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12-24 浏览次数:319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模糊性是诗歌语言最突出的特点。这种语言具有两重性,即在本质上是明确的,在表象上是模糊的;在内容上是确指的,在形式上是灵活的。因而能构成诗歌作品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象,吸引鉴赏者去咀嚼、去品味。鉴赏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___________和审美__________去揣度那一个个谜底,填充那一道道艺术留白,__________获得对诗歌作品的审美享受。如果不能发现诗歌文本的艺术留白,不能填充这些留白。那么阅读诗歌便___________。从这个意义上讲,(    )这就使得诗歌语言和表达的意义之间形成了不少的“空白”点,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的沟通之间架起桥梁,深刻领会作品的寓意。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体验    经验    从而    味同嚼蜡 B . 经验    体会    从而    食不甘味 C . 体会    经历    因此    味同嚼蜡 D . 经历    体验    因此    食不甘味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歌是一种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来表现诗歌作者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的超级语言复合体。 B . 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诗歌作者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现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 C . 诗歌作者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现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所以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 D . 诗歌作者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来表现的,所以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有通过鉴赏去填补这些空白,才能架起沟通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 B . 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C . 只有通过鉴赏去填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D . 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架起沟通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法治社会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目标指引,似乎可以指涉无数有关法治的范畴,这稀释了法治社会概念的效用。法治社会建设需要面对社会生活,有强辨识性的目标指引。通过分解目标,可以深化对法治社会结构的认识。从而将法治社会建设具体化、可操作化。

        首先,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需要有多元的渠道和机制。目前,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还较为缺乏,既有的制度性渠道也容易流于形式或被虚置。因此,应当以法律法规或其他规范形式,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网络体系,打造多样、丰富、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同时,深入理解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运行规律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完善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

        其次,维护良性的物质文化生活秩序,是良好社会秩序的当然之义,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础。社会信用体系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以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为保障。通过信用机制对社会成员和企业进行约束。通过记录信用状况来揭示信用优劣,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良性的物质文化生活秩序还需要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保障。我国法律资源的配置与分享存在着失衡现象。表现为区域、城乡、阶层之间的不平衡。为此,需要从创造法律资源转向公平合理地配置法律资源,为弱势群体运用法律资源提供更多的便利,完善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与分享机制。

        再次,要调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基本公共服务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目前,我国初步建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但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调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需要面对几对关系。一是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的竞争与协作,二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容易因职能、资源、信息、利益等缺乏整合而导致“孤岛现象”。因此,需要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提高国家能力。三是民众的合作。民众不能有效合作,少数人的反对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常常导致公共服务无法落地。

        最后,法治社会需要设置与界定社会组织的恰当行为空间,应当坚持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界定恰当的行为空间,需要面对社会组织的诸种错位行为。第一,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倾向。一些社会组织打着公益的旗号,却以营利为目的,甚至沦为敛财的工具。第二,将社会组织用于避税洗钱。社会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用于社会公益。因此法律制度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有诸多优惠措施,有人却借此洗钱避税。第三,干预政策议程,成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工具。例如,有社会组织受国外支持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对社会组织行为空间有了准确界定,政府才能对这些错位行为依法监管。

