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6-04-26 浏览次数:694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共</b><b >36</b><b>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b>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玻璃碎了 B . 柴梗被折断 C . 干冰升华 D . 镁带燃烧
  • 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 . 常见的酸溶液:H2O、HCl、H2SO4 B . 常见的黑色固体:CuO、MnO2、Fe3O4 C . 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O、O2 D . 常见的氧化物:MgO  KMnO4  H2O
  • 3.

    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


    A . 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 . 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 .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 . 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 4. 达州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5. 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 B .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 . 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 . 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 6.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t℃,相同质量的a、b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 C . 升高温度,可使a或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将相同质量的a、b分别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 7. 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加块状固体 B . 倾倒液体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 8. 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下列方法正确的(  )

    A . 放入水中,看是否全部溶解 B . 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C . 滴加酚酞,看是否变色 D . 用手接触,看是否有滑腻感
  • 9. 2010年4月冰岛火山爆发,火山灰中含有一种叫砒霜的物质,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其中砷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5 C . +3 D . +6
  • 10. 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在A+B→盐+水的反应中,A、B分别是(  )

    A . 硫酸和熟石灰 B . 纯碱和熟石灰 C . 小苏打和盐酸 D . 熟石灰和氯化铵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2

    H2O蒸汽

    通过浓H2SO4

    B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2CO3粉末

    NaHCO3粉末

    加热

    D

    KNO3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 >填空题(</b><b >24</b><b>分、每空</b><b>3</b><b >分)</b>
  • 13.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①、②、③号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填颜色).

    2. (2) 由①、②号两种元素组成,且②号元素呈﹣1价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14.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将5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填“有”或“没有”)晶体析出.

    2. (2) 20℃时,在131.6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g KNO3

  • 15.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某学习小组按照图所示装置去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通过多次实验,他们对燃烧的三个条件始终未能探究全面,你认为他们不能探究到的燃烧条件是


  • 16. “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17. 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它们的溶液中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则BaCl2溶液和NaNO3溶液混合后,(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 (2) 写出一个有BaSO4生成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


      OH

      NO3

      Cl

      SO42

      H+

      溶、挥

      溶、挥

      Na+

      Ca2+

      Ba2+

三、<b >实验题(</b><b >18</b><b>分,每空</b><b>3</b><b >分)</b>
  • 18.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 (1) 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若用B装置作发生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3. (3) 若用大理石和浓度较大的盐酸制取CO2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 , 娟娟同学在B装置后连续接了两个F装置再连接E进行收集,她第一个F装置的作用是,她第二个F装置应该注入足量的

四、<b >计算题(本大题包括</b><b >1</b><b>个小题,共</b><b>10</b><b >分)</b>
  • 19. 2013年4月20日,我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大地震.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其中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

    1. (1) 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亚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 (3) 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亚氯酸钠溶液200kg用于环境消毒,则需要亚氯酸钠多少kg,同时需要水多少mL?

五、<b >填空题(每空</b><b >2</b><b>分,共</b><b>12</b><b >分)(加试卷(</b><b >30</b><b>分))</b>
  • 20.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所示利用海水为原料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1. (1) 要鉴别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2. (2) 步骤①中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

    3. (3) 制纯碱过程中,其中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4. (4) 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5. (5) 步骤④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类似于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b >实验探究题(每空</b><b >2</b><b>分,共</b><b>12</b><b >分)</b>
  • 21. 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含钾盐.请回答相关问题.

    【分离提纯】

    1. (1) 在烧杯里放一定量的草木灰,加入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把烧杯中的草木灰连同浸出液一起过滤.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处理的方法是

    2. (2) 把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用玻璃棒搅拌.当蒸发到时,停止加热.

    3. (3) 【成分探究】

      取所得的晶体少量溶于水,分到两支试管中.

      ①第一支: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产生浑浊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②第二支: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 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为证明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再向试管中加入〔可供选择试剂:澄清石灰水、KCl溶液(呈中性)、CaCl2溶液(呈中性)〕,此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当看到时即可证明.

七、<b >计算题(共</b><b >8</b><b>分)</b>
  • 22.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该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质量为g.

    2. (2) 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