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5-31 浏览次数:2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    )

    A . d、N B . b、M C . c、N D . c、M
  • 2. 许多科学家认为,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了,从宿主细胞那里获取丙酮酸,宿主细胞从需氧细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线粒体。以下哪些证据不能支持这一论点(   )
    A . 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 B . 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DNA相似的环状DNA C . 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少数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大多数由核DNA指导合成 D . 线粒体和细菌DNA中无遗传效应片段的比例,比真核细胞低
  • 3. (2018高三上·成都开学考)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 B .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形态发生变化 D . 细胞凋亡不会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 4. 下面图一为某高等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该动物的某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核DNA分子有12个 B . DE和GH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细胞一分为二 C .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发生在FG段,此阶段的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 D . 若图二表示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则该时期为曲线图的HI段
  • 5. 关于下图所示代谢过程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所示的过程叫做翻译,一个mRNA上可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B . D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只位于DNA上,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只位于RNA上 C . 携带肽链的tRNA会先后占据核糖体的2个tRNA结合位点 D . 最先进入核糖体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在肽键形成时脱离氨基酸
  • 6. 下图为果蝇体细胞中一个DNA分子上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I、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B . 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C . 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 D . 若b、c分别控制果蝇的白眼、红宝石眼,则b、c为等位基因
  • 7.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 . 单倍体育种 B . 杂交育种 C . 人工诱变育种 D . 细胞工程育种
  • 8. 下图不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

    A . 1表示细胞外液,2~4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B . 1表示生物膜系统,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核膜 C . 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D . 1表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2~4分别表示大脑、小脑、脑干
  • 9. 如图所示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下列有关叙述最可能成立的( )

    A . 若a、c不释放递质,则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B . 若a释放递质,则N内会检测到a释放的神经递质 C . 若c释放递质,则b处可记录到膜内外电位的反转 D . 若a、c同时释放递质,N的膜电位会变为外负内正
  • 10. 研究指出,有些人可能具有抵抗HIV侵染的能力,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HLAB57基因,能使身体内产生更多功能强大的某种免疫细胞,该种免疫细胞能产生大量可抑制HIV活性的蛋白质。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
    A . 机体只能依赖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消灭HIV B . HLAB57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可直接消灭HIV C . 含有HLAB57基因的细胞可能具有识别HIV的能力一 D . T细胞在HIV侵入人体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其免疫功能
  • 11. 林业研究者为了研究徂徕山森林公园中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株•hm-2

    %

    密度/株•hm-2

    %

    密度/株•hm-2

    %

    A

    1100

    100.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95

    80

    7.92

    880

    87.13

    A . A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B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C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 B . 研究者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 C . 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D . 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原因是后一个群落中物种的繁殖能力强
  • 12. 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被安乐死。作为地球上第三大陆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北部白犀牛曾经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部、中部地区。由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对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彻底猎捕,到了1984年,野外仅剩15只幸存。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下列关于北部白犀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是由于人类的乱捕滥猎 B . 北部白犀牛现存数量过少,与其出生率低、死亡率高有关 C . 北部白犀牛的灭绝会导致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的食物链中断 D . 可尝试利用克隆技术保护北部白犀牛
  • 13. 研究者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 B . 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发出行为信息 C . 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 .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 14. 东北马鹿生活于高山森林,喜欢群居。近几十年随着森林不断遭到砍伐,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下表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能量

    营养级

    同化总量/106J

    储存能量/106J

    呼吸消耗/106J

    A

    956

    236

    720

    B

    100

    15

    85

    C

    4

    1

    3

    D

    17

    6

    11

    A .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7% B .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没有增加 C . 马鹿的栖息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导致马鹿的环境容纳量降低 D . 建立马鹿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就地保护
  • 15.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 . c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C . 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 . e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能促进水的重吸收
二、多选题
  • 16.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研究人员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胚乳中的脂肪 B . 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 C . 实验第11d如果提供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即可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显著增加 D . 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上述种子萌发的幼苗无光合作用
  • 17. 某科研小组观察牵牛花的阔叶、窄叶(由基因R、r控制)和红花、蓝花(由基因M、m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用纯合牵牛花做了如下实验:

    亲本组合

    F1

    F2

    阔叶红花

    阔叶红花

    阔叶蓝花

    窄叶红花

    窄叶蓝花

    阔叶红花(♀)×窄叶蓝花(♂)

    162

    72

    10

    31

    11

    阔叶红花(♂)×窄叶蓝花(♀)

    158

    70

    11

    29

    10

    分析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基因R、r和基因M、m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 . 可能基因型RM的花粉不育 C . 可能基因型RrMM和Rrmm的个体死亡 D . 若基因型RrMM和Rrmm的个体致死,将F2阔叶红花自交,后代窄叶蓝花个体占1/24
  • 18. 科学家布里吉斯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也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已知含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XY、XO)为雄性,含两条X染色体的果蝇(XX、XXY)为雌性,含三条X染色体或无X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 父本、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均发生了基因突变 B . 母本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 C . 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 D . 可对子代红眼雄、白眼雌果蝇体细胞制片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探究原因
  • 19. 下列有关人体稳态及维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 B .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 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 D . 若某种病毒破坏吞噬细胞,则其既影响非特异性免疫过程又影响特异性免疫过程
  • 20. 泰城新区建设中建了比较多的湿地,关于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建湿地存在群落演替,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一般会逐渐增多 B . 建立湿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 . 湿地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实验题
  • 21. 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某农科院在适宜温度的条件下对温室黄瓜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其中下表为Q光照强度下的测定值),请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组别

