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17-10-29 浏览次数:479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1970年5月31日,甲市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 (1) 据材料可知,此次雪崩由于______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    )
      A . 火山喷发 B . 地震 C . 飓风 D . 风暴潮
    2. (2)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据材料可知,此次雪崩的特点不包括(    )
      A . 运动速度快 B . 破坏力大 C . 渐发性 D . 突然性
    3. (3) 自然灾害发生前一般是有先兆的。在山腰中行走,听到冰雪破裂声或隆隆的声音;积雪在30°-60°斜坡上,并且表层的积雪出现粗糖状的冰块,这些现象是_________灾害发生前的先兆(    )
      A . 雪崩 B . 沙尘暴 C . 台风 D . 水灾
    4. (4) 若判断图中的雪崩是否到达乙市,最有价值的信息是雪崩的(    )
      A . 形成原因 B . 形成源地 C . 移动路径 D . 移动快慢
  • 2.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
      A . 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B . 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 . 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 . 美洲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2. (2) 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是(    )
      A . 变质岩 B . 岩浆岩 C . 沉积岩 D . 无法判断
  • 3.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读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里下河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
      A . 平原 B . 高原 C . 丘陵 D . 山地
    2. (2) 里下河地区开挖入海新河,修筑蓄洪水库等措施的目的是(    )
      A . 防风 B . 防旱 C . 防虫 D . 防洪
  • 4. 矿山地质灾害是人类在采矿过程中发生的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和崩塌等灾害。矿产开采方式、矿区地质地貌、降水特征、地表植被覆盖率等因素与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直接关联。下图为我国两省矿山地质灾害分布图,其中甲省盛产煤炭,乙省盛产有色金属,两省矿产露天开采比例不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甲省、乙省的名称分别是(    )
      A . 陕西省、贵州省 B . 陕西省、福建省 C . 山西省、江西省 D . 山西省、湖南省
    2. (2) 甲省西部①区、乙省西部④区均有分布的矿山地质灾害是(    )
      A . 崩塌、泥石流 B . 滑坡、地面塌陷 C . 崩塌、滑坡 D . 地裂缝、地面塌陷
    3. (3) 据材料可知,甲、乙两省以地面塌陷、地裂缝居多的共同原因是(    )
      A . 耕地占比大,地表植被稀疏 B . 位于我国二,三级地形阶梯之间 C . 矿产开发以地下采掘为主 D . 降水量集中,土壤侵蚀强
    4. (4) 关于两省矿山泥石流灾害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乙省矿山泥石流灾害较甲省多发 B . 乙省较甲省纬度低,热量充足 C . 乙省较甲省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 D . 乙省西部为山地,地形起伏大
  • 5.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是(    )
      A . 冷气团 B . 暖气团 C . 热带、温带气旋 D . 反气旋
    2. (2) 我国风暴潮灾害发生的省区不包括(    )
      A . 广西 B . 海南 C . 浙江 D . 宁夏
    3. (3) 一些特定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特定的地区,这说明自然灾害发生的种类和占用频率,往往具有(    )
      A . 危害性 B . 连锁性 C . 突发性 D . 区域性
  • 6. 苏通大桥位于我国江苏省,该桥跨越长江,连接苏州(常熟)和南通两座城市,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入海口的长江大桥。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 (1) 苏通大桥所在地区一年中江面风力达6级以上的有179天,年平均降雨天数超过120天,雾天31天,还面临着台风、季风、龙卷风的威胁等。据上述文字材料可知,建设该桥面临的挑战之一是(    )
      A . 水文条件复杂 B . 基岩埋藏深 C . 气象条件差 D . 航运密度高
    2. (2) 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 . 台风中心附近,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C . 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 . 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 7. 读汶川某次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此次汶川地震引发的灾害最不可能的是(    )
      A . 滑坡 B . 崩塌 C . 海啸 D . 泥石流
    2. (2) 地质灾害是指(    )
      A . 异常的地质活动 B . 大气异常 C . 海洋自然环境异常 D . 有害的生物引发的
  • 8. 某探险队于10月初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时,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二、<b >综合题</b>
  • 9. 读某年8月我国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 (1) 据图概括某年8月我国各类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状况。
    2. (2) 根据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分别说明此年8月华北地区洪涝和南方地区高温伏旱发生的原因。
    3. (3) 为了减轻西南地区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 10. 河南省自然灾害种类多,影响面广,尤以水旱灾害最为频繁。按水文、气象特点把该省分为5个水旱灾害区。读1450-1979年河南省水文、气象区水旱灾害年数图,回答问题。

    1. (1)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2. (2) 据图可知,该省北部和南部基本上是以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和南部分别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北部比南部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更易发生水旱灾害。
    3. (3) 一般来说,该省每逢大旱,就会伴有等次生灾害发生。
    4. (4)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作为诱因;二是要有遭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作为的客体。
  • 11. 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读图文材料,回到问题。

    1. (1) 说明古乡沟多泥石流爆发的原因。
    2. (2)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3. (3) 说明我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特点。
    4. (4) 泥石流带来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5. (5) 沿山谷徒步行走时,当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当发现泥石流来了,我们应如何自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