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教科版(2001) /六年级上册 /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选择题专项练习(二)

更新时间:2019-12-20 浏览次数:439 类型:单元试卷
一、常考题
二、易错题
  • 19. 小明的爸爸钓鱼时用的手持式钓鱼竿(如图所示)属于(    )。

    A . 省力杠杆 B . 费力杠杆 C . 等臂杠杆
  • 20. 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    ),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
    A . 提系杆秤 B . 不等臂秤 C . 等臂杠杆秤
  • 21. 如图是杆秤,粗心的大妈拿了一个比原来要重一些的秤砣,她所称出重物的重量比实际重量(    )。

    A . 一样重 B . 轻一些 C . 重一些 D . 没有影响
  • 22. 自行车(如图)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自行车上的螺丝与螺帽运用了斜面的原理 B . 脚踏运用了轮轴原理 C . 大齿轮和小齿轮构成了滑轮组
  • 23. 一个钩码重为0.5N,分别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实验,理论上说测力计读数等于0.5N的是(    )。
    A . B . C .
  • 24. 如图所示,轮轴a和轮轴b的轴一样大,如果在甲、乙两个轮上用力,分别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那么甲、乙两轮上钩码的数量关系是(    )。

    A . 甲=3,乙>3 B . 甲<乙<3 C . 乙<甲<3
  • 25. 关于滑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B .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还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C . 定滑轮实质上是个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D . 动滑轮实质是个省力的杠杆
  • 26. 自卸车又称翻斗车,可以自行卸载货物。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以看成是杠杆,B处是可伸缩的液压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B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用力点 B . B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C . C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D . C点是支点,液压杆的位置B是阻力点
三、挑战题
  • 27. 制作小杄秤时,把杆秤提绳位置向秤盘方向移动,杆秤最大称重会(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 28. 如图,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由于燃烧使其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2分钟后,发生的变化是(    )。

    A . 长蜡烛的一端升高,短蜡烛的一端下降 B . 短蜡烛的一端升高,长蜡烛的一端下降 C . 两根蜡烛保持原位置不动
  • 29.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先用双手握住左右两边的钩码,然后同时松开,放手时,有问号的那两个钩码(    )。

    A . 向上运动 B . 向下运动 C . 保持不动
  • 30. 大象和小猴玩跷跷板,大象体重优势明显,小猴高高翘起。如果要让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可采用的办法是(    )。

    A . 小猴尽量往前移,大象尽量往后移 B . 小猴尽量往后移,大象尽量往后移 C . 小猴尽量往后移,大象尽量往前移
  • 31. 利用下列工具工作时,不是应用杠杆原理的是(    )。
    A . 用理发剪理发 B . 用天平称量物体 C . 用擀面杖压面团
  • 32. 50千克的人站在跷跷板的某一位置,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由此可以估计,球大约为(    )。

    A . 25千克 B . 50千克 C . 100千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