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7-09-08 浏览次数:9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 . 开普勒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D . 伽利略发现地月间的引力满足距离平方反比规律
  • 2.

    如图所示,a、b分别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其中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b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乙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 t1时刻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速度相等 C . 0~t2时间内物体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甲的平均速度 D . t1到t2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 3.

    如图所示,一重为8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AB杆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 6N B . 8N C . 10N D . 12N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任何曲线运动都是变加速运动 B .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速率不等)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 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不是直线运动 D .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 5.

    m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A为终端皮带轮,如图所示,已知皮带轮半径为r,传送带与皮带轮间不会打滑.当m可被水平抛出时,A轮每秒的转数最少是(   )

    A . B . C . D .
  • 6.

    如图所示,A、B为两个挨得很近的小球,并列放于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在释放B球的同时,将A球以某一速度v0水平抛出,当A球落于斜面上的P点时,B球的位置位于(   )

    A . P点以下 B . P点以上 C . P点 D . 由于v0未知,故无法确定
  • 7.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U形框架开口向下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轻弹簧1,2,3将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起来.框架和小球都静止时弹簧1竖直,弹簧2、3水平且长度恰好等于弹簧原长,这时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m)g.现将弹簧1从最上端剪断,则在剪断后瞬间(   )

    A . 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仍为(M+m)g B . 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0 C . 小球的加速度为0 D .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
  • 8. 银河系处于本超星系团的边缘.已知银河系距离星系团中心约2亿光年,绕星系团中心运行的公转周期约1000亿年,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 , 根据上述数据可估算(   )

    A . 银河系绕本超星系团中心运动的线速度 B . 银河系绕本超星系团中心运动的加速度 C . 银河系的质量 D . 银河系与本超星系团的之间的万有引力
  • 9.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在第1s内保持静止,若两力F1和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第2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B . 在第3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C . 在第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D . 在第5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与F1相同
  • 10.

    如图所示,甲、乙两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都以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在乙传送带上到达离B处竖直高度为h的C处时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则在小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   )

    A . 小物体与甲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小 B . 两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 C . 两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相等 D . 两种情况下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
二、<b >实验题</b>
  • 11.

    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学校所在地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某同学打出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图2,把开始模糊不清的点去掉,把清晰的第一个点计为 1,随后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点2、3、4.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1. (1) 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 m/s,学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约为 m/s2(本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 (2) 若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A . 电源电压变低了 B . 电源电压变高了 C . 该同学采用了先打点后让纸带下落的操作 D .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影响.
  • 12.

    如图所示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思考该探究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操作中需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       

      A . 防止小车不能被橡皮筋拉动 B . 保证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C . 便于小车获得较大的弹射速度 D . 防止纸带上打点不清晰
    2. (2) 实验中甲、乙两同学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变化.

      甲同学:把多条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并把小车拉到相同位置释放;

      乙同学:通过改变橡皮筋的形变量来实现做功的变化.

      你认为(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可行.

    3. (3) 本实验可通过作图来寻找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若所作的W﹣v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一步应作(填“W﹣v2”或“W﹣ ”)的关系图象.

三、<b >计算题</b>
  • 13.

    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水平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 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的取值范围.

  • 14.

    斜面长度为4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v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x与初速度二次方v02的关系图象(即xv02图象)如图所示.

    1. (1) 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 (2) 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

  •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0.5千克的物体,从球面顶点,沿半径R=1米的粗糙半球面由静止下滑,物体落地时速度大小为3米/秒,空气阻不计,求:

    1. (1) 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 (2) 物体离开球面时下降的高度.

  • 16.

    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的底端,一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0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在t1=0.1s时滑块已上滑s=0.2m的距离,g取10m/s2 . 求:

    1. (1) 物体离开弹簧后在图中bc段对应的加速度a及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2. (2) t2=0.3s和t3=0.4s时滑块的速度v1、v2的大小;

    3. (3) 锁定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