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29 浏览次数:1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原核细胞中不会出现的是(   )
    A . 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B .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C . 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D . 细胞内ATP水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
  • 2.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斐林试剂中的CuSO4溶液经过适当稀释后与NaOH溶液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 B . 口腔上皮细胞经过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其细胞膜已散失选择透过性 C . 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经过烘干固定、盐酸水解后直接染色观察 D . 绿叶中色素经层析液分离后,在滤纸条上呈现蓝绿色的叶绿素a最宽,因此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 3. 下列有关生物体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葡萄糖跨膜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 B . 细胞呼吸如果没有水产生,则进行的是无氧呼吸 C . 酒精发酵中有机物氧化不彻底, 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中 D . 干燥、低温、低氧可降低细胞呼吸强度,有利于种子的储存
  • 4. 细胞的微球系统指细胞中的DNA-蛋白质或RNA-蛋白质等无膜结构的总称,主要包括染色质、核仁和核糖体等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微球系统与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有关 B . rRNA-蛋白质复合物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C . 组成核仁的RNA-蛋白质复合物,前者转录自DNA,后者来自于细胞质 D . 真核细胞中有微球系统,而原核细胞中没有
  • 5. 生物学与我们的健康、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饮食中过多地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可能会造成血管堵塞(   ) B . 服用核酸保健品可以直接补充DNA和RNA C . 溶菌酶能够抗菌消炎,在临床上与抗生素复合使用,增强杀菌效果 D . 农田施加有机肥,既能提供矿质营养,又能提高CO2浓度,有利于作物增产
  • 6. 磷酸激酶将ATP分解为ADP时,能将1个磷酸基团转移到细胞膜上的某种离子载体上,使载体活化,活化载体能在细胞膜的一侧与该离子结合。在磷酸酶的作用下,活化载体释放磷酸基团,成为未活化载体,同时在细胞膜的另一侧释放所结合的离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活化和未活化载体的空间结构不同 B . 磷酸激酶和磷酸酶的功能不同 C . 该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D . 抑制磷酸激酶的活性可使该离子的运输速率下降
二、非选择题
  • 7. 细胞代谢正常进行离不开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酶的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和实验乙: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

      Ⅰ.提供唾液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进行甲、乙实验探究,甲实验应选择酶。

      Ⅱ.乙实验自变量是,甲和乙实验共同的无关变量有(列举两点)。

      Ⅲ.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酶活性几乎完全丧失。请推测其原因

    2. (2) Ⅰ.实验丙流程和现象如下:

      A组:淀粉溶液+唾液淀粉酶→加入斐林试剂 出现砖红色沉淀

      B组:蔗糖溶液+唾液淀粉酶→加入斐林试剂   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组:蔗糖溶液+蔗糖酶→加入斐林试剂 出现砖红色沉淀

      Ⅱ.实验丙的实验目的是

  • 8. 甲图表示小麦种子形成、成熟过程中测定(开花数天后)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乙图表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种子在成熟过程中,水含量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抗逆性增强;而在萌发过程中经乙图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的形式存在。
    2. (2) 在乙图阶段Ⅱ,种子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阶段III吸水方式主要是
    3. (3) 据甲图分析得知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它主要是由合成转化生成。请推测种子萌发前期淀粉、还原糖的转化代谢过程及含量变化
  • 9.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在细胞内的数目和分布与功能相适应,胰岛细胞代谢旺盛,线粒体数量比较(填“多”或“少”),肌细胞消耗的能量主要由肌细胞内的肌质体结构提供,推测肌质体是由组成。
    2. (2) 细胞内衰老的线粒体会被(结构)消化清除,所以线粒体会在细胞内分裂更新。
    3. (3) 图是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结构①的作用
  • 10. 某研究小组利用两种植物A和B进行如下两组实验,实验一:将两种植株A和B置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其放氧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二:将此两种植株(编号为甲和乙)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透明的容器中,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为50μmol光子/(m2·s)且恒定的环境下,测定一段时间内两容器中CO2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曲线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μmol光子/(m2·s)]

    0

    10

    25

    50

    100

    250

    500

    600

    放氧速率

    [μmolO2/

    (m2·s)]

    植株A

    -20

    -10

    -5

    0

    5

    15

    30

    30

    植株B

    -2

    0

    1.5

    3

    6

    10

    10

    10

    1. (1) 实验一中,当光照强度=50μmol光子/(m2·s)时,植株A产生ATP的场所有;当光照强度=250μmol光子/(m2·s)时,限制植株A和B放氧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依次是
    2. (2) 分析表格和曲线图可知,实验一植株A对应为实验二植株(填“甲”或“乙”)。

    3. (3) 实验二中,t1-t2时间段植株乙所在容器CO2相对含量降低速率逐渐减慢的原因是
    4. (4) 据表分析,实验二若改变光照强度为μmol光子/(m2·s)时进行重复实验,植株乙所在容器CO2相对含量维持稳定,则在该光照强度下,植株甲所在容器CO2相对含量变化趋势为
  • 11. 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果酒、果醋、泡菜,可以大大丰富人们的饮食。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果酒、泡菜分别利用的菌种微生物是;发酵过程中须一直保持无氧条件的是制作
    2. (2)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过程中,均会使发酵液的pH变小,引起pH减小的物质分别是
    3. (3) 家庭用塑料瓶酿造果酒时,在发酵前、发酵过程中是如何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
    4. (4)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将筛选获得的优质菌种纯化,常采用的接种纯化方法是;为了使果酒、果醋的生产实现连续化和系统化,可选用海藻酸钠对发酵菌种进行包埋,这是运用了技术,要达到反复使用这些菌种的目的,包埋过程应在条件下进行。
  • 12. 角蛋白酶(KerA)是降解角蛋白的酶类,在饲料工业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但天然菌株产酶量低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了获得高效表达的KerA工程菌,研究者分别构建了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工程菌,并实现了异源表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为了获取KerA基因,从天然菌株中提取相应的mRNA,在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片段。从物种间的基因交流角度分析,与构建基因组文库相比,构建cDNA文库的优点在于
    2. (2) 构建KerA基因表达载体须利用的工具酶有;将KerA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工程菌,应用处理工程菌从而制备成细胞。
    3. (3) KerA基因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工程菌内均能实现异源表达,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原因是,并且它们体内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或机制相同。但经研究发现,只有毕赤酵母工程菌表达合成的KerA可直接投入使用,分析其原因是
    4. (4) KerA在60℃以上时热稳定性差,限制了该酶的应用范围,研究人员在KerA的末端插入半胱氨酸,这不仅对酶活性影响小,且大大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其运用到的这种现代生物技术为,该技术操作时真正改造的对象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