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生物高考模拟试卷(3月)

更新时间:2020-09-29 浏览次数:133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都是在生物膜上完成反应 B . 都能生成三磷酸腺苷 C . 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D . 都能产生丙酮酸和[H]
  • 2. 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B . 无水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既可作为提取液也可作为层析液 C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离液需要用到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D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酒精可使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变成灰绿色
  • 3.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 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 4.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 B .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发挥作用后受体即被灭活 C . 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K+大量外流所致 D . 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Na+大量内流导致的
  • 5.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的结合并切割特定的mRNA后,核酶可以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核酶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B . 向含有核酶的溶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可以发生紫色反应 C . 核酶发挥作用时有氢键的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D . 与不加酶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以反映酶的高效性
  • 6. 如图为某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发生着丝点分裂 B . 过程②可发生交叉互换 C . 细胞A是次级卵母细胞 D . 细胞B中的细胞质基因只能传给后代中的雌性个体
二、非选择题
  • 7. 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某种植物。测得植株的呼吸速率和总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适宜且CO2充足。横轴表示实验所用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5--7 h呼吸作用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第9--10h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2. (2) 与第8h相比,第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 成为细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场所。
    3. (3) 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是第h时,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刻在第h之间。
    4. (4) 在第8h,植物体释放到密闭容器中的氧气量(大于/等于/小于)植物体消耗的氧气量。
  • 8. I型糖尿病表现为胰岛素依赖,II型糖尿病早期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甲乙两人禁食6小时后,服用等量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后每隔30min检测体内血糖浓度,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0

    30

    60

    90

    120

    甲(血糖浓度单位: mmol/L)

    7.2

    13.7

    12.3

    11. 9

    11. 3

    乙(血糖浓度单位: mmol/L)

    4.1

    6.9

    6.1

    5.2

    4.3

    血糖范围参考值:

    正常人

    糖尿病人

    空腹血糖浓度(单位:mmol/L)

    3.9-6. 1

    ≥7.0

    服用定量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后2小时血糖浓度(单位: mmol/L)

    <7.8

    ≥l1. 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乙两人可能患糖尿病的是;判断的理由是
    2. (2) 下列因素可促进正常人体内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增强的是(填序号)

      ①血糖浓度升高    ②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③血糖浓度降低

    3. (3) 1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某些抗体会损伤自身的某些胰岛B细胞,这类疾病属于。II型糖尿病早期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 (偏高/偏低/正常),对这类患者(能/不能)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
  • 9. 生态专家把某一废弃池塘改造成新型池塘,并对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该新型池塘生态系统中有香莲、芦蒿、多种藻类、水草,还有多种鱼类、虫类,塘边建有猪舍和蘑菇房。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该池塘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调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该生态系统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底植物及生活在水体中的其他生物形成了群落的结构。
    2. (2) 改造后的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增多,食物网变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3. (3)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消费者的新陈代谢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的功能,图中的分解者有
  • 10. 果蝇的灰身(A)与黑身(a)、直毛(B)与分叉毛(b)是两对相对性状。两只雌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灰身

    黑身

    直毛

    分叉毛

    雌蝇(只)

    75

    26

    101

    0

    雄蝇(只)

    74

    25

    50

    49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2. (2) F1灰身直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有种,杂合子的比例为
    3. (3) 若F1中的灰身雄果蝇与黑身雌果蝇杂交,则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4. (4) 为测定F1中某只雄蝇(甲)的基因型,可将其与基因型为果蝇测交,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雄果蝇(甲)的基因型为AaXBY。
  • 11. 酵母菌的蛋白质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菌能以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可利用工业废甲醇的酵母菌,这样既能减少污染又可变废为宝。下图为主要操作流程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在加热排除高压锅内原有的后,将高压锅密闭,继续加热,通常在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可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
    2. (2) 取步骤②中梯度稀释后的适量液体加入无菌培养皿,然后将高压蒸汽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25℃/50℃/80℃)左右时倒入培养皿混匀(步骤⑧),冷凝后将培养皿倒置,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3. (3) 挑取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④所示进行划线纯化,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

      b.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

      c.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表面,以确保能正常形成菌落

      d.第二区以后的划线起始端要与上一区的划线的末端相连接,最后一区的划线末端不能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4. (4) 步骤⑤的培养中,应加入 作为碳源,并加入适量的氮源、无机盐和水等成分。为监测发酵罐中酵母菌活细胞的密度,取2mL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加入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如图所示的计数室规格为25x16型的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要达到每毫升4x109个活酵母菌细胞的预期密度,理论上,图中标号①~⑤五个中格里的呈色的酵母菌细胞总数应不少于个。

  • 12. 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然而,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基因工程t-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PA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研究证实,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改造后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注:下图表示相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pCLY11为质粒,新霉素为抗生素。)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而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因此改造后的基因决定第84位丝氨酸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应设计为
    2. (2) 若t-PA改良基因的粘性末端如图所示,那么需选用限制酶切开质粒pCLY11,才能与t-PA改良基因高效连接,在连接时需要用到 酶。
    3. (3) 应选择(能/不能)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并形成菌落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目的是。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形成菌落的受体细胞并非都是目的菌株,需选择呈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检测和鉴定,以选育出能生产改良t-PA蛋白的工程菌株。
    4. (4) 以上制造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的过程称为工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