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

更新时间:2019-11-26 浏览次数:19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几种运动中的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 . 从广州飞往北京的飞机 B . 绕地轴做自转的地球 C . 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D .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与天宫二号对接时的神舟十一号可以看做质点 B . 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从8:00到8:45,8:00指时刻 C . 田径场周长是400m,在800m跑比赛中,不同跑道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位移相同 D . 瞬时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3.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 .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 .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D .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 4. 对于“电梯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理解正确的是   
    A . “匀减速”指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 B . “匀”指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以改变 C . “减速”可以判断加速度方向向下 D . “向上“指加速度方向
  • 5. (2017高二上·鹤山期末) 下列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可看作质点的是(   )
    A . 武术 B . 击剑 C . 自由体操 D . 马拉松赛跑
  • 6. 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 B . 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 C . 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D . 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
  • 7. 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A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C点,则小球由A点到C点的位移大小为(   )

    A . 3m B . 5m C . 8m D . 16m
  • 8. 下图中不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 B . 当t=t2s时,两物体相遇 C . 当t=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 当t=t3s时,两物体相距s1m
  • 10. (2018高一上·磐安月考) 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B .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 .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多少 D .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 11. 下列情况中加速度最大的是( )
    A . 列车在50s内速度从8m/s增加到18m/s B . 汽车启动后5s 末速度表指示在36km/h C . 玩具子弹由静止加速至50m/s用了0.1s D . 飞机着陆时以60m/s初速度滑行了20s才停下
  • 12.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如图所示是一登山运动员从拉萨攀登到珠峰峰顶的线路示意图,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B . 运动员登山过程中如果速度大小不变,则相同时间内,位移一定相同 C . 计算登山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13. 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 图象,从 开始,对原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    )

    A . B . C . D .
  • 14. (2019高一下·利津月考)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3m/s2 , 这意味着(   )
    A . 该物体在任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速度的3倍 B . 该物体在任1s末的速度比该秒的初速度大3m/s C . 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为3m/s D . 该物体在任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3m/s
  • 15. 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下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

    A . C的路程大于B的路程 B . 平均速度v­A> vB > vC C . 平均速度v­A = vB = vC D . A的速度一直比B、C大
  • 16. 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线可知其速度 时间的关系为   

    A . B . C . D .
  • 17. 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的小球,在第1s末的速度为2m/s,在第2s末的速度为4m/s,在第3s末的速度为6m/s,在第4s末的速度为8m/s,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小球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小球在这4s内的的位移是16m C . 小球在第5s末的瞬时速度是10m/s D . 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2m/s2
  • 18. 完全相同的三块木板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子弹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正确的是( )

    A . v1:v2:v3=3:2:1 B . v1:v2:v3= :1 C . t1:t2:t3= :1 D . t1:t2:t3= 1:
二、实验题
  • 19. 某一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 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

     

    1. (1) 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 进行计算,式中所设物理量的意义是
    2. (2) 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G=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0. 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得到的一条纸带,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7个计数点,依次编为0、1、2、3、4、5、6,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 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x1=5.18cm,x2=4.40cm,x3=3.62cm,x4=2.78cm,x5=2.00cm,x6=1.22cm.

     

    1. (1) 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2. (2)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m/s2 , 方向(填A→B或B→A)
    3. (3) 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m/s.
三、解答题
  • 21. 如图展示了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根据图象求出:

    1. (1) 第5s内的加速度;
    2. (2) 前4s内的位移。
  • 22.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下滑,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该同学测得滑块上的遮光条宽度为d,光电门1、光电门2的间距为s.实验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光电门2的时间分别为 。请你利用以上数据求出:

    1. (1) 滑块沿倾斜气垫导轨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 (2) 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时间.
  • 23.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 则经过10s后汽车的速度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