    (摘编自陈柏峰《法治社会的辨识性指标》)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法治社会概念不明确,导致当前对法治社会结构认识不清,具体建设措施不可操作。 B . 打造公众参与平台,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是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 C . 完善法律体系及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与分享机制,有助于维护良性物质文化生活秩序。 D . 调适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需要政府各部门、市场与社会组织以及民众的多方协作。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缺乏强辨识性的目标指引,这是文章立论的社会背景,文章具有很强现实性和针对性。 B . 文章紧扣法治社会建设的具体化、可操作化,从引导公众参与、调配服务资源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C . 文章对当前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有论及,体现出了辩证的态度。 D . 文章第五段通过列举一些社会组织存在的诸多错位行为,直接证明了当前实施政社分开的必要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前公众缺少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渠道,政府亟需打造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 B . 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是当前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矛盾,构建信用体系是当务之急。 C . 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的竞争是造成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D . 界定社会组织的行为空间,政府才能依法监管,就能有效杜绝各种错位行为发生。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圾垃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市民将迎来被称为垃圾分类“最严执法”大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垃圾分类意义非凡,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环境及民众生活体验的重视程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发展的重点,并写入十九大报告。根据测算,国人平均每天产生垃圾约1.2公斤,且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垃圾总量每年持续增长。以上海为例,2015~2018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依次为789.9万吨、879.9万吨、899.5万吨、984.3万吨,增长十分惊人。实行垃圾分类后,既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省资源;亦可将有害物及时处理,防止次生污染发生。垃圾分类也有经济意义。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一部分,垃圾分类投放只是第一步,后续还包括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多个环节,而不同的垃圾,其后续运输和处理,也将形成完全不同的产业链条。有业内专家预计,一旦垃圾分类实施,全国垃圾处理行业将很快形成万亿以上的市场规模。

    (摘编自《垃圾分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

        材料二:

        日本:规矩近乎“严苛”

        日本从1980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日本的垃圾分类非常细,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资源性垃圾还具体分为干净的塑料、纸张、旧报纸杂志、旧衣服、塑料饮料瓶、听装饮料瓶、玻璃饮料瓶等等。看起来如此麻烦的事情,日本人却乐此不疲。喝完一瓶可乐后,他们会洗净饮料瓶,揭下外面的塑料包装,把它扔到可回收的塑料垃圾桶中。瓶盖属于不可燃垃圾,而瓶子本身则要放入专门的塑料瓶回收箱。

        美国:垃圾分类深入生活

        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在纽约,垃圾处理被称为“垃圾管理”。只要在大街上走一趟,就可以看到马路的两旁,堆放着一些黑色或深褐色的垃圾集装箱,上面写着:垃圾管理公司。

        瑞典:垃圾分类成日常习惯

        在瑞典,家家户户都在厨房的水池下或抽屉中放置不同的垃圾收集容器。分别收集玻璃瓶、金属、纸张、塑料和厨房垃圾等。一位瑞典家庭主妇说:“吃完饭后,我们把吃剩的食物放进食物垃圾纸袋。我通常在早晨骑车上班时,顺便把纸袋扔进食物垃圾箱……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习惯。”

        (摘编自《细致到近乎“严苛”的日本垃圾分类》)

        材料三:

    2013年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量约4835吨/日,较上年增长3.3%,预计到2020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量将增长到约7200吨/日。从垃圾组成来看,近几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以厨余类为主,占生活垃圾组成的50%~70%。中心城区各区尚未建有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单独收运处理设施,因此一些试点小区分类产生的厨余垃圾也只能混入其他垃圾中,由环卫部分进行收运,利用各区现有生活垃圾被运处置体系,经压缩转运后进行焚烧或填理处置。同样地,一些试点小区产生的有害垃圾(主要是电池)要么存在小区里无人收运,要么混入其他垃圾进行焚烧或填理处置。

    (摘编自《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调研报告》)

    1. (1) 下列对材料一中“垃圾分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垃圾分类管理在我国的推广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由上海率先试点,从46个重点城市到其他地级城市逐步推进。 B . 垃圾分类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已经写入十九大报告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 C . 垃圾分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它可以让许多传统意义上:“废物”得到再利用,让各种“有害物”得到及时处理。 D . 垃圾分类会带动垃圾处理行业产业的发展,形成多个不同的产业链条,从而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总量迅速增长,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B . 在纽约,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从“垃圾处理”到“垃圾管理”,更体现出了政府的深度参与和监管意识。 C . 日本和瑞典的经验都表明,公民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垃圾分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日常生活习惯。 D . 从调查数据来看,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量日益增长,现有的垃圾收运设施已无法容纳厨余垃圾的处理量。
    3. (3) 成都市中心城区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相关材料提出你的建议。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  舍

        天很热,而全国的人心都凉了,北平陷落!

