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

更新时间:2019-12-23 浏览次数:4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 1. 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不向水中丢垃圾 B .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 . 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 2. 小科暑假乘飞机第一次深入我国的西北,游览了蓝色的青海湖,白色的茶卡盐湖,土黄色的敦煌等西北的色彩。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空碧蓝碧蓝的,白云都在他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科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 “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是描述当地的气候特征 B . 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不舒服,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降低的缘故 C . 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对流层 D .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 3. 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    )
    A . 苍蝇飞近你的眼睛时,你马上闭上眼睛 B . 人碰到高温物体,会马上缩手 C . 触动含羞草,它的小叶会闭合,叶柄会下垂 D . 小鸟受惊就会飞走
  • 4. 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始终在液面上。如右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以及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

    A . F<F  ρ B . F=F  ρ C . F<F  ρ D . F=F  ρ
  • 5.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下面有关神经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若把神经元比拟成人的手及手臂,则手指相当于树突 B . 神经元包括树突和轴突两部分 C . 轴突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D . 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条轴突
  • 6. 类比法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某些抽象的科学知识,下列应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 . 通过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来判断物体的导电能力 B . 通过例举水压是水流形成的原因来帮我们理解电压 C . 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 . 通过图中所示方法来表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
  • 7. 小柯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接近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 8. “负压”是低于常压(即常说的一个大气压)的气体压强状态。负压的利用非常普遍,如负压救护车是一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救治和转运传染病等特殊疾病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机率。下列物体内部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 . 充满气的自行车轮胎 B . 烧煮中的高压锅 C . 未开封的雪碧瓶内的气压 D . 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部的气压
  • 9. (2017八上·温岭期末) 为了检测一元硬币、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的导电性,小妍同学设计了一个电路,用两金属夹夹住物体。操作时,分别在两金属夹之间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或塑料尺。当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发光,两金属夹之间可能接入了 ()

    A . 硬币或橡皮 B . 铅笔芯或硬币 C . 橡皮或塑料尺 D . 塑料尺或铅笔芯
  • 10. “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这十个字沉痛的揭示了酒后驾车的危害。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走路不稳,与这些词语相对应的神经中枢依次是(    )
    A . 大脑、脊髓、脑干 B . 大脑、脑干、小脑 C . 大脑、小脑、脑干 D . 小脑、脊髓、大脑
  • 11. 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 . 如图所示的电压值为4V C . 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D . 可以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的两端
  • 12. 海口、湖州、哈尔滨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 13. 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    )
    A . 生长素、乙烯、胰岛素都属于植物激素 B . 碘酒、泥浆水、可乐都属于溶液 C . 垂体、甲状腺、性腺都属于内分泌腺 D . 大脑、脊神经、脑神经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 14.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给我们生活提供了方便,但经常有人忘记上锁产生费用纠纷。现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提醒锁车电路:当车支架支起(S1闭合时),蜂鸣器响起,提醒锁车;当车上锁(S2断开),蜂鸣器停止发声。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5. 某同学在20℃(已知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20℃时为31.6克,50℃时为85.5克)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5.5克硝酸钾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 .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①③④均为饱和溶液 D . ④→⑤可析出53.9克硝酸钾晶体
  • 16.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4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 . 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1.5伏不变 C . 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3欧~15欧 D . 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 17. 溶液是一类混合物,它具有、稳定、透明等特点。氯化钠溶液在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浓度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填“>、=、<”)。
  • 18. 水通直流电后,在接电源正极的电极上产生气体甲是;在另一极产生能用火柴点燃的气体乙。甲乙气体的体积比是;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 19.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是因为橡胶棒里的原子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毛皮(填强或弱)
  • 20. 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电路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

    1. (1) 图中“A”是
    2. (2) 充电宝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当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是电路组成中的
    3. (3) 充电宝内部单节锂电芯的输出电压为3V~5V,如果电芯串联,则输出电压成倍增加;如果电芯并联,则输出电压不变。在保障输出电压3V~5V不变时,为了增加充电宝储电能量,通常将多节锂电芯连接在一起,则其连接方式是
  • 21. 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 (1) 图中cd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2. (2) de段出现血糖含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是
    3. (3) 人体的血糖含量正常值为a,但却并不时刻处于a的值,而是处于a附近的一个动态范围,这是因为共同调节的结果。
  • 22.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B属于水循环的
    2. (2) 如果某地区的地表的森林覆盖率高,则会加强(填字母)的强度。
  • 23. 小科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有两种混合物需要分离,请你帮助他选择合适的分离装置,选用下列装置的字母并写出名称:

    1. (1) 水中混有难溶性的氢氧化铜,选用
    2. (2) 从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选用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
  • 24.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A

    B

    C

    D

    E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60℃

    溶剂种类

    酒精

    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食盐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剩余固体质量