    处理(Q光照强度)

    净光合速率(molCO2m-2s-1

    相对气孔开度(%)

    A

    对照

    大气CO2浓度

    12

    100

    B

    干旱

    7.5

    62

    C

    对照

    CO2浓度倍增

    15

    83

    D

    干旱

    9.5

    47

    1. (1) 当A组净光合速率为12 molCO2·m-2·-1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
    2. (2)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干旱胁迫降低净光合速率的原因是
    3. (3) 根据以上研究分析,促进温室黄瓜增产的途径有
    4. (4) 气孔的大小除受水分的影响之外,还可能受植物激素如脱落酸的影响。研究者取生长良好黄瓜完全展开的叶,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观察并测定气孔直径。然后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的,另一侧用吸引,后,在光下处理30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脱落酸,再在光下处理30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图示可知,脱落酸可诱导,用浓度为的脱落酸处理黄瓜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

  • 22.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下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子房发育成果实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源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在果实发育中的体现是
    2. (2) 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实验如下: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将等量根尖放在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做能源。
    3. (3) 分别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和赤霉素类似物(B)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实验结果(棉花平均蕾铃脱落率)记录如下:

      浓度(µmol/L)

      脱落酸

      种类

      0

      1

      5

      10

      50

      100

      A

      23%

      21%

      20.5%

      18%

      16.3%

      20.7%

      B

      23%

      24.5%

      27.2%

      29.3%

      33%

      34.5%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10μmol/L的B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是。表中数据(填“能”或“不能”)表明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

      ②欲探究0.5μmol/L的A和0.5μmol/L的B复合使用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除表中所给实验外,还需增设三组实验。

四、综合题
  • 23. 科研人员利用一个纯合的野生型红眼果蝇种群做实验,偶然得到一只棕眼果蝇,于是将该棕眼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均为红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棕眼=3:1。欲研究红眼基因与棕眼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并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同源区(图中黑色部分),进行了以下分析及实验活动,请回答:
    1. (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判断棕眼为性性状,但不能确定红眼、棕眼基因的位置,需进一步统计F2棕眼果蝇的性别比例。
    2. (2) 若F2中,棕眼果蝇雌、雄均等分布,则控制红眼、棕眼的基因位于
    3. (3) 若F2中,棕眼均为雌果蝇,则控制红眼、棕眼的基因位于
    4. (4) 若F2中,棕眼均为雄果蝇,则控制红眼、棕眼的基因可能位于

      请利用野生型及F1、F2中的果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一次杂交实验,明确该判断。

  • 24. 家蚕蚕体有斑纹、无斑纹由8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已知无正常8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家蚕品种A,其细胞中8号染色体如图所示:

    1. (1) 有斑纹品种A的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该品种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1 , 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 (2) 以有斑纹个体A为父本,正常的无斑纹个体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个有斑纹家蚕B(如图),该家蚕个体出现的原因是
    3. (3) 若家蚕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8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8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家蚕B为父本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中染色体组成完全正常的个体占
    4. (4) 雄蚕比雌蚕生命力强,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蚕卵(受精卵)的颜色由基因D控制,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现有家蚕全部为纯合黑色蚕卵。科研人员用特殊手段大量处理家蚕后发现,基因D可缺失,也可转移到性染色体上,并能在性染色体上正常表达,家蚕细胞中不含基因D表现为白色卵(基因D缺失用d表示),各种基因型的配子和个体均可育。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在处理基因型为DDZW的雌蚕时得到了ddZWD的新品种雌蚕。请利用该新品种雌蚕,培育出新品种雄蚕,新品种的后代可实现通过选择卵色只养雄蚕。实验方案是
  • 25. 南方某地采用在荔枝园内养鸡的生态荔枝园生产模式,获得的收益比普通荔枝园有很大提高。图一为该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二为裸地、荔枝树下的苔藓和凋落物覆盖条件下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动态,土壤呼吸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作物根系进行细胞呼吸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注:Rs-裸为裸土土壤呼吸速率;Rs-苔为苔藓覆盖土壤呼吸速率;Rs-凋为凋落物覆盖土壤呼吸速率)。请分析回答:

    1. (1) 据图一,请写出该荔枝园中与鸡有关的食物链,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 (2) 据图二,土壤呼吸速率最高的是,试分析说明可能的原因。土壤有机物中的能量去路是
    3. (3) 普通荔枝园果树易患病害。为治理根部病害,有的果农经常施用农药,病害却越来越严重,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农药的选择作用而保留了;另一方面,,造成病原微生物失去限制。这种方法还会污染无机环境,并且通过传递给人类,危害健康。
    4. (4) 与普通荔枝园相比,生态荔枝园中害虫减少,土壤肥沃。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该模式提高了,促进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