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普陀区2020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15 浏览次数:204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煤干馏的目的是得到(    )
    A . 乙烷 B . 乙烯 C . D . 乙醛
  • 2. 生产原料选择合理的是( )
    A . 制耐火砖: B . 制自热餐盒发热剂:NH4Cl C . 制电木(绝缘塑料):HCHO D . 制PVC(聚氯乙烯)薄膜:CH2=CH2
  • 3. 医用口罩主要采用聚丙烯材质,则聚丙烯(    )
    A . 结构简式 B .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 单体中所有碳原子共面 D . 单体没有同分异构体
  • 4. 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    )
    A . 苯的硝化反应 B . 乙醛的银镜反应 C .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D . 实验室制乙酸丁酯
  • 5. 石蕊是一种有机弱酸,石蕊分子(HZ)及其酸根离子(Z-)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则Z-的颜色是( )
    A . 蓝色 B . 紫色 C . 红色 D . 由溶液酸碱性确定
  • 6. 不能和铁反应的是(    )
    A . H2S溶液 B . NaOH溶液 C . Fe2(SO4)3溶液 D . Cl2
  • 7. 洛匹那韦被推荐用于治疗新冠冠状病毒感染,其结构如图所示。则洛匹那韦(    )

    A .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 属于芳香烃 C . 含有酯基 D . 能发生加成反应
  • 8. 下列反应能发生并用于化工生产的是( )
    A . 制盐酸:Cl2+H2 2HCl B . 制取镁:MgCl2(溶液) Mg+Cl2­ C . 制乙烯:C2H5OH CH2=CH2­+H2O D . 制乙醇:CH2=CH2+H2O C2H5OH
  • 9. 肯定能得到Al(OH)3的一组物质是(    )
    A . Al片和NaOH溶液 B . Al2O3粉末和H2O C . Al2(SO4)3溶液和NH3·H2O D . 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 10. 对如图实验现象描述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 溶液变蓝色 B . Cu 片上有气泡 C . Zn 是氧化剂 D . Cu 是氧化剂
  • 11. 科学家在 20℃时,将水置于足够强的电场中,水分子瞬间凝固成“暖冰”。对“暖冰”与其它物质比较正确的是(    )
    A . 与Na2O 晶体类型相同 B . 化学键类型相同 C . 与CO2 分子构型相同 D . 与 CH4 分子极性相同
  • 12. 用试管、容量瓶、烧杯、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任选)可完成实验( )
    A . 粗盐提纯 B . 海带灰提碘 C . 配制0.1mol·L-1 HCl溶液 D . 检验OH-
  • 13. 短周期元素X、Y、Z、M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对这些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推测正确的是(  )

