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06-10 浏览次数:2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植物,不论发展到多么高级,都是由充分个体化的、各自独立的、分离的物体组成的聚合体。”这句话中的物体和聚合体分别是指(    )
    A . 细胞器和细胞 B . 细胞和组织 C . 细胞和植物体 D . 组织和器官
  • 2. 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
    A . N,P,Mo,Se B . Fe,Mn,Zn,Cu C . B,C,H,O D . K,Ca,Mg,S
  • 3. 休眠的种子、越冬的植物等细胞中结合水含量增多,其生理作用是(    )
    A . 保持细胞代谢旺盛,提供更多能量 B . 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C . 作为生化反应介质,参与生化反应 D . 保证所需物质的高效运输
  • 4. 下图是生长在温室大棚中的番茄果实出现的脐腐现象,主要原因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土壤溶液中缺少Ca2+ B . 结果期遭遇病毒感染 C . 土壤中缺少有机肥料 D . 保温不够出现了冻害
  • 5. 下表是利用颜色反应定性地鉴定生物组织中有机化合物的四组实验,正确的一组是(    )

    组别

    需要鉴定的有机化合物

    用于鉴定的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A

    蔗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B

    淀粉

    碘液

    橘黄色

    C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D

    脂肪

    苏丹Ⅲ染色液

    红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6. 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交换通道是(    )
    A . 核膜 B . 核孔 C . 载体蛋白 D . 磷脂分子间隙
  • 7. 取一片植物永久切片标本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并用压片夹压住。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    )
    A . 慢慢上下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B .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进行对光操作 C .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前端接近切片为止 D .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反向转动至看清物像为止
  • 8. 下图是脂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为磷脂分子,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 . B为脂肪分子,是细胞内的重要储能物质 C . C为固醇类分子,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 . B分子不溶于水,A分子和C分子溶于水
  • 9. 下图是核苷酸分子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是DNA的组成单位,则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B . 若是RNA的组成单位,则嘧啶碱基是胸腺嘧啶嘧啶碱 C . 核苷酸的种类是由碱基决定的,与五碳糖无关 D . 该核苷酸分子彻底水解产物是核苷和嘧啶碱基
  • 10. DNA分子中的信息容量巨大主要决定于(    )
    A . 五碳糖的种类和碱基的种类 B . 磷酸和碱基的排列位置 C .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D . 碱基对的种类多种多样
  • 11. 下图是用低倍镜观察切片时看到的视野,要想用高倍镜放大观察,下一步的操作是(    )

     

    A . 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B . 调节通光孔的大小,保持视野明亮度适宜 C . 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变的更加清晰 D . 将切片向右下方移动,使物像落在视野中央
  • 12. 下列含有DNA的细胞结构是(    )
    A . 中心体、液泡、溶酶体 B . 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C .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D .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内质网
  • 13.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
    A . 选择透过性 B . 半透性 C . 流动性 D . 不对称性
  • 14. 用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图像,准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5. 组成DNA的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连接键是(    )
    A . 氢键 B . 肽键 C . 磷酸键 D . 双键
  • 16. 下图是生物体内ATP和ADP相互转化表达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需要的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B . ATP与ADP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 C . 该反应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再利用 D . ATP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再合成ATP
  • 17. 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其主要原因是(    )
    A . 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来自于核仁 B . 组成核糖体的RNA来自于核仁 C . 核仁是合成蛋白质的最主要场所 D . 核仁是染色体复制的最主要场所
  • 18. 构成细胞生物膜系统的膜之间可以互相融合,原因是(    )
    A . 膜上都有识别信息的物质 B .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完全相同 C . 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 D . 除载体蛋白不同,其它成分相同
  • 19. 下图是酶促反应某学说示意图,对此示意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该图显示酶具有高效性 B . 酶的作用是切断反应物的化学键 C . 该反应一定是合成反应 D . 酶的活性中心决定了酶的专一性
  • 20. 下图是在最适pH和最适温度条件下,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反应得到的曲线图。据图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A点前是酶浓度 B . A点前是底物浓度 C . A点后是酶浓度 D . A点后是酶活性
  • 21. 下图是某同学在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时,得到的光合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图。据图分析,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和化学式量最小的色素分别是(    )

