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更新时间:2020-03-30 浏览次数:19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变异与育种
  • 1. (2020·长宁模拟) 图中,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a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② a、c 分别表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③ b、d 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④ b、c、d 都能使子代表现出相对性状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2. (2020·山东模拟) 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别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性染色体组成XO的个体为雄性,XXX、OY的个体胚胎致死。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 . XRX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 B . XrX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 C . XRX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 D . XRX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
  • 3. (2019高三上·化州模拟)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 .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C .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逐代提高 D . 这些单倍体植株的有些细胞中最多有40条染色体
  • 4. (2019高三上·平湖模拟)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新品种 B . 紫外线照射能增加 DNA 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染色体畸变 C . 单倍体育种可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它们的基因型,提高效率 D . 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 5. (2019·沈阳模拟) 现用矮秆不抗病(ddrr)品系和高秆抗病(DDRR)品系培育矮秆抗病(ddRR)品系,对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 F2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 B . 通常利用亲本的花粉逬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縮短育种年限 C . 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 D . 选种一般从F3开始,因为F3中才有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
  • 6. (2020高三上·海淀期末) 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 谷氨酸(Glu)至少有两种密码子 B . 终止密码子分别为TAA或TGA C . 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发生改变 D . 基因重叠能经济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量
  • 7. (2019·城中模拟)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甲所示;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 (1) 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2. (2) 现有已知基因组成为纯种的正常植株若干,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0:1,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则其为突变体③。

  • 8. (2019·门头沟模拟) 植物衰老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景观植物的观赏价值和作物的产量品质有重要意义,对保护濒危物种和有文物价值的名木古树也有一定的影响。衰老植物的细胞结构、物质含量发生改变,其代谢水平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可以以一些生理指标作为筛选衰老相关突变体的依据。
    1. (1) 经EMS化学试剂处理野生型(WT)拟南芥种子,发现叶绿素荧光参数明显改变的植株E61,即为变异性状,通过以下杂交实验,对其亲子代荧光参数统计如下。

      亲本

      F1

      F2

      WT(野生型)

      E61(变异植株)

      荧光参数平均值

      0.72

      0.64

      0.70

      0.71

      0.64

      表1:WT与E61杂交子代表现型统计

      (注:荧光参数:Fv/Fm;Fo:最小荧光量;Fm:最大荧光量,这是暗适应下潜在的最大荧光产量;Fv:可变荧光,Fv=Fm-Fo。)

      表2:F2代性状分离统计

      野生型表现型

      突变体表现型

      统计结果

      762

      242

      预期结果

      753

      251

      由此分析该变异性状可能是由对基因控制的性状。

    2. (2) 科学家将该突变定位在1号染色体基因E上,分别提取WT和E61的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如图1所示:

      所以E61中基因E发生了由导致的基因突变。

    3. (3) 为了验证E基因突变导致了植株荧光参数下降,获取野生型E基因,将其分别转入E61突变体和WT野生型植株中,分别检测其荧光参数发现说明E基因突变导致荧光参数下降,由此推测E基因与叶绿体或叶绿素有关。
    4. (4) 已知GUS基因可编码β-葡萄糖苷酸酶,该酶可在其表达位置将外源底物水解,出现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蓝色)。为确定E基因的组织表达定位,请设计实验步骤:将植株与外源底物共培养,现象如图2,说明E基因主要在中表达。

    5. (5) 为了检测E基因突变对植株的生理特征的影响,实验者分别做了以下实验:

      ①对野生型和E61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推测E基因可以

      ②在外源ABA(脱落酸)处理条件下,对WT野生型及E61突变体萌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图4,发现E61对ABA。综上所述,推测基因E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影响植物衰老

二、进化
  • 9. (2019·成都模拟) 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称作共同进化。在共同进化的过程中,通常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 . 突变和选择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间存在信息传递与相互选择 C . 群落的演替可改变环境对某生物种群的容纳量 D . 种群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与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 10. (2019·乌鲁木齐模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 .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 C .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很大变化时,就会出现生殖隔离并产生新的物种 D .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 11. (2020·浙南模拟) 下图为抗青霉素细菌的产生过程, 表示死亡的个体,a、b 表示两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 阶段使用青霉素后少部分细菌产生抗药性 B . 经过 a→b 阶段的人工选择导致抗药细菌的比例增大 C . b 阶段的细菌相比较a 阶段发生了进化 D . a→b 阶段细菌发生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明显提高
  • 12. (2020·绵阳模拟) 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鮫鏮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B . 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C . 鮟鱇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改变 D . 鮟鏮鱼形成的过程仅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 13. (2020·海南模拟) 在非洲疟疾区、携带镰刀型细胞贫血突变基因(HbS)的杂合子(HbAHbS),其相对相育率不仅远高于隐性患病个体(HbSHbS),也高于正常人(HbAHbA),且该杂合子对疟疾的感染率远低于正常人。下列关于这一突变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生存是否有利,与生物体所处的环境有关 B .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突变基因(HbS)的频率上升 C . 杂合子优势可将不同的等位基因以一定频率同时在群体中保留下来 D . 杂合子体细胞中有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对疟疾有较强的抵抗力
  • 14. (2019高三上·杭州模拟) 下图为5种果蝇相同基因的排列和染色体的模式图,物种B是最原始物种,其演化的顺序是B→D→E→A→C,图中○表示着丝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种物种形成的方式可能属于是同地的物种形成 B . 由B形成D的过程,发生了倒位 C . 物种A,B,C,E所含的基因种类完全相同,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D . E到A是abc易位到def的结果
  • 15. (2019·济宁模拟) 济宁太白湖所进行的“莲藕生态养鱼”,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新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 (1) 荷花的花色有粉色、白色和红色,体现了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2. (2) 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将,原因是
    3. (3) 调査发现,在建设“种养复合生态型新模式”前莲藕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和60%,现该种群中D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和70%,该莲藕种群(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理由是
  • 16. (2020·浙南模拟) 今年东南亚地区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登革热是一种登革热病毒(RNA 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出血、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近期我省境外输入病例增多,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目前较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的措施是防蚊灭蚊。某兴趣小组要研究市场上两种不同灭蚊液对伊蚊的灭蚊效果,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部分思路,完善实验探究。

    实验材料:培养盒、蚊子培养液、伊蚊成虫、两种不同的灭蚊液甲和乙。

    1. (1) 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盒若干进行如下分组:  (其中每组伊蚊 500 只,各种试剂等量且适量)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2. (2) 设计一个表格用于实验数据的记录(体现用于记录原始数据和平均值):
    3. (3) 分析与讨论:

      ①若实验结果表明伊蚊对灭蚊液甲敏感度高于灭蚊液乙,则灭蚊液甲使用后的伊蚊存活率(>/<)灭蚊液乙使用后的伊蚊存活率。

      ②长期使用灭蚊液药效下降,其根本原因是伊蚊种群的;可采取哪种措 施 减 缓 药 效 降 低 问 题 :

三、真题演练
  • 17. (2019·浙江会考) 同一玉米棒上存在多种颜色玉米粒的现象称为“斑驳”。科学家在研究“斑驳”的成因时,发现某些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体间跳跃。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     )
    A . 缺失 B . 重复 C . 倒位 D . 易位
  • 18. (2019·江苏)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 . 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 . 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 . 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 19. (2018·江苏)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 . 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 . 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 . 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 20. (2018·海南) 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 . 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C . 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 D . 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