港澳大湾区规划是泛珠江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升级,粵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2018年7月1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囯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范围包括广东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门 B . 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 . 南临东海 D . 北接湖南和江西
    2. (2) 建立粵港澳大湾区具备的优势有(   )

      ①全免费全覆盖的Wifi

      ②海陆空交通便捷

      ③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强大

      ④有香港、澳门发展经验可借鉴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3) 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 . 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 . 巩固了广州市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C . 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D . 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4. (4)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受益最显著的产业是(   )

      ①建材行业    ②信息产业    ③物流业    ④旅游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最符合图内容的图名是(   )
      A . 南部沿海地区 B . 台湾岛 C . 台湾省 D . 福建省
    2. (2) 图中(   )
      A . 台北到福州的距离为3500千米 B . 气候终年寒冷 C . 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D . 河流短小,无结冰期
    3. (3) 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 B . 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 . 铁路线呈环状分布 D . 以温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 9.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秦岭—淮河一线大体是我国( )
      A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 .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 D .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 (2) 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 . 抽取地下水工程 B . 南水北调工程 C . 西电东送工程 D . 污水处理工程
二、非选择题
  • 10. 中国铁路建设发展迅猛,乘坐火车是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方式。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上海和北京—杭州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

    1. (1) 从北京—上海和北京—杭州列车时刻表中可以看出,从北京出发的列车车次都为(单/双)号,从上海回北京的列车车次都为(单/双)号。
    2. (2) 从北京到达上海,乘坐普快,一般要比乘坐高铁所需要的时间长出约小时以上。
    3. (3) 业务员小李从上海到杨柳青(天津附近)洽谈购买年画业务,乘坐硬卧中铺前往,其费用约为元(按当时0.205元/千米计算)。
    4. (4) 业务员小李在列车经过德州站时,想在站台上买几只具有当地特色的扒鸡带给家人,须选乘次列车。
  • 11. 读图文,结合表,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为“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的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从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延庆区举行。同时,延庆区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承办地之一。

    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改善、产业发展蓬勃……几年来,北京延庆区加快发展步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座被誉为北京“夏都”的绿色小城,作为绿色中国的一扇窗口,正在向世界绽放出最美的风景。

    延庆月均温和月降水量数据表

    1. (1) 据图可知,延庆位于北京市的方向,流经世博园的河流是
    2. (2) 北京气候具有夏季,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根据“表延庆月均温和月降水量数据”,可知延庆区成为北京的“夏都”是因为。(选择填空)

      A.夏季降水丰沛    B.夏季气温较低    C.冬季气温低    D.冬季降水少

    3. (3) 阅读材料,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时间段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气温/降水)因素。
    4. (4) 举例延庆区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冬奥会,对延庆区发展带来的好处(一条即可)
  • 12. 某学校组织学生们开展了“行万里路——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研学旅行活动。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同学们在研学途中拍摄了相关照片,请将相应照片分类,分别归入“金色中国”、“银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之中。

      拍摄于“金色中国”地区的图片有:

      拍摄于“黄色中国”地区的图片有:

      拍摄于“银色中国”地区的图片有:

      拍摄于“绿色中国”地区的图片有:

    2. (2) 在研学旅行途中,某位同学做了如下的记录,请你在文中找出2处错误表述,直接抄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踏入旅途,我们首先来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陕西西安,在这里,我们品尝了地道的面食,感受了油泼辣子所带来的味蕾刺激,听到了“信天游”和秦腔,激昂高亢;进入青海省,我们看到了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住在窑洞里,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再向北走,随处可见的四合院提示我们进入了塔里木盆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同,海上丝绸之路呈现岀另一番景致,森林常绿,红壤遍布,河面上还结了厚厚的冰……

    3. (3) 研学归来,有同学对图10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应该还包括第5个地理区域,即“蓝色中国”,你是否同意他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 13. 结合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某旅行团7月准备举行“神秘西藏7日游”活动,旅行社的宣传单上做出如下提示:

    ①早晚外套、棉衣;②准备墨镜、遮阳伞、防晒霜等用品;③有心、肺、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西藏旅游;④乘机前睡眠要充足,下飞机后,动作要缓慢些,可多做呼吸,必要时可服用西藏生产的红景天口服液或相关药品。

    1. (1) 上述提示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选择填空)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空气稀薄,光照强烈

      ③——海拔高,气压低

      ④——早晚经常下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旅行中,旅行团成员可看到的该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选择填空)
      A . 珠穆朗玛峰 B . 雅鲁藏布江河谷 C . 纳木错 D . 羊八井
    3. (3) 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选择填空)
      A .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 . 氧气浓度高 C . 气温较低,病虫害较少 D . 地势较高,降水丰富
    4. (4) 从昌都—噶尔,沿途观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布达拉宫,冈仁波齐峰,可选择的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
    5. (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藏族同胞食物的加工方法主要是以炒、煮为主,较少蒸制,主要原因是_______。(选择填空)
      A . 海拔高 B . 气温低 C . 光照强 D . 降水少
  • 1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_______。(选择填空)
      A . 水资源不足 B . 科技力量薄弱 C . 劳动力不足 D . 光照不足
    2. (2) 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选择填空)
      A . 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 B . 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C . 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D . 湟水谷地、河套平原
    3. (3) 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_______。(选择填空)
      A . 高山冰雪融水 B . 夏季降水 C . 湖泊水 D . 地下水
    4. (4) 有关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选择填空)
      A . 高寒是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B . 西北地区的地形东部为山地,西部是高原 C . 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D . 植被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