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0-03-31 浏览次数:2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为亚洲东部与南部的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盛行风向最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2. (2) 甲盛行风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 地形的起伏 C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 洋流的分布
  • 2. 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M、N为锋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是( )
      A . 北半球冷锋 B . 北半球锋面气旋 C . 南半球锋面气旋 D . 南半球暖锋
    2. (2) 图中各点天气状况可能处于阴雨天气的是( )
      A . ①④⑤ B . ②③⑤ C . ①④ D . ②③
    3. (3) 据图可知④处的风向为( )
      A . 东南风 B . 东北风 C . 西北风 D . 西南风
  • 3.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河流最可能是哪个地区的河流(    )
      A . 南方地区 B . 青藏高原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北方地区
    2. (2) 图示河流7月份流量增加的原因是(    )
      A . 冰雪融水增多,汇入河流 B . 雨季降水增多,汇入河流 C . 积雪融水增多,汇入河流 D . 地表冻土融化,水量增大
  • 4.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若岩层Ⅰ为页岩,Ⅱ为石灰岩,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有可能变质成为新的岩石是(     )
      A . 甲-大理岩 B . 乙-板岩 C . 丙-大理岩 D . 丁-石英岩
    2. (2) 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为(    )
      A . 地垒 B . 地堑 C . 背斜 D . 向斜
  • 5. (2019高三上·河南月考) 冈底斯山横贯我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下图为1970-2016年冈底斯山各海拔冰川面积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冈底斯山的地质构造成因是(    )
      A . 板块挤压,褶皱上升 B . 板块挤压,断裂上升 C . 板块张裂,褶皱上升 D . 板块张裂,断裂上升
    2. (2) 在海拔6300-6600米之间,冈底斯山冰川面积减小较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气温 B . 植被 C . 太阳辐射 D . 人类活动
  • 6. 读下列四幅气候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按序号判断四地的气候类型(    )
      A .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温带大陆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2. (2) 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气候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B . ②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10︒S---10︒N之间 C . ③气候区的植被物种丰富、高大密集且有垂直分层 D . ④气候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 7. 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    )
      A . 祁连山后退 B . 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C . 祁连山上升 D . 河流堆积作用减弱
    2. (2) 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 . 海拔较高 B . 缺乏土层 C . 光照不足 D . 降水稀少
    3. (3) 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 . 气候凉爽 B . 降水丰富 C . 水源充足 D . 地形平坦
  • 8. 下图中M表示绿色植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图示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 生产功能 B . 呼吸作用 C . 分解功能 D . 化合作用
    2. (2)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 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D .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9.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坡向 B . 水分 C . 热量 D . 地形
    2. (2) 丙图中苔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            ②海拔低

      ③处于阴坡             ④处于背风坡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 .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 .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 .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 (2) 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 人口老龄化 B . 婚姻家庭 C . 政治因素 D . 经济因素
    3. (3) 该国可能是(    )
      A . 中国 B . 巴西 C . 德国 D . 泰国
  • 11. 环境人口容量的简称,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影响人口容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 资源 B . 经济水平 C . 消费水平 D . 文化水平
    2. (2)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 . 甲省 B . 乙省 C . 丙省 D . 丁省
二、综合题
  • 1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②洋流名称为,对乙地气候类型形成的影响表现为,①洋流名称为
    2. (2) 丁处海峡表层海水流动方向为,其流向主要受影响。
    3. (3) ①洋流的成因是受离岸的影响,深层海水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流。
    4. (4) 一艘轮船从B城到A城,在洋流作用下其航行速度先是较,到达丁海峡时,航行速度会过丁海峡后,航行速度较
  • 13.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判断图中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说明理由;指出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2. (2) 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3. (3) 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
    4. (4) 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哪一个?分析其区位优势。
  • 14. 下图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甲、乙图中A、C、D、G处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2. (2) 说出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并解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 (3) 写出甲图中A→D体现出的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和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4. (4) 图中E→F→G体现出了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这些自然带中,F地因地制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1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飓风是形成于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广阔的洋面、充足的热量、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和地转偏向力是飓风形成的关键条件。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经常受到来自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墨西哥湾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高出2~3℃,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和登陆后,势力有显著变化。下左图为墨西哥湾区域示意图和下右图为飓风结构示意图。

    1. (1) 根据右图的飓风结构示意图,说出飓风的三个组成部分。
    2. (2) 与同纬度大西洋相比较,简述墨西哥湾水温较高的原因。
    3. (3) 飓风给沿海地区人们带来的灾害主要有哪些?
    4. (4) 说明在登陆过程中飓风势力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