    X

    10g

    7.6g

    6.4g

    0g

    1. (1) 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有,本题利用的是方法研究各变量对溶解性的影响。
    2. (2) 写出A组中X的数据:克。
    3. (3) 由A、B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5. 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浓度(mg/L)

    平均每株生根数(条)

    平均根长(cm)

    0.2

    7.8

    10.0

    0.3

    7.4

    9.6

    0.4

    6.3

    9.4

    0.5

    5.9

    8.8

    1. (1) 由表中数据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2. (2)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确认“0.2mg/L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能或不能),理由是
    3. (3) 本实验的设计不够严谨,还需
  • 26. 在学习“大气的压强”这节内容时,科学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老师让学生观察甲乙瓶中水的沸腾情况:

    1. (1) 你预测的实验结果是:甲
    2. (2) 你认为老师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A . 液体沸腾要达到沸点 B . 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 C .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加而升高 D . 液体沸腾跟容器是否密闭有关
  • 27. 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①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③对数据进行处理。

    1. (1) 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无读数,电压表有读数但不变。判断电路的故障是
    2. (2) 排除故障,得出实验数据,绘制成乙图像。根据乙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 (3) 某小组的同学在处理数据时发现,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这是一种巧合吗?于是同学们想利用其他小组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论证,他们选用了前面小组R=10Ω的数据,发现和自己小组的结果一致。于是就得出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的结论。请你对该小组的论证提出自己的看法
  • 28. 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在学习“探究浮力的大小”这节课后。小组反复讨论,改进了老师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是弹簧测力计,C为重物,D为没有水的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的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弹簧可升降平台,G为铁架台。

    1. (1) 实验时同学们逐渐调节水平铁棒高度,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从5牛变化到3.5牛;则弹簧测力计B相应的示数变化范围
    2. (2) 通过分析,发现本实验改进后的装置优点有:红色的水可以使现象更明显;使用调节平台可以形象观察到物体溢出液体的体积变化;使用铁架台固定弹簧秤方便老师讲解。请再写出一条优点
    3. (3) 请为本实验设计记录表。
四、解答题(29题5分,30题4分,31题8分,32题9分,33--35题各6分)
  • 29. 小明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填“砝码”或“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

  • 30. 饮水机既能加热又能保温(如图甲),饮水机的简易电路图如图乙。电路中电源电压220伏保持不变,R2是加热电阻,阻值为80欧,R1是保温电阻。

    1. (1) 当开关S闭合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求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2. (2) 当开关S断开时,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电路中的电流为0.25安,求R1的电阻值。
  • 31. “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 (1) 现要配置5%的盐水200克,则应称取食盐克。若在称量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A.取出一些食盐     B.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2. (2) 一位同学最后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可能的原因是      
      A . 食盐中含有杂质 B .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残留 C . 砝码生锈 D . 食盐还未溶解完
    3. (3) 现准备将这些盐水稀释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多少水?(通过计算说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2. 如图所示是一种风速测定简易装置。其中风速表是由电流表(0--0.6A)改装而成,R为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为9V,“T”型管道的竖直管内装有可上下自由移动的轻质活塞,活塞通过轻质细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活塞与管道壁接触紧密),活塞运动时, 细杆可带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

    1. (1) 结合已有的知识,说明这个风速测定仪的原理。
    2. (2) 根据该仪器测得的风速和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风速km/h

      0

      5

      10

      15

      20

      25

      30

      接入电路的R1

      20

      16

      12

      8

      5

      2

      0

      实验中,我们把风速为0km/h时,风速仪对应的电流值标为零刻度;把风速最大时,风速仪对应的电流值标为最大风速。请计算风速仪零刻度和最大风速所对应的电流值;

    3. (3) 通过以上分析,请你说出该风速仪存在的不足之处
  • 33. 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现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设某一节密封的长方体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1. (1) 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过程中,当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注入的海水为3×106kg,计算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原沉管的质量是多少?
    2. (2) 当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半部分埋入海底的泥沙中,再将灌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会不会上浮,请解释其原因
  • 34. 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

    1. (1) 写出上图中的其中一条反射弧
    2. (2) 图中的效应器有
    3. (3) 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若某人在逃生时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反应,但无法实现逃生行为,请分析发生的病因 。
  • 35. 小明做了下面两个实验,请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1. (1) 准备了一杯60℃的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悬浮着一只新鲜鸡蛋。如图,放在室温下,一段时间后,发现鸡蛋下沉,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 (2) 他在一个空矿泉水瓶里面套一个气球,在矿泉水瓶外用绳子扎紧气球的口,然后小明对着气球吹气,可是,小明用了很大的力气也只能吹大一点点,可是矿泉水瓶里还有很大的空间,小明觉得很纳闷,请你来帮忙解释这个现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