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2020年高考历史名师仿真模拟联考试卷二

更新时间:2020-05-18 浏览次数:17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青铜器皿,在山东各处多有出土。其中,礼器越到晚期越少,日用器则相对日益普遍;青铜器的器形与纹饰,也越来越多姿多彩,并且越晚越注重装饰性与趣味性。由此可知,这一变化(   )
    A . 反映出土地私有化的趋势 B .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C . 加速民族交融和相互认同 D . 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 2. 汉文帝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把煮盐、冶铁、铸币三大权力下放民间,使得诸侯、豪强、大商人“訾至巨万”,以至于出现国家政权离不开地方经济的支持的现象。这一现象(   )
    A . 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B .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 C . 反映了地方势力的强大 D .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3. 下面为宋代江西流坑董氏祠堂“理学名家”匾额,此类匾额在江东、江南地区家祠中十分常见。据此可知,宋代(   )

    A . 理学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B . 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完成 C . 纲常开始成为社会规范 D . 科举制度发展趋于完善
  • 4. 明代中后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杭嘉湖、苏松太地区,出现了要从区域外的湖北、江西、安徽等产粮区输入大米的现象,每岁无论丰歉,外省客米来售者,不下数百万石。这反映出江南地区(   )
    A . 农业生产出现区域分工 B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 C . 新的生产关系雏形出现 D . 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5. 下表为晚清时期第一届留欧学生信息统计表(部分),据此推知,晚清时期中国(   )

    姓名

    出国时间

    回国时间

    留学国家

    所学专业

    魏瀚

    1875年秋

    1879年12月

    法国

    造船兼造洋枪

    林庆升

    1877年3月

    1880年11月

    法国

    采铁炼钢

    刘步蟾

    1875年秋

    1876年12月

    英国

    驾驶

    严复

    1877年3月

    1879年2月

    英国

    驾驶、冶炼、

    枪炮、营垒

    A . 社会上层崇尚西式教育 B . 政府外交观念完全转变 C . 人才需求发生新的变化 D . 近代教育体制正式建立
  • 6. 1891年,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郁郁病逝后,有官员为其请旨,希望朝廷按惯例赐谥、立传,但朝廷认为他“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著不准行”。这反映出(   )
    A . 朝贡体制被逐渐打破 B . 郭嵩焘行为不合时宜 C . 维新思想被普遍接受 D . 清朝政府的顽固腐朽
  • 7.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大致是城市里的革命、“洋世界”的革命和口岸革命,之后的革命,则可能较多是乡村里的革命、“土世界”的革命和内陆革命。这一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不同地域发展差异 B . 各地开放程度不同 C . 革命群众基础不同 D . 指导思想存在差异
  • 8. 1978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此后就办好外国语学校、提升中学外语教育、构筑高校外语教学体系、编写外语教材等开展了大量工作。据此可知,外语教育(   )
    A . 为中国融入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B . 推动了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 . 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 . 服务于新时期中心工作的需要
  • 9. 希腊的神庙是公民集会的场所,许多重大决策都在祭坛与神像前作出。希腊人认为只有供奉城邦保护神的神庙在战争中被夷为平地,才算真正亡国。这表明希腊神庙(   )
    A . 推动民主政治完善 B . 促进城邦意识认同 C . 成为公共权力象征 D . 维护宗教信仰权威
  • 10. 下图是1858年发表在英国杂志上的一幅漫画,题为《“泰晤士老爹”向伦敦美女城介绍他的孩子们》。画中“泰晤士老爹”将他的三个“子女”(“白喉”“淋巴结核”“霍乱”)献给伦敦美女城。这反映出当时伦敦(   )