    A . 若Z元素形成的单质是Z2 , 则M元素形成的单质也一定是M2 B . 若HnX常温下是气体,则HmZ 常温下也是气体 C . 若有碱M(OH)n , 则也一定有碱Y(OH)m D . 若Y有最高价含氧酸HnYOm , 则X也一定有最高价含氧酸HnXOm
  • 14. 能证明甲烷不是平面结构或苯环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的是(考虑空间位置关系)(    )
    A . 一氯甲烷只有一种 B . 二氯甲烷只有一种 C . 间二甲苯只有一种 D . 对二甲苯只有一种
  • 15. 氨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 . B . C . 2NH3+3Cl2→N2+6HCl D . 8NH3+3Cl2→N2+6NH4Cl
  • 16. 可能引起实验结果偏小的操作是(    )
    A . 测定 NaOH 溶液浓度:锥形瓶水洗后没有润洗 B .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加热时晶体溅出 C . 常温常压下 1 摩尔H2 体积测定:反应的镁条有氧化膜 D . 配制 0.1mol·L-1NaOH 溶液:俯视凹液面最低处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 17. 10mL 0.1mol·L-1CH3COOH 溶液中滴入VmL 0.1mol·L-1NaOH 溶液,当(    )
    A . V=0mL 时,c(H+)=c(CH3COO-) B . V=5mL 时,c(CH3COOH)=c(CH3COO-) C . V=10mL 时,c(CH3COOH)+c(CH3COO-)<c(Na+) D . V=15mL 时,c(Na+)<c(CH3COO-)+c(OH-)
  • 18. 用类推法预测物质性质,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
    A . Cu 与Cl2 反应生成 CuCl2 , 则与 S 反应也生成 CuS B . Na2O2 与 CO2 反应生成 Na2CO3 , 则与 SO2 反应也生成 Na2SO3 C . O2 与Na2CO3 溶液不反应,则与Na2S 溶液也不反应 D . 木炭可与浓HNO3 反应,也可与浓H2SO4 反应
  • 19. 已知氧化性:Cl2>IO3->Fe3+>I2 , 则对实验结果分析或预测正确的是(    )
    A . 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入少量白醋和淀粉 KI 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可能是 IO B . 加碘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后加淀粉,溶液不变蓝色,说明不可能是 I- C . FeI2 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中一定有 Fe3+生成 D . FeCl2 溶液中滴加足量碘水和 KSCN 溶液,溶液一定变红色
  • 20. 已知结合 OH-能力:Al3+>NH4+>Al(OH)3 , 0.1mol·L-1 NH4Al(SO4)2 溶液与 0.1mol·L-1 Ba(OH)2 溶液混合,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
  • 21.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晶体性质具有Na2CO3和H2O2 的双重性,被广泛用于氧气发生、漂白杀菌、污水处理、金属表面处理以及高分子聚合控制等。
    1. (1) Na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O 原子核外 L 层上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H2O2 的电子式是
    2. (2) 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比较O 元素与其同主族短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简要写出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并用原子结构知识对作出的结论进行解释
    3. (3)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过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4. (4) 高锰酸根离子( )水对人体危害极大,可用过碳酸钠改性赤泥进行处理,反应如下: +CO +H2O2MnCO3¯+ +OH-+H2O

      补全并配平上述化学反应过程式;反应中,过碳酸钠起沉淀剂和剂作用;若将 1L 含Mn 2000mg·L-1 的含高锰酸根离子的废水处理至含Mn 1.2mg·L-1 , 则转移电子数为mol(保留 2 位小数)

  • 22.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在综合利用 CO2 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用 CO2 合成重要化工原料 CH3OH,同时生成 CO,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Q1kJ(Q1>0),

    反应Ⅱ:CO2(g)+H2(g) ⇌CO(g)+H2O(g)-Q2kJ(Q2>0)。

    研究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 1、图 2

    完成下列填空:

    1. (1) 一定是碳12的同位素原子是_____(选填“A”,“B”,“C”,“D”)
      A .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 B . 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2 C . 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6 D . 质子数为12,中子数为8
    2. (2) 分析图1:催化效果最佳的是催化剂(选填“A”,“B”,“C”)。若密闭容器体积为2L,则a点测得CH3OH的平均生成速率为mol·L-1·min-1。b点反应(填“达到”或“未达到”)平衡状态,理由是:
    3. (3) 分析图2:相同温度下,增大原料气压强,反应Ⅰ平衡常数(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无法判断”);当压强为6Mpa、温度在400~600℃时,CO2的总体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
    4. (4) 若生成的CH3OH和CO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消耗相同条件下的CO2和H2体积比是
    5. (5) 若有88gCO2发生反应Ⅰ,并放出akJ热量,则图3中A为,B为

  • 23. 化合物E 是潜在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激活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 (1) A 的结构简式为,E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 (2) 写出反应类型:C→D 为反应,D→E 为反应
    3. (3) 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

      ①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结构中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4. (4) 证明D中含-CHO 的方法是
    5. (5) 设计一条由一氯环丁烷( )和苯为有机原料合 的路线(其它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表示方式为:甲 ……乙 目标产物)
三、实验题
  • 24. 某学生欲在实验室制备无水 FeCl3 并得到副产物 FeCl3 溶液。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 FeCl3 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如图是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完成下列填空:

    1. (1) 装置 A 是 Cl2 发生装置,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B 中的溶液是,C 的作用是
    3. (3) D 加热后,少量生成 FeCl3 沉积在D 的右端,要使沉积的 FeCl3 进入E,操作是E 中冰水的作用为
    4. (4) 实验员老师对上述装置提出了 2 点改进建议:一是装置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不用橡胶连接件的原因是;二是这套装置还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
    5. (5) 证明 F中 FeCl2 未被完全氧化的方法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