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4-12 浏览次数:1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读下列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 A 表示海洋,B 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
      A . 白天的海风 B . 夜晚的海风 C . 白天的陆风 D . 夜晚的陆风
    2. (2) 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关于四地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气温:A>B>C B . 气温:A<B<C C . 气压:A>B>C>D D . 气压 A<B<C<D
    3. (3) 若该环流为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则②为()
      A . 极地高气压带 B .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 西风带 D . 信风带
    4. (4) 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错误的是()
      A . A 地为海洋,B 地为陆地 B . ②为径流输送 C . ④为水汽输送 D . ③为蒸发
  • 2. (2018高一上·浙江月考) 2016年12月7日,某地发生6.4级地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据地震发生地点判断,这次地震发生在(   )
      A .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 .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 . 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交界处
    2. (2) 此次地震发生时,当地(    )
      A . 人们先感觉到地面左右摇晃 B . 人们先感觉到地面上下震动 C . 气候正处于高温晴朗的时期 D . 气候正处于寒冷干燥的时期
    3. (3) 据图可判断出(   )
      A . 地中海面积将变大 B . 红海面积将变小 C . 喜马拉雅山脉高大 D . 庐山多陡崖绝壁
  • 3.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1) 甲区域河流航运价值较乙区域河流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 甲区域河流下游地区无结冰期 B . 乙区域河流流量较小 C . 甲区域经济发达,航运量大 D . 甲区域地形平坦,较乙区域有较大优势
    2. (2) 从甲国最大港口(鹿特丹)至上海港,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①④③
    3. (3)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沙尘暴 C . 土壤盐碱化 D . 洪涝灾害
  • 4. (2019高三上·鄂尔多斯月考) 图a和图b是我国某地区近二十年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 东北地区 B . 华北地区 C . 南方地区 D . 西北地区
    2. (2) 从图a可知,该地早期土地利用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
      A . 土地沙漠化 B . 水土流失 C . 土地次生盐碱化 D . 湿地锐减
    3. (3) 该地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是( )
      A . 湿地的保护 B . 红壤的改良 C . 盐碱地的治理 D . 风沙的治理
  • 5. 下图为“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各题。

    1. (1) 图中甲地盛行风发生的时间和主要成因是(    )
      A . 1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 7月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C . 7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 1月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2. (2) 7月控制乙地的气压系统属于(    )
      A . B . C . D .
  • 6.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等压面分布图,①③两地为陆地,②地为湖泊,P1、P2代表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时,小船上的旗帜最可能飘向( )
      A . 东南 B . 西北 C . 东北 D . 西南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最可能是白天 B . ①地盛行下沉气流 C . ②地为阴雨天气 D . ②地气温高于③地
  • 7.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乘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
      A . 先向东北,后转向东 B . 先向西北,后转向西南 C . 先向北,后转向南 D . 一直向东南
    2. (2) 当甲地地方时为18点时(    )
      A . 全球昼夜等长 B . 理论上全球为同一日 C . 昏线与乙地所在经线相交于赤道 D . 太阳直射180°经线
    3. (3) 下列关于两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河河水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于①河 B . ①河所在地风能资源丰富,②河入海口海域石油资源丰富 C . ③④两山脉均位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D . ③④两山脉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 8. (2019高二上·肥东期中) 读我国华北某地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 . 45米 B . 50米 C . 65米 D . 60米
    2. (2)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 . B . C . D .
    3. (3) 图中干流的主要流向为(    )
      A . 东南流向西北 B . 东流向西 C . 南流向北 D . 东北流向西南
  • 9.     2012年8月6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降落火星。该火星车收集的数据,有助于科学家弄清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以及火星过去和现在的可居性问题。根据下表中的相关数据。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美国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相当②火星、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温度比较适宜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2. (2)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是(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二、综合题
  • 10. 读“季风分布图1”和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2,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为月份季风分布图,判定理由是
    2. (2) 东亚地区此季节盛行的季风是,该季风是从高压辐射出的。此季节安徽淮北地区气候特点是
    3. (3) 南亚印度半岛气候类型是,夏季盛行季风, 该季风是怎形成的?
    4. (4) 图1中甲地气候资料是 A,B,C,D四幅气候资料图中的图,该地一年中最热月份为月,分析原因:
  • 11. 读某东西向地质剖面示意图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乙;丙;从地貌上看,甲处是,其形成原因是
    2. (2) 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并简述理由。
    3. (3) 图中②、③、④、⑤处表示水汽运动,则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类型);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③;⑤
    4. (4) 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能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2. (2019高二下·青铜峡期末)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mm,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 (1) 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 (2) 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 (3) 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 (4) 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