        李四爷立在槐荫下,声音凄惨的对大家说:”预备下一块白布吧!万一非挂旗不可,到时候用胭脂涂个红球就行!庚子年,我们可是挂过!”

        拉车的小崔,赤着背出来进去的乱晃。今天没法出车,而家里没有一粒米。晃了几次,他凑到李老夫妇的跟前:“四奶奶!您还得行行好哇!”

        李四爷没有抬头,还看着地上的绿虫儿。李四妈,不像平日那么哇啦哇啦的,用低微的声音回答:“待一会儿,我给你送二斤杂合面儿去!”

        “那敢情好!我这儿谢谢四奶奶啦!”小崔的声音也不很高。

        头上已没有了飞机,城外已没有了炮声。一切静寂。只有响晴的天上似乎有一点什么波动,随人的脉搏轻跳,跳出一些金的星,白的光。

        瑞宣,胖胖的,长得很像父亲。不论他穿着什么衣服,他的样子老是那么自然,大雅。这个文文雅雅的态度。在祁家是独一份儿。祁老太爷和天佑是安分守己的买卖人,他们的举止言谈都毫无掩饰的露出他们的本色。瑞丰受过教育,而且有点不大看得起祖父与父亲,所以他拼命往文雅,时髦里学。可是,因为学的过火,他老显出点买办气或市侩气;没得到文雅,反失去家传的纯朴。老三瑞全是个愣小子,毫不关心哪是文雅,哪是粗野。

    在思想上,他与老三很接近,而且或者比老三更深刻一点。所以,在全家中,他只与老三说得来。可是,与老三不同。他不愿时常发表他的意见。这并不是因为他骄傲,不屑于对牛弹琴,而是他心中老有点自愧——他知道的是甲,而只能作到乙。或者甚至于只到丙或丁。举个例说:在他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他早已知道什么恋爱神圣,结婚自由那一套。可是他娶了父亲给他定下的“韵梅”。他知道不该把一辈子拴在个他所不爱的女人身上,但是他又不忍看祖父,父母的泪眼与愁容。他替他们想,也替他的未婚妻想。想过以后,他明白了大家的难处,而想得到全盘的体谅。他只好娶了她。他笑自己这样的软弱。同时,赶到他一看祖父与父母的脸上由忧愁改为快活,他又感到一点骄傲——自我牺牲的骄傲。

        他几乎没有任何嗜好。黄酒,他能喝一斤。可是非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决不动酒。他不吸烟。茶和水并没有什么分别。他的娱乐只有帮着祖父种种花,和每星期到“平安”去看一次或两次电影。

        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作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作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出来进去,出来进去,他想不出好主意。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他想起文天样,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

        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

        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老三,听!”瑞宣以为是重轰炸机的声音。

        “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

        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崩炸了似的发狂的响着,瑞宣的耳与心仿佛全聋了。

        “大哥!”

        “啊?”瑞宣的头偏起一些。用耳朵来找老三的声音。“呕!说吧!”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

        瑞宣愣了一会儿,才说:“我不拦你走,只是请你再稍等一等!”

        “要等到走不了的时候。可怎么办?”

        瑞宣叹了口气。“哼!你……我永远走不了!”“大哥,咱们一同走!”

