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富顺县怀德学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

更新时间:2020-04-15 浏览次数:20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的路线经过了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由桥梁、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和桥梁的人工岛共同构成,即“桥—岛—隧”。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寿命为120年。下图为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港珠澳大桥并非全程都在海面上,在中部有相当长一段是海底隧道,这主要是为了( )
      A . 方便大型轮船通 B . 缩短通行距离 C . 避开台风的威胁 D . 使旅客有多种风景体验
    2. (2)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受益最显著的产业是( )

      ①建材行业

      ②信息产业

      ③物流业

      ④旅游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部山区的紫鹊界梯田(图2)阡陌纵横,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里没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库,也无需人工引水灌溉,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紫鹊界梯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 水田 B . 旱地 C . 林地 D . 草地
    2. (2) 影响图示梯田修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 B . 地形 C . 气温 D . 降水
    3. (3) 梯田上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 . 玉米 B . 小麦 C . 水稻 D . 棉花
  • 3. 国家统计局2018年1月18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17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90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8.52℅,男性占总人口的51.2℅。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43‰;死亡率为7.11‰。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1) 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我国城镇人口少于乡村人口 B . 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 . 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 . 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2. (2) 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①资源紧缺

      ②劳动力不足

      ③环境破坏

      ④就业压力大

      ⑤住房困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 4. 读“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上图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
      A . 东高西低 B . 西高东低 C . 中部高,四周地 D . 北高南低
    2. (2) 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
      A . 青藏高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柴达木盆地 D . 黄土高原
    3. (3) 我国地势分布特点,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好处是有利于( )
      A . 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B . 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C . 在第三级阶梯大力开发水电 D . 在第一级阶梯上精耕细作
  • 5. 读“黄河干流河段示意”,完成下列各题。

    1. (1) 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现象出现在(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2. (2) 导致黄河泥沙含量大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B . 黄土高原风力侵蚀严重 C .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 D . 黄土高原夏秋季节多暴雨
    3. (3) 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4. (4) 凌汛产生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河段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②河流沿岸植被稀少

      ③河段有明显的结冰期

      ④人类不合理活动阻塞河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6. 下图示意中国某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区域的年降水量普遍低于( )
      A . 200毫米 B . 400毫米 C . 800毫米 D . 1600毫米
    2. (2) 根据降水空间分布推断,该区域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
      A . 种植业 B . 渔业 C . 畜牧业 D . 林业
    3. (3)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
      A . 省、市、县 B . 中央、省、县 C . 省、县、乡 D .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 7. 下图为我国西部山脉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乙所在的省区( )

      ①盛产优质的瓜果和长绒棉

      ②主要是高原山地气候

      ③农业、城市、人口多分布在绿洲地带

      ④被称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

      ⑤既有内流河又有外流河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⑤
    2. (2) 丙地区被称为“塞上江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气候湿热,盛产甘蔗,被称为“西北糖罐” B .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又叫“塞上粮仓” C . 该地区发展农业得益于引黄河水灌溉 D . 冬季温和湿润,无冻害天气
  • 8.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想利用暑期(7月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某些主要山脉或地形区的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可能出现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3. (3) 四条游览线路中,下列景象可能在途中看到的是( )
      A . ①线“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 . ③线“蓝天白云,三河马在欢快地穿梭” C . ②线“沙漠驼铃映晚霞” D . ④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 (4) 对游览线路与经过的“主要地形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
      A . ①--东北平原 B . ②--东南丘陵 C . ③--内蒙古高原 D . ④--四川盆地
  • 9. 下图中这只熊猫会发电哦!“熊猫光伏电站”于2017年12月在山西省大同市并网发电。“熊猫”的黑色部分由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成,白色部分由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这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创意而设计的新能源电站。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太阳能光伏电站( )
      A . 所用资源不可再生 B . 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C . 高纬度地区最适用 D . 全天的发电量一致
    2. (2) 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在这里建设“熊猫光伏电站"的意义是( )

      ①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②改善大气质量

      ③减少占用土地

      ④保护生态环境

      ⑤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⑤
  • 10.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最上层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如图).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在图的甲框中添加一个指向标,下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根据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大致可以判断社稷坛中“五色土”的来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黑土——大兴安岭以东的东北地区 B . 黄土——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 C . 红土——横断山脉以西的青藏地区 D . 白土——祁连山以西及以北内陆地区
    3. (3) “五色土”中的青色土壤多形成于灌溉条件良好或长期淹水的环境,是由原先的红土发生化学变化后形成的灰蓝色土壤.青色土壤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 . 小麦 B . 水稻 C . 棉花 D . 甜菜
  • 11.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
      A . B . C . D .
    2. (2) 上图中④是蒙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蒙自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出我国( )
      A . 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B . 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C . 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D . 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解答题
  • 1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①所在省区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2. (2) ②所在的盆地名称
    3. (3) ③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严重。
    4. (4) ④代表的河流是
    5. (5) ⑤代表的直辖市东临海。
  • 13. 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问题。

    1. (1) 山脉②的名称是
    2. (2) 山脉③是的分界线。(填地形区)
    3. (3) 山脉④是我国的分界线(填温度带)。
  • 14.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今宁夏之渠,岁需修浚,民间所输物料,率数十万,工夫率数十万。然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一岁所浚,且不能敌一岁所淤。往往渠高流浅……”

    1. (1) 材料一中A线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
    2. (2) 材料一地图中,南水北调A线工程沿运河为输水干线。
    3. (3) 材料二记载的河流应为材料一地图上的河(甲或乙)。
    4. (4)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天上”是指高原。
    5. (5) 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单选)
      A . 地区分布不均 B . 季节分布不均 C . 年际分布不均 D . 水污染严重
  • 15. 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与四城市降水量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A、B两图,示意冬季风的是图,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来自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性质干冷;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季风,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2. (2) 在一年中①②③④四个城市,降水量均集中在季,这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的特征,容易引发灾害。若四个城市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则代表北京的应该是(填数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