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2020年高三理综生物“三诊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3-05 浏览次数:30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关于酵母菌和破伤风芽孢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具有细胞壁和细胞核 B . 都具有线粒体和核糖体 C . 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D . 都属于异养生物
  • 2.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蛋白质直接参与的是(    )
    A . 氧从细胞质基质进入线粒体 B . 胰岛素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 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乳酸 D . 侵入人体的病原体通过体液免疫被清除
  • 3. 下列以洋葱为材料进行的实验,错误的是(    )
    A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线粒体,需用健那绿染色 B . 不宜选用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 取紫色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其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先找到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
  • 4. 体外培养的脂肪干细胞(ADSCs)可在不同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定向分化为成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另有研究发现注射ADSCs可显著减少某些疾病中的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连续分裂的ADSCs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B . ADSCs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C . ADSCs在诱导剂作用下定向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D . 注射ADSCs能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实现的
  • 5. 下列有关性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成性激素的单体是氨基酸 B . 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 C . 性腺分泌的性激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 D . 性激素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 6. 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转录和翻译的模板都由C,H,O,N,P组成 B . 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反过来影响该基因的表达 C . 基因的转录产物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 . 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二、综合题
  • 7. 在4月和9月,茶树树冠上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研究可通过测定的吸收速率来表示上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该物质进入叶肉细胞后在中被固定。
    2. (2) 光照强度为0和b时,叶肉细胞中都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3. (3) 光照强度小于a时,限制上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判断依据是。光照强度为a时,4月上层叶片单位时间内固定的太阳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月。
  • 8. 研究人员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材料进行脊髓反射实验,参与该反射活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用硫酸分别刺激左、右后肢中趾的皮肤,左、右后肢均收缩。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蛙的脑去除是为了避免神经系统的调节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 (2) 受刺激部位兴奋时,细胞膜对(填“Na+”或“K+”)的通透性增加,与相邻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将兴奋沿神经向前传导。该实验结果说明A神经和B神经中(填序号)

      ①只含有传入神经

      ②只含有传出神经

      ③既含有传入神经,又含有传出神经

      ④无法确定

    3. (3) 环切脊蛙左后肢中趾的皮肤后,用硫酸刺激左后肢中趾,左、右后肢均不收缩,说明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内。
    4. (4) 可卡因是一种麻醉剂,作用于B神经时,对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麻醉顺序不同。为研究麻醉顺序,进行了分组实验,结果见表。

      组别

      麻醉部位

      处理方法

      左后肢

      右后肢

      右后肢的B神经

      立即刺激左后肢中趾的皮肤

      收缩

      收缩

      右后肢的B神经

      立即刺激右后肢中趾的皮肤

      不收缩

      不收缩

      右后肢的B神经

      间隔一段时间后,刺激左后肢中趾的皮肤

      收缩

      不收缩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9.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团队将某种水稻抗病品种A和优质感病品种B间隔种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隔种植能明显降低品种B的稻瘟病感染度,从而提高产量。

    资料二:华南农业大学对“水稻—蕹菜间隔种植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隔种植能明显降低稻瘟病的发病率,还能控制稻纵卷叶螟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

    1. (1) 间隔种植的农田中,品种A和品种B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依据是。水稻种群在农田中的空间特征属于分布。
    2. (2) 稻纵卷叶螟取食水稻叶片导致水稻流向人类的能量减少,原因是(答出1点即可)
    3. (3) 研究表明,在不同物种间隔种植的农田中,昆虫的产卵和交配行为会受到植物颜色、形状等的影响,这说明离不开信息传递。生物多样性还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体现了其价值。
    4. (4) 小麦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控制小麦病虫害可采取的种植策略(答出2点即可)
  • 10. 某二倍体异花传粉的两性花植物,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杂合植株形成的配子中,一般只含该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原因是。若杂合植株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产生了含有该对等位基因的异常配子,则该配子的形成是减数第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2. (2) 为探究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用自然种群中的一株红花植株作母本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若,则红花为显性性状;若,则红花为隐性性状。
    3. (3) 研究发现该植物杂合植株的花药不能发育,且红花为显性性状。请用自然种群中的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要求写明父本、母本)
  • 11. 根癌农杆菌感染葡萄等果树,会引起根细胞增殖产生根瘤,危害极大。研究发现黑曲霉对根癌农杆菌有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癌农杆菌能引起葡萄产生根瘤,根瘤菌也会引起豆科植物产生根瘤,它们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2. (2) 研究发现,改变培养基中某一营养物质后,黑曲霉所产生的抑菌物质对根癌农杆菌抑制效果不同,实验结果如图。

      ①实验中改变的营养物质属于,除该物质外,培养黑曲霉还需要的营养物质一般还有

      ②实验中先将黑曲霉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摇瓶培养5天,进行摇瓶操作的目的是(答出1点即可);再利用黑曲霉培养基的滤液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组的抑菌效果最好,可能的原因是(答出1点即可)

    3. (3) 研究发现,黑曲霉分泌的酶可用于果汁、果酒等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将黑曲霉细胞固定化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该方法时,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会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 12. 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成功改造了猕猴基因组中与某病症(Z症)相关的 SHANK3基因,制备出Z症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为该病的研究和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操作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进行甲过程前,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养到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
    2. (2) 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注入受精卵后,Cas9蛋白能在特定部位切割SHANK3基因(下图虚线所示),使该基因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经其切割后产生具有末端的DNA片段。……

    3. (3) 乙过程应将受精卵移入中继续培养,该过程通常需要维持一定的CO2浓度,CO2的作用是。丙表示的过程是
    4. (4) 由以上技术获得的Z症猕猴,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克隆Z症猕猴,请写出基本程序(用流程图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