    A .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B . 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C .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D . 公共卫生条件恶劣
  • 11.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欣欣向荣,城镇中建起了许多富丽堂皇的电影院,人们纷纷购买廉价电影票,观看浪漫爱情、个人英雄、冒险离奇等主题的电影。这反映出此时美国(   )
    A . 民众寻求艺术慰藉 B . 奢侈享乐之风盛行 C . 电影工业发展迅速 D . 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 12. 二战后,美国政府认为反殖民主义和中立主义思潮对美国利益与形象构成严重威胁,于是采取了一系列宣传手段,使美国形象从一战前的“共和榜样、自由典范”转换为“自由卫士、世界领袖”。这一形象的转变(   )
    A . 有利于美国战后经济的繁荣 B . 推动了国际关系的发展 C . 适应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D . 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 –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明朝书院共计1 239所,其中嘉靖年间最多,占总数的37.13%;万历年间次之,占总数的22.71%。明中叶以后书院之所以兴盛起来,主要是因为科举越发僵化,官学有名无实,一些理学家如湛若水和王守仁等人,为救治时弊,多立书院授徒讲学。他们的弟子也纷纷建立书院,于是,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一时。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文化专制越来越严重,不许自由讲学,朝廷曾先后4次下令禁毁书院。但是,因书院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不久又得以恢复,最著名的是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复建的东林书院。

    ——摘编自刘丽平《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材料二 1874年,唐廷枢、徐寿等人创办的格致书院,其考试内容包括天文、算学、医学、制造、化学、兵器与地质等,已经不限于学习西方技艺而已。同时,西人教会在华创办了一些教会学校,以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为例,先设西学、国学和神学,后来在文学、理学、医学、神学四个学院开设西语、数学(代数和微积分)、格致、天文、化学、金学(即今日的力学)、地学、航海诸项课程。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 1870年英国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了初等教育法案,并获得通过。该法案亦称为《福斯特教育法》。法案旨在在完善现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的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制定,奠定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摘编自刘丽平《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书院发展的历史背景,并指出明代书院发展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学院发展的背景和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初等教育法案通过的意义。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结构的转变与发展。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讲,有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生产力系统的转型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及产业的分化与提升;二是交换关系系统的转型,表现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三是生产关系系统的调整和改革,表现为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产权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的选择。

    ——摘编自何传启《现代化概念的三维定义》等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经济现代化”提取信息并自拟一个论题,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从史出)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标志着廉租房制度正式成为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廉租房制度开始在我国起步。1999年,建设部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发布《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对廉租房的房源、廉租房租金标准、廉租房建设和廉租房的申请程序问题予以明确的规定,开始探索规范化的廉租房制度。2005年,建设部、民政部关于印发《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的通知,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做出了普遍、详尽以及更为明确的规定。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领域改革,改善居民支出预期和消费意愿。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廉租房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摘编自韩立达、李耘倩《我国廉租房制度发展演变及对策研究》

    1. (1) 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廉租房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廉租房改革的历史意义。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美国专职经济动员的机构曾多次变动。1979年7月,在原国防动员局等部门的基础上成立了联邦紧急管理局;1981年,里根总统主持建立了“联邦紧急动员准备委员会”,在总统直接领导下制定动员政策,协调各部门的动员活动。海湾战争时期,在弹药、给养方面,美国除动用国内储备外,还动用西欧、菲律宾等军事基地的储备,既达到了满足战区需要的目的,又实现了储备轮换更新。对新鲜食品、帐篷等,同当地公司、商人签订采购合同。由于对巡航导弹需求量大增,国内储备不足,紧急动员国内工厂24小时生产。强大的经济动员能力是美国应对国内外紧急情况的重要保障。

    ——摘编自《海湾战争全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美国经济动员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动员的作用。
  •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49年,郭永怀提出奇异摄动理论,该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56年,郭永怀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接受钱学森的邀请回国。回国后,他率领科技人员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了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在他的倡议和指导下,我国第一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规划迅速制定出台,从而引导力学走上了与核武器试验相结合的道路。同时,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对核装置引爆方式的采用上和核武器装置的结构设计上,郭永怀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关键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1968年,郭永怀因飞机失事殉职。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摘编自《“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郭永怀取得成就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永怀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