        瑞宣的浅而惨的笑又显露在抑郁的脸上:“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

        “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选自老舍《四世同堂》,有删改)

    【注释】①“平安”,指当时北平城内著名的平安影院。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的“庚子年”挂旗事件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此处轻轻一笔,点出了小说以中国近现代的百年屈辱为历史大背景。 B . 小说展现了北平陷落后各色人物的不同反应,有的惶惑不安,有的痛苦无奈,而有的不甘心做亡国奴,决定反抗。 C . 作者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李四爷“看着地上的绿虫儿”,瑞全“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都细腻动人。 D . 祁家三兄弟性格迥异,在国难面前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小说以小见大,深刻地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矛盾。
    2. (2) 文中的瑞宣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多知之,数相荐举,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弭从。及河北平,汉与诸将奉图书,上尊号。光武即位,拜为大司马。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襄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动掠群盗。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明年,鬲县五姓共遂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天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二十年,汉病笃。及薨,赐谥曰忠侯。送葬如大将军霍光故事。

    《后汉书·吴汉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B .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C .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D .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所至皆交结豪杰/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 亭长是基层官吏,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 B . 光武是西汉王朝建立者刘秀的谥号,他结束军阀混战局面,定都洛阳,励精图治,史称“光武中兴”。 C . 移檄指发布檄文,檄是古代官方文书,多作征召、晓谕、声讨等使用,插上羽毛传递紧急军情叫“羽檄”。 D . 薨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天子死曰崩,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吴汉临危不惧,振奋将士意志。他与周建的军队交战伤了膝部,为消除恐慌,他裹好膝伤,杀牛犒劳士卒,勉励部下建功封侯,最后打败周建。 B . 吴汉沉着冷静,不战而能平叛。鬲县五姓反叛,共同驱逐守县官吏,他禁止诸将进攻,命人逮捕守县官吏,派人到城中道歉,五姓就相率归降。 C . 吴汉忠于职守,得到皇帝信任。征伐时,皇帝没有安定下来,他就不休息,他主管军事,勤于修理兵器,皇帝给他很高评价,他去世后,葬礼隆重。 D . 吴汉不贪私利,严格管束家人。他外出打仗时,妻儿在家购买田业。他认为军队供养不足,不应多买田宅,因此责备他们,把田宅分给了百姓。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

      ②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  江  月

    辛弃疾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 , 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注释】①楼台鼎鼐:楼台指相府,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

    1.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写堂上有善谋的贤臣,边疆有能战的将士,表达出对朝廷力量的肯定。 B . 诗人化用孟子的名言,指出只要南宋上下齐心,共同抗敌,北伐是可行的。 C . 下片写诗人眼见政治腐败,山河破碎,却依然对北伐的大好前景充满信心。 D . 本词语言晓畅,运用很多口语化的句子,读来朗朗上口,增加了词的魅力。
    2. (2) 从对北伐的情感态度上看,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有什么不同?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逍遥游》中宋荣子已经达到“”的境界,所以能认清物我,辨明荣辱,但庄子依然评价他“犹有未树也”。
    2. (2) 《行路难·其一》中“”两句,连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3. (3)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后,用“”两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赞美锦绣山河,人才辈出。
六、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日前,英国电信运营商宣布,在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6个主要城市开通5G服务。现在,一些英国用户在自己的5G手机上就可以体验到每秒1Gb的高传输速率。于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们提出一个命题:①?“生产率之谜”是长期困扰英国的问题,自2007年以后,英国生产率增长就近乎停滞。初期的预测显示,如果抓住5G带来的机遇,英国的生产率可以至少提高1个百分点。但5G技术大规模应用不仅需要改善硬件设施,②,比如传统工程师就需要通过转型来获得开发、部署与监控自动化流程方面的本领。此外,③。运营商表示,没有必要担心,每个人都有能力使用它,跟目前的流量收费差不多。

  • 9.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7月17日晚在广西南宁开幕。本届杂技展演共有6台杂技剧和36个杂技、魔术节目参演。参演节目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杂技剧目主要有《百鸟衣》《小桥流水人家》《梦回中山国》等。杂技、魔术节目则涵盖爬杆、斜杠、空竹等多个类型,体现了高、难、险、奇、趣的特点。由广西演艺集团杂技团创排的杂技剧《百鸟衣》作为首场演出剧目,通过一幕幕精彩演绎,引发现场现众的热烈反响,掌声不绝于耳。

七、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