    A . 叶绿素b  叶黄素 B .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C .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D . 叶绿素a  叶黄素
  • 22. 生物体细胞直径一般不会超过100um,限制细胞长得更大的因素主要是(    )
    A . 细胞的体积大小 B . 物质进出细胞速率 C . 细胞膜表面积 D .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
  • 23. 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质)的形态变化是(   )
    A . 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B . 核膜解体、同时核仁逐渐消失 C . 染色质丝缩短变粗形成清晰的染色体 D . 中心体周围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24. 在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过程中,来源相同的细胞,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却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     )
    A . 有组织特异性基因 B . 有维持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因 C .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 遗传物质在分裂时分配不均等
  • 25. 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原理是植物细胞(   )
    A . 具有全能性 B . 都能进行再分裂 C . 都能够再生 D . 都能进行再分化
  • 26.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本质区别是(    )
    A . 细胞坏死维持细胞数量平衡 B . 受到病毒感染引发的细胞膜破裂 C . 细胞的凋亡可能使动物致病 D . 受到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 27. 癌基因学说认为,致癌因子能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细胞过度增殖,引发细胞癌变,根本原因是(    )
    A . 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分裂 B . 使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 . 引发致癌蛋白高度表达 D . 肿瘤抑制蛋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 28. 蛋白质参与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结构,并执行各种特定的生理功能。下列相关蛋白质与其执行功能相匹配的一组是(    )
    A . 血红蛋白  运输功能 B . 凝血蛋白  调控功能 C . 肌肉蛋白  防御功能 D . 胰岛素  催化功能
  • 29. 蓝藻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与菠菜细胞的本质区别是(    )
    A . 没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器 B . 有细胞壁和DNA分子 C . 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 . 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 30. 酶催化高效性的实质是(     )
    A . 加速底物的裂解 B . 提高化学反应的温度 C . 使底物获得能量 D .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 31. 用菠菜叶片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
    A . 有助于研磨充分 B . 防止色素被破坏 C . 能充分溶解色素 D . 保证叶绿体的完整
  • 32. 细胞膜上与细胞的信息交流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是(    )
    A . 载体蛋白 B . 磷脂分子 C . 糖蛋白 D . 激素
  • 33. 被动运输的动力是(     )
    A . 物质的浓度差 B . 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C . ATP提供的能量 D . 该运输方式不需动力
  • 34. 下列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物质是(    )
    A . B . 甘油 C . 氨基酸 D . 乙醇
  • 35.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玻片标本的正确操(    )

    作程序是

    A . 染色  解离  漂洗  制片 B . 漂洗  解离  染色  制片 C . 解离  染色  漂洗  制片 D .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二、综合题
  • 36. 下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2

    1. (1) 图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2. (2) 图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是[]
    3. (3) 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脂质的合成有关,还具有储存和运输物质功能的细胞器是[]、其上常附着有,它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4. (4)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防止口脏上皮细胞吸胀破裂:但在制作菠菜叶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却滴一滴清水,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 37. 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图解,图中标号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 (1) 类囊体膜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子裂解成氧和H+ , 其中的H+进一步转化为高能态的[],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2. (2) 图中A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3. (3) 美国人卡尔文用14C标记[], 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元素的“行踪”。
    4. (4) 如果图中③表示的物质浓度突然下降,则C3的浓度在短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5. (5) 据图分析,光照强度主要是通过影响, 进一步影响光合速率。
  • 38. 下列图1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图2为一个三肽化合物的化学式。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4

    1. (1)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种类决定于
    2. (2) 根据三肽化合物的化学式可知,氨基酸分子通过形成肽键,再由肽键彼此相连而成。
    3. (3) 据图2中的三肽化合物分子结构式,写出肽键的结构式
    4. (4) 组成肽链的氨基酸在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上的不同,以及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在数目和上的不同,决定了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多种多样。
    5. (5) 若1000个氨基酸,合成了由4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生成的水分子数至少为个。
  • 39. 下图表示的是细胞两种呼吸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6

    1. (1)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其中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反应属于第一阶段,此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2. (2) 在有氧的情况下,丙酮酸进入,开始进行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反应。
    3. (3)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可归纳为:反应物中的只参与了第三阶段反应,并且此阶段生成的ATP数量最多。
    4. (4) 人的肌肉由于剧烈运动造成暂时性缺氧就会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并释放一定的能量。
    5. (5) 在果蔬储藏时,可采用降低氧浓度或温度等方法,抑制, 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 40. 某同学在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画了两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时,剪取健壮的洋葱根尖3mm,制片过程中先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覆上一张滤纸片后,再加盖一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可使细胞分散开来。
    2. (2) 将制作好的洋葱根尖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绝大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期。
    3. (3) 图一中DNA数目是个。
    4. (4) 图二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期,理由是
三、实验题
  • 41. 某同学在研究pH对猪肝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时,发现随pH升高,猪肝过氧化氢酶活性增高,那么猪肝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是多少呢?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研究目的:探究猪肝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推荐器材:新鲜的猪肝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烧杯、滤纸片、计时器、水浴锅等。

    研究思路:将新鲜猪肝研磨液浸入到滤纸片内,放入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滤纸片在下沉的过程中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氧气附着在滤纸片上,随着氧气的增多,滤纸片由下沉转为上浮(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4

    实验设计: 

    第一步:将若干片同样大小的滤纸片(1cm2)浸入新鲜的猪肝研磨液中,取出晾干各用。

    第二步:取5只小烧杯,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⑤号,各加入pH分别为7.0、8.0、9.0、10.0、11.0的100mL过氧化氢溶液,放入37℃水浴锅中进行加热处理10分钟。

    第三步:分别将浸有新鲜猪肝研磨液的滤纸片,放入不同编号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第四步:将上述每组实验重复三次。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二步中,用37℃水浴锅加热的最可能原因是
    2. (2) 第三步中,要观察的实验现象是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3. (3) 第四步将每组实验重复三次的目的是
    4. (4) 如果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得知在pH为8.0和9.0时,记录的数据平均值相同,而且最小,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