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0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2.物质科学-光

更新时间:2020-02-18 浏览次数:36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七下·慈溪期末) 阳光下树影里有一个个圆形的亮斑,这一现象能说明(   )

    ①光的传播速度很大;②太阳是球状体;③树叶间的透光孔都是圆形的;④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②③④
  • 2. (2019八上·萧山期中) 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以MN为轴稍向后转动一个角度,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 . 都不能成像 B .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 3. (2019·杭州) 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 . 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 . 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 . 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 . 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 4. (2019七下·苍南期末) 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一束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入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光斑的移动方向(   )

    A . 向左移动 B . 向右移动 C . 不移动 D . 无法判断
  • 5. (2019七下·苍南期末) 教室黑板用久后有一部分变的光滑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如右图所示。当太阳光从右侧窗户射入时,最有可能因反光看不清光滑处字的位置是(   )

    A . A同学 B . B同学 C . C同学 D . D同学
  • 6. (2019七下·苍南期末) 如图所示,物体S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AB处放一块不透明的塑料,则像S'将会(   )

    A . 不变 B . 变暗 C . 只剩一半 D . 消失
  • 7. (2019七下·嵊州期末) 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的传播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19七下·嵊州期末)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放置 B . 实验宜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C . 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 .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和物仍会完全重合
  • 9. (2019八下·慈溪期末)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手影 B . 水中倒影 C . 平面镜成像 D . 放大镜成像
  • 10. (2019七下·诸暨期中) 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 .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 11. (2019·温州) 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 . 缩小的虚像 B . 放大的虚像 C . 缩小的实像 D . 放大的实像
  • 12. (2019·杭州) 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 . 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 . 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 . 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 13. (2019七下·苍南期末) 某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
    A . 将凸透镜往下移 B . 将光屏往下移 C . 将蜡烛往下移 D . 将蜡烛往前移
  • 14. (2019七下·椒江期末) 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根据成像情况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B . 凸透镜成的是虚像 C . 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 .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 15. (2019七下·南浔期末)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2019全国爱眼日主题发布: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下面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眼睛与屏幕距离适当,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时间再长也没有关系 B . 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C . 乘车时、走路时看书,既节约了时间,对眼睛也没有伤害 D . 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路径
  • 16. (2019八下·慈溪期末)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是12cm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当像离凸透镜的距离是12cm时,像的性质是(   )
    A . 倒立放大实像 B . 正立放大虚像 C . 倒立缩小实像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 17. (2019七下·慈溪期末)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右图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入一个正放的三棱镜时,在棱镜另一侧的墙面上看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现象。

  • 18. (2019七下·永康期末) 有时候,我们可以在清澈而平静的湖中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云在水面的形成的虚像;“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形成的虚像。
  • 19. (2019七下·南浔期末) 伴着绿水青山的理念,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好,一群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边,如图所示。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它们展翅飞走时,它们在水中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人的感觉角度出发,你看到的这些情景都是在你的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 20. (2019九上·萧山月考) 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小金进行了实验。

    1. (1) 小金应选择(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作为实验材料之一,以便观察到其后方的蜡烛,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等;
    2. (2) 小金按甲图实验,将蜡烛靠近(1)中所选的材料一段距离,像(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 (3) 小金做了三次实验,获得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处理是,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
  • 21. (2019·绍兴) 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


    【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20°

    40°

    60°

    80°

    折射角

    13°

    35°

    41°

    【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⑵(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⑶

  • 22. (2019七下·嵊州期末) 某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时,将光从不同方向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获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α

    15°

    30°

    45°

    50°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50°

    60°

    折射角γ

    11°

    21°

    30°

         

    41°

    1. (1) 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现象。
    2. (2) 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增大值入射角增大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请你根据上述规律判断:当入射角为50°时,折射角大小的范围是      
      A . γ<30° B . 30°<γ<41° C . γ>41°
    4. (4) 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入射角为45°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大小为
  • 23. (2019九上·杭州月考)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厘米。
    2. (2) 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 (3) 由于蜡烛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把凸透镜往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的方;
    4. (4) 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5. (5) 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近视/远视)。
四、解答题
  • 24. (2019七下·天台期末)                      
    1. (1) 如图一束光线以与水面成30°角斜射到水面上,试在图中画出光线AO经过水面后的光路图。

    2. (2) 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完成图所示的光路图。

  • 25. (2019七下·南浔期末) 小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 当小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

      答下列问题:光屏上成一个(选填“倒立”或“正立”)、等大的实像,并推算出焦距为厘米。

    2. (2) 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15cm,如果还想成一个清晰的像在光

      屏上,可将另一(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