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

更新时间:2019-11-28 浏览次数:19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   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回答下列小题。
    1. (1) 近现代时期,全球大气中 CO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 燃烧化石燃料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 .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 (2) 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造成臭氧层空洞   ②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 (3) 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    )
      A . 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 . 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C . 一月 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D . 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 2. 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区域专门化程度、商品率和机械化水平三个指标都高的是(   )

    ①水稻种植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热带种植园农业   ④混合农业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3. 近几年出现“反向春运”现象,就是年轻人把老家父母和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 节后再送回老家。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与“反向春运”现象的产生相关性最小是(   )
      A . 自然环境差异 B . 传统思想观念 C . 平时假日较少 D . 经济发展差异
    2. (2) 有关我国正常情况下的春运,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
      A . 春节前,进城方向的高速公路可能遇阻 B . 有利于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 C . 春节后,出城方向的高速公路可能遇阻 D . 可能加大农村地区的运输压力
  • 4. 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读图,完成下列小 题。

    1. (1) 2009 年到 2012 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投入要素较多的是(    )

      ①资源 ②技术 ③资本 ④劳动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重庆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 .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B . 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C . 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 D . 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
  • 5. 下图为我国制造业中部分行业对美国出口需求拉动的产出比例和研发投入强度示意图,中  美贸易摩擦下,部分行业可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完成 下列小题。

    1. (1) 图中最容易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行业是(    )
      A . 计算机 电气设备 B . 食品饮料交运设备 C . 木材加工 纺织服装 D . 食品饮料 纺织服装
    2. (2) 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大规模对外产业转移并未发生,主要是因为我国(    )

      ①劳动力成本较低   ②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③内需市场广阔 ④产业配套完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平原地区)东西两侧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折线  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②地森林火险等级高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2) 下列现象与①地最符合的是(浙江新高考资料群提供811176101)(   )
      A . 春季播种小麦 B . 冬季温和多雨 C . 秋季水稻开镰收割 D . 冬季积雪厚度大
  • 7.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 下列小题。

    1. (1)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灵活方便,运输快捷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 (2) 锡尔河流域大规模发展棉花种植,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严重 B . 次生盐碱化 C . 红色荒漠化 D . 草场退化
  • 8.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   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河床断面形态从乙至甲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 . 1~3月 B . 3~5月 C . 6~9月 D . 9~12月
    2. (2) 水库竣工后,水库某些时间段放水,下游河流会最有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
      A . 沉积颗粒物变小 B . 含沙量变小 C . 流速不断加快 D . 河床展宽
    3. (3) 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 . 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 . 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 . 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 . 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 9.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 . 塔里木河流域 B . 长江流域 C . 雅鲁藏布江流域 D . 黑龙江
    2. (2) 在我国长江流域,农民覆盖薄膜种植夏收农作物,其目的可能是(   )
      A . 预防农作物遭受倒春寒 B . 增强夏季的光合作用 C . 秋高气爽,减少蒸发 D . 冬季光照弱,增强光合作用
  • 10. 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某地(40°S,64°W)拍摄到太阳位于海平面上的景观照片(如图), 照片上显示出北京时间为 5 时 16 分,完成下列小题。

    此时太阳位于

    A . 东北方 B . 东南方 C . 西北方 D . 西南方(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 目前正在加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2011 年,甘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2016 年全省杂交玉米制种面积162 万亩,产种量 5.96 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 49.5

    40.7 ,均居全国第一。全省玉米制种已带动农民增收 30 亿元,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达 4000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70 以上,成为河西走廊的支柱产业和“黄金产业”,同时, 带动了包装、运输等二、三产业的发展。

    1. (1) 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较低的原因。

      第 21 题图

    2. (2) 说明甘肃省加大太阳能资源开发力度对该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建设规模较大的火力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建设  调节电站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环境问题。
    4. (4)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甘肃发展玉米制种业的立足点。
  • 12.    2019 年 10 月 13 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同印度总理莫迪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和对尼泊尔国事访问后,回到北京。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泊尔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 29 ,总面积约 14 万平方公

    里,总人口约 2898 万人。中尼公路由中国拉萨市至尼泊尔王国首都加德满都的公路。1963 年 6 月动工,1967 年 5 月建成通车。

    材料二:图 1 一南亚部分国家略图,图 2 为尼泊尔河流分布示意图。

    1. (1) 评价尼泊尔开发水能资源的优势与不足。
    2. (2) 说明尼泊尔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3. (3) 分析中国与尼泊尔之间的交通形式中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河运的原因。
    4. (4) 分析印度丁地西部地区适合大规模种植